作品:《你好,李煥英》
緣起:“我”的故事
喜悲一體 愛意動人
2001年,剛剛成為中央戲劇學院相聲班大一新生的賈玲,像所有大學生一樣憧憬美好的大學生活時,一場令她遺憾終生的噩耗卻悄然襲來,她的母親和父親用拖拉機拉草時,因草堆過高,坐在上面的母親不慎摔了下去,等送到醫(yī)院時已經(jīng)沒有呼吸。那年,賈玲只有19歲,她母親的名字就叫李煥英,去世時僅48歲。
19歲的賈玲趕回家,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她給母親買的那件綠色皮衣,母親永遠也收不到了。2016年,34歲的賈玲已經(jīng)是家喻戶曉的相聲演員,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大碗娛樂,第一個作品便是她為紀念母親而創(chuàng)作的小品《你好,李煥英》。2001年,母親陰差陽錯地給賈玲選擇了相對冷門的相聲專業(yè),而不是熱門的戲劇專業(yè);15年后,賈玲用母親的“選擇”見證并緬懷這段母女情。
2016年,賈玲和張小斐搭檔在綜藝節(jié)目《喜劇總動員》第一季首次呈現(xiàn)小品《你好,李煥英》,收獲現(xiàn)場觀眾熱烈反應,被網(wǎng)友譽為“神作”,截止電影版《你好,李煥英》上映前抖音播放量已經(jīng)破億。小品《你好,李煥英》講述賈玲回到過去和母親李煥英短暫相處后,重溫母愛的故事?,F(xiàn)場,賈玲用她擅長的喜劇逗得觀眾前仰后合,但越往后看,觀眾發(fā)現(xiàn):前面有多好笑,后面就有多好哭。
在小品的最后,當李煥英的一生宛如走馬燈一樣展現(xiàn)在賈玲眼前時,賈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皨?,你怎么這么愛笑啊”“因為媽生了你啊”偌大的舞臺上,只有她一個人,在昏暗的燈光下哭得撕心裂肺。賈玲“站”在母親身后,看完母親的一生,深情演繹了一段獨白:“媽,我給你買了冰箱,還是雙開門的”“媽,那件綠色的皮大衣我也幫你換好了,你穿一定很好看”“媽,我現(xiàn)在是一名喜劇演員,好多好多人喜歡我”“媽,我好想你……”這些都是她想跟母親說的話。
所有喜劇的內核,都是無法言喻的悲劇,賈玲在自己的這部作品中將其運用至極致。同臺競爭嘉賓岳云鵬評價:“它(小品《你好,李煥英》)沒有在撓你,沒有在抓你,它就是慢慢的刺你的心。”當賈玲用親身經(jīng)歷,伴隨著恰到好處的喜劇技巧,令故事從風和日麗轉向疾風怒吼時,舞臺上的賈玲和舞臺下的觀眾達成了情緒的共振,情感的釋放。賈玲通過小品《你好,李煥英》用自己的方式,懷念母親,救贖自己。
融合:“你”的共鳴
專業(yè)護航 真摯為先
看過《你好,李煥英》同名小品的觀眾可能也無法想象電影版如何改編?從27分鐘到128分鐘,對賈玲來說,這中間的差異幾乎是推倒重來,難度指數(shù)不可同日而語。
彼時,賈玲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可以穿越回1981年,她想改變什么?與四年前創(chuàng)作小品《你好,李煥英》時她的初心一樣,“沒什么特別想改變的(事),只是希望母親能快樂。”因此,電影版《你好,李煥英》基調依舊是喜劇。在小品版里沒有得到呈現(xiàn)的,李煥英曾經(jīng)那些閃閃發(fā)光的夢想出現(xiàn)在大銀幕上。從賈曉玲幫李煥英買全廠第一臺電視到鼓勵李煥英參加女排比賽,再到撮合李煥英和廠長兒子相親,中途有斗智斗勇的歡樂,也有陰差陽錯反幫倒忙的窘樂,影片還原了真實李煥英,她的愛笑、她的心大、她的愛面子、她的鐵榔頭等等,勾勒出一個完整立體的“母親”李煥英的銀幕形象,也延展出“女兒為媽媽圓夢”的共鳴性。而這些都是《你好,李煥英》電影感的精準表現(xiàn)。在這些春風化雨般的細節(jié)上,賈玲用內在的情感力量慢慢推動故事,將觀眾以親情之名帶入其中。
早在2010年第一次登陸央視春晚時,主持人曾問賈玲:“你已經(jīng)找到讓觀眾笑的套路了嗎?”她回答:“我的套路就是真誠,發(fā)自內心的真誠?!痹陔娪鞍妗赌愫茫顭ㄓⅰ防?,賈玲的真誠沒有野心,她想要的超級簡單,就是穿越回去,讓媽媽開心。這也是她和《你好,李煥英》超脫的地方,讓觀眾看的開心。
在笑的對比之下,電影版《你好,李煥英》哭的也不差。賈玲曾透露,電影里很多臺詞都是她的母親現(xiàn)實里的原話。這些話,在片場一遍一遍地揪賈玲的心,再通過她真情實意的表演,最終一遍一遍地傳遞至觀眾。觀眾則通過電影中的賈玲“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家庭,“看”到家人。最后賈玲哭著喊媽媽那一段,她哭得真誠,大顆大顆的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脖子上都糊著一片淚,觀眾隔著銀幕與她一起淚崩,完成了情感的融合。
電影版《你好,李煥英》增加的母女雙視角反轉幾乎直接讓影片提高了一個層次,沒陷入到穿越回去、自我陶醉的平庸套路。原本觀眾以為電影版和同名小品一樣,是一個女兒穿越回去、陪伴母親、哄她開心的故事,沒想到賈玲棋高一著,增加了媽媽也穿越回去、陪伴女兒、哄她開心的橋段,極大地升華了主題。觀眾意識到,《你好,李煥英》是一部賈玲送給自己媽媽的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充滿女性意識的電影。喜劇之上的電影內核,是女性導演視角下的女性角色。賈玲與李煥英之間,不僅僅是媽媽和女兒之間雙向的愛,同時也是一個女性對另一個女性的理解與包容。
賈玲和電影《你好,李煥英》都很真誠,否則也不會收獲成功,影片上映首日票房破3億,上座率第一;“好哭”沖上抖音搜索第一;豆瓣評分8.3。2021年,賈玲憑借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成為全球單片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發(fā)展:一起向未來
賈玲導演 期待再見
《你好,李煥英》是賈玲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電影,她選擇自導自演,因為沒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母親。事實上,賈玲基于自己真實經(jīng)歷自編自導自演所展現(xiàn)出的滿滿誠意,以及整個故事無硬傷、立得住,這兩點構成了《你好,李煥英》口碑的基本盤乃至創(chuàng)造出票房奇跡。但與此同時,《你好,李煥英》極度私人化也極度感性化,就喜劇類型和故事創(chuàng)作來說,都不具備可復制性。賈玲說過,她不是為了當導演拍這部作品,而是為了拍這部作品才當導演,《你好,李煥英》承載了她對母親、對家庭、對自己過往幾十年的深情和依戀。不管未來是否再當導演,賈玲根據(jù)自己的故事執(zhí)導的這部電影處女作無疑是成功的。(文 伯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