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了一夜,
突然跳出大地的懷抱,
像沸騰的鋼水,
熔鑄出一群大廈。
街巷瞬間蘇醒,
數萬雙玻璃眼,
被第一縷陽光激活,
快樂的閃爍著異彩。
于是都市交響樂奏響,
晨鐘傳出東方紅的旋律;
輪渡鳴響第一聲汽笛;
早起的上班族,
騎著電動車飛馳而去;
各路公交有序的,
進入規(guī)定的路線;
公園的林蔭道上,
迎著朝霞悠閑的老漢,
跟著手機中的音樂漫步;
大媽們排成陣勢,
跳起了廣場舞;
流動的早餐車,
招攬著趕往校園的學子;
清潔工掃除了最后一片落葉,
紅彤彤的太陽升起來,
像一面巨大的銅鏡,
興奮地映照每一個角落。
一切都在陽光下運行,
又一天隆重開啟了。
從繁華大都市到靜謐大自然,
這一天我仿佛經歷巨變。
空氣變得如此清新,
呼吸也瞬間變得貪婪。
一望無際的樹木蘆葦,
替代了層層樓宇組成的包圍圈。
森林公園生態(tài)濕地撲面而來,
無意中我也加入了無垠的綠色軍團。
人煙竟然如此稀少,
空空蕩蕩路人罕見。
突然闖入了一種孤獨,
仿佛離開了亂世塵緣。
人的感覺頓時空靈,
瞬間超脫無憾。
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是告別,
靜悄悄掃除了一切雜念。
崇明島要引渡凡人,
如何遁入空門羽化成仙。
擁抱自然親吻綠地,
是一種無我的體驗。
神圣的音樂與詩歌,
正需要富氧的催化和浸染。
被霧霾籠罩的所有角落,
期盼著清新脫俗的牧歌田園。
海堤蜿蜒擋住了潮汐,
別了,好一片蘆葦濕地。
上海灘大力開疆拓土,
匡迪邀德人精心設計,
看,一座海綿之城,
已在臨港悄然崛起。
海洋博物館貝殼昂首,
俯瞰被救遠去的鯨魚。
雕塑的司南替身,
留下了溫馨的記憶。
東海長橋會記住你,
洋山大港會思念你,
遠行的巨輪啊,
也會留戀深藍的海底。
特斯拉趕來祝賀,
未來城巧妙布局。
滴水湖完美的圓弧,
畫出了一片神奇。
走進這花園綠洲,
我會屏氣深深呼吸。
是誰挖掘了這個新地標,
布局設計如此巧妙。
孫科別墅覬覦那,
美軍會所東夷書島。
名牌餐飲爭相斗艷,
沉浸式體驗倍加新潮。
一邊是當代藝術令人炫目,
一邊是百年倒影返青的舊貌。
時空交錯的回響,
在咖啡杯中微調。
精明的上海人,
最懂得商業(yè)密詔。
從新天地到上生新所,
從一大會址到殖民老巢。
回望鴉片帆影沙遜大廈,
重新規(guī)劃哈同侵占的街道,
喚醒老上海的記憶,
品鑒嶄新的文化創(chuàng)造。
曾為你寫下羅曼史,
曾為你架起友誼橋,
讓埃菲爾東方明珠,
兩座高塔萬里相交。
滬上賣花姑娘的傳奇,
從蘇州河上開始細描,
一部尚未上演的戲劇,
用上海風情編織愛的歌謠。
今天我與妻挽手走過,
幻覺中又出現一生的尋找。
丟失的情節(jié)可以重述,
人間的傷別難以預料。
白渡橋承載了多少悲歡離合,
南來北往車水馬龍不用付費終日操勞。
這座橋成了歷史的見證人,
這座橋成了上海的坐標。
蘇州河親吻著黃浦江,
千百年不倦愛的吟唱。
外灘牽手外白渡橋,
成就了都市繁華金融奢望。
沙遜大廈沉穩(wěn)地保留記憶,
林立新樓爭先把個性張揚。
漫步綠意盎然的河堤,
融入上海早晨的陽光。
辭別昔日黑臭的流水,
深深感受歷史強烈地碰撞。
曾經荒蕪的浦東大地,
如今特立獨行趾高氣揚。
定格地標的東方明珠塔,
指揮著江河世紀交響。
從開埠到擴大開放,
這里的傳奇故事總令人神往。
深秋引路西郊行,
門禁開放笑臉迎,
曲徑通幽信步游,
古樹掩映芳草萍。
小樓秘藏舊日事,
鄧公留言得寬心,
滬上難得佳絕地,
鬧中取靜大園林。
作者簡介:
戴曉權,著名詞作家、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曾參與大量國家及省大型活動的方案策劃和總撰稿。多部作品榮獲國家和省級獎勵(中國藝術節(jié)金獎、文化和旅游部文華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匯演優(yōu)秀編劇獎),數部電視專題片在全國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