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鈣離子對不同水稻品種苗期鎘吸收轉(zhuǎn)運的影響

      2022-05-16 08:55:52付天嶺普天赟高珍冉羅德強何騰兵
      種子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葉鞘吸收能力雜交

      滕 浪, 付天嶺, 鄭 鋒, 普天赟, 高珍冉, 秦 松, 羅德強, 何騰兵,

      (1.銅仁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 貴州 銅仁 554300; 2.貴州大學(xué)農(nóng)學(xué)院, 貴陽 550025;3.貴州大學(xué)新農(nóng)村發(fā)展研究院, 貴陽 550025; 4.貴州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貴陽 550025;5.貴州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水稻研究所, 貴陽 550025)

      鎘(Cd)是稻田土壤主要的重金屬污染元素,水稻對Cd具有很強的吸收能力,農(nóng)田土壤中主要是以Ca2+的形態(tài)通過水稻根系進入水稻體內(nèi)積累,對水稻產(chǎn)生毒害作用[1]。一般來說,水稻對Cd的解毒與耐受機制有2個基本途徑,一是解毒排斥機制,即避免過量Cd進入水稻組織細胞,或者阻礙Cd在水稻體內(nèi)的運輸;另一途徑是內(nèi)部耐受機制,即Cd結(jié)合到細胞壁上、主動運輸進入液泡或與某有機酸和蛋白質(zhì)結(jié)合等[2]。水稻各品種對Cd吸附能力有顯著差異[3-4],呈現(xiàn)出秈型雜交稻>粳型雜交稻>常規(guī)秈稻>常規(guī)粳稻的規(guī)律,各部位Cd積累量由高到低順序為:根系、莖葉、穗軸、籽粒[5-6],水稻對Cd的吸收能力差異性取決于各水稻品種的基因型差異。鈣是植物生長發(fā)育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之一,參與細胞壁的結(jié)構(gòu)合成,并且還能與磷脂分子聯(lián)結(jié)起來,穩(wěn)定細胞膜結(jié)構(gòu)[7]。Ca2+與Cb2+具有半徑相近電荷相同的特點,能夠相互形成競爭離子,共同競爭植物根表面的吸附位點與離子通道,從而降低植物對Cd的吸收[8]。植物抗脅迫能力與植物體內(nèi)的抗氧化酶活性息息相關(guān),研究表明,添加外源Ca2+能夠使水稻植物體內(nèi)抗氧化酶及抗氧化物質(zhì)的活性提高,減少丙二醛與自由基含量,但是對植物耐Cd性機理尚不明確[9]。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在稻田土壤Cd污染治理中,施用含Ca材料的調(diào)理劑與肥料,能夠降低水稻根系對Cd的吸收,可有效地降低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保障糧食安全[10-11],但是未明確指出是材料中Ca降低了水稻對Cd的吸收。

      貴州屬于Cd的地球化學(xué)背景異常區(qū),土壤中Cd平均含量為0.659 mg/kg[12],同時,貴州也是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地區(qū),土壤與水中富含Ca2+、Mg2+、CO32-/HCO3-、SO42-等,其中Ca2+含量占陽離子總量的40%~80%[13]。已有研究表明,在喀斯特地區(qū)中性土壤Cd的有效態(tài)占比較低,從而降低水稻對Cd的吸收[14]。田茂苑[15]研究表明,在貴州典型喀斯特地區(qū)石灰性水稻土中Cd風(fēng)險程度較高,而稻米風(fēng)險較低,在黃壤性與紅壤性水稻土中土壤與稻米風(fēng)險格局呈現(xiàn)一致性。但上述研究均未指明喀斯特地區(qū)土壤某種物質(zhì)對水稻Cd積累有影響,因此本研究根據(jù)喀斯特地區(qū)土壤與稻田灌溉水中Ca2+含量,探討Ca2+能否降低水稻苗期對Cd的吸收。采用本地水稻品種紅優(yōu)2號、黑糯72與雜交品種C兩優(yōu)華占、宜香優(yōu)2115相對比,通過營養(yǎng)液短期培養(yǎng)的方法,研究不同Cd污染程度下添加不同濃度Ca2+對水稻苗期根系Cd吸收及轉(zhuǎn)運的影響,同時為非喀斯特地區(qū)施用含Ca材料修復(fù)治理不同程度Cd污染稻田土壤提供理論依據(jù),對篩選低富集水稻品種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選擇秈稻:紅優(yōu)2號、宜香優(yōu)2115、C兩優(yōu)華占;粳稻:黑糯72,其中紅優(yōu)2號與黑糯72為貴州地方品種,C兩優(yōu)華占(C 815 S×華占)為兩系雜交品種,宜香優(yōu)2115(宜香1 A×雅恢2115)為三系雜交品種。水稻種子與幼苗均由貴州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水稻研究所提供。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9年6月12—19日進行,采用1/4水培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營養(yǎng)液由硝酸銨、二水磷酸氫鈉、硫酸鉀等物質(zhì)混合配置而成[16]。處理所用試劑為分析純氯化鎘(CdCl2)及氯化鈣(CaCl2)。水培所用容器為1 000 mL棕色廣口瓶,瓶口用定植棉固定。選擇長勢一致的3葉1心的水稻秧苗,用蒸餾水清洗根系后移栽至1 L營養(yǎng)液中,4株/瓶,每2 d用NaOH與HCl調(diào)節(jié)pH值保持在5.75,設(shè)置2個Cd2+濃度水平:1.0、2.0 mg/L(簡稱為:Cd 1、Cd 2),4個Ca2+濃度0、0.5、1.0、2.0 g/L(簡稱為:Ca 0、Ca 1、Ca 2、Ca 3),在2個Cd2+水平下添加4種不同濃度Ca2+培養(yǎng),1個空白對照(Cd 0 Ca 0),共計9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fù)3次。每60 h更換一次營養(yǎng)液,每次更換營養(yǎng)液添加相應(yīng)Cd2+與Ca2+處理,共計換3次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7 d。

      1.3 樣品處理及測定

      將水稻根系用0.02 mol/L的Na2EDTA溶液浸泡15 min,除去表面Cd2+與Ca2+,用超純水沖洗水稻根系3次,吸干水分,然后將水稻根系、葉鞘、葉片分開,稱取鮮重后烘干。植物中Cd與Ca含量:用HNO3-H2O2消解,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ICE-3500)測定,每個樣品3個重復(fù),同時用芹菜標(biāo)準(zhǔn)物質(zhì)(GBW 10048)進行質(zhì)量控制,試驗過程中均使用優(yōu)級純藥品與超純水。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Ca2+對水稻根系、葉鞘及葉片Cd與Ca吸收的影響

      由圖1可知,在Cd 1與Cd 2脅迫下,水稻根系對Cd的吸收能力地方品種<雜交品種,添加Ca2+對紅優(yōu)2號根系Cd吸收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其他水稻品種根系對Cd的吸收均呈降低趨勢。在Cd 1與Cd 2濃度脅迫下,添加Ca 2以上濃度處理水稻根系對Cd的吸收差異均達顯著水平(p<0.05),在Cd 1 Ca 3處理時各品種水稻根系Cd含量依次為:紅優(yōu)2號>C兩優(yōu)華占>宜香優(yōu)2115>黑糯72,與Cd 1 Ca 0相比分別下降33.63%、52.24%、68.79%、72.60%;在Cd 2 Ca 3處理時各品種水稻根系Cd含量依次為:C兩優(yōu)華占>紅優(yōu)2號>黑糯72>宜香優(yōu)2115,與Cd 2 Ca 0相比分別下降51.71%、58.39%、71.38%、80.21%。綜上所述,Cd脅迫下添加Ca2+能夠降低根系對Cd的吸收。

      由圖2可知,在Cd 1與Cd 2脅迫下,水稻葉鞘中Cd的含量地方品種低于雜交品種,紅優(yōu)2號葉鞘中Cd的含量隨著Ca2+濃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Cd 1與Cd 2濃度脅迫下,添加Ca 2、Ca 3水平水稻葉鞘Cd含量均顯著降低,且在Ca 3水平下,水稻葉鞘對Cd的吸收量最小,在Cd 1 Ca 3處理水稻葉鞘Cd含量依次為:紅優(yōu)2號>C兩優(yōu)華占>宜香優(yōu)2115>黑糯72,與Cd 1 Ca 0相比分別降低47.85%、58.50%、67.86%、65.60%,在Cd 2 Ca 3處理各水稻葉鞘Cd含量依次為:C兩優(yōu)華占=紅優(yōu)2號>黑糯72>宜香優(yōu)2115,與Cd 2 Ca 0相比分別降低67.77%、39.03%、60.54%、73.59%。綜上所述,Cd脅迫下添加Ca2+能夠降低水稻葉鞘中Cd的含量。

      注: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在同Cd脅迫下不同施Ca量處理對水稻根系Cd吸收間差異性顯著(p<0.05)。下同。圖1 Ca2+對Cd脅迫下水稻根系Cd吸收的影響Fig.1 Effect of Ca2+ on cadmium uptake by rice roots under cadmium stress

      圖2 Ca2+對Cd脅迫下水稻葉鞘Cd吸收的影響Fig.2 Effect of Ca2+ on cadmium uptake by rice sheath under cadmium stress

      由圖3可知,在Cd 1與Cd 2脅迫下,水稻葉片中Cd含量本地品種低于雜交品種。在添加Ca2+后,各處理水稻葉片中Cd的含量與Cd 1 Ca 0、Cd 2 Ca 0相比均顯著下降,且隨著Ca2+濃度的增加而降低,在Cd 1 Ca 3與Cd 2 Ca 3時,降低幅度最大。在Cd 1 Ca 3處理下水稻葉片Cd含量依次為:宜香優(yōu)2115>C兩優(yōu)華占>紅優(yōu)2號>黑糯72,與Cd 1 Ca 0相比分別下降60.03%、75.04%、58.19%、64.66%;在Cd 2 Ca 3處理下水稻葉片Cd含量依次為:宜香優(yōu)2115>黑糯72>紅優(yōu)2號>C兩優(yōu)華占,與Cd 2 Ca 0相比分別下降59.35%、56.77%、46.39%、71.73%。綜上所述,在Cd脅迫下Ca2+能夠降低水稻葉片中Cd含量。

      由表1可知,4個水稻品種各器官Ca含量分布規(guī)律為:莖鞘>葉片>根系,4個品種Ca含量分布規(guī)律為:C兩優(yōu)華占>紅優(yōu)2號>宜香優(yōu)2115>黑糯72。在Cd脅迫下紅優(yōu)2號、C兩優(yōu)華占及宜香優(yōu)2115均降低了水稻根系中的Ca含量,在Cd 1與Cd 2脅迫下添加Ca2+,水稻各器官中的Cd含量均顯著提高,4個水稻品種在兩種Cd濃度脅迫下各器官Ca含量Ca 3均顯著高于Ca 1。綜上所述,在Cd脅迫下添加Ca2+,能夠促進水稻根系對Ca的吸收,吸收量隨著Ca的增加而增加。

      表1 4個水稻品種各器官Ca含量 Table 1 Calcium content in each organ of 4 rice varieties 單位:g/kg

      圖3 Ca2+對Cd脅迫下水稻葉片Cd吸收的影響Fig.3 Effect of Ca2+ on cadmium uptake in rice leaves under cadmium stress

      2.2 Ca2+對Cd在水稻各器官遷移系數(shù)的影響

      由圖4可知,各水稻品種在不同濃度Cd脅迫下Ca2+對葉鞘/根系轉(zhuǎn)移系數(shù)的影響有差異。貴州地方品種紅優(yōu)2號與黑糯72在不同濃度Cd脅迫下Ca2+對葉鞘/根系轉(zhuǎn)移系數(shù)的影響沒有差異,雜交品種C兩優(yōu)華占與宜香優(yōu)2115在高濃度Cd脅迫下添加Ca2+有顯著差異,C兩優(yōu)華占在Cd脅迫下添加Ca2+轉(zhuǎn)移系數(shù)均降低,且有顯著差異,添加Ca2+處理與Cd 2 Ca 0相比,轉(zhuǎn)移系數(shù)降低33.33%~35.80%,由此說明在Cd脅迫下添加Ca2+能夠降低C兩優(yōu)華占中Cd由根系向葉鞘與葉片運輸。宜香優(yōu)2115在高濃度Cd脅迫下Ca2+對葉鞘/根系轉(zhuǎn)移系數(shù)均升高,且有顯著差異,添加Ca2+處理與Cd 2 Ca 0相比,轉(zhuǎn)移系數(shù)升高18.52%~48.15%,由此說明在Cd脅迫下添加Ca2+能加快宜香優(yōu)2115中Cd由根系向葉鞘與葉片運輸。

      圖4 Ca2+對Cd脅迫下水稻葉鞘/根系Cd轉(zhuǎn)移系數(shù)的影響Fig.4 Effect of Ca2+ on leaf sheath/roo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rice under cadmium stress

      圖6 不同水稻品種根部與葉鞘中Cd含量相關(guān)性分析Fig.6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admium content in roots and sheaths of different rice cultivars

      由圖5可知,各水稻品種在不同濃度Cd脅迫下Ca2+對Cd在葉片/葉鞘的轉(zhuǎn)移系數(shù)有差異。紅優(yōu)2號在Cd 1 Ca 1處理下與同濃度Cd脅迫下有顯著差異,Cd 1 Ca 1與Cd 1 Ca 0相比Cd在葉片/葉鞘間的轉(zhuǎn)移系數(shù)降低39.78%;黑糯72各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C兩優(yōu)華占在Cd 1水平脅迫下Ca2+對Cd在葉片/葉鞘的轉(zhuǎn)移系數(shù)降低12.97%~39.77 %,在Cd 2水平脅迫下添加Ca2+處理,Cd 2 Ca 1與Cd 2 Ca 0相比轉(zhuǎn)移系數(shù)升高39.16%,存在顯著差異;宜香優(yōu)2115在同Cd脅迫水平下各處理間無顯著差異。

      2.3 Ca2+對不同水稻品種各器官中Cd含量相關(guān)性的影響

      由圖6可知,在不同濃度Ca2+處理下,水稻根系與葉鞘中Cd積累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不同水稻品種間相關(guān)性強弱關(guān)系為:黑糯72>宜香優(yōu)2115>紅優(yōu)2號>C兩優(yōu)華占,說明添加Ca2+對黑糯72根系中的Cd向葉鞘中遷移的促進作用最強,對C兩優(yōu)華占根系中Cd向葉鞘遷移促進作用最弱。由此得出,添加Ca2+可加速黑糯72中Cd由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轉(zhuǎn)移,增加地上部分的風(fēng)險。

      圖5 Ca2+對Cd脅迫下水稻葉片/葉鞘Cd轉(zhuǎn)移系數(shù)的影響Fig.5 Effect of Ca2+ on leaf/leaf sheath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rice under cadmium stress

      由圖7可知,在不同Ca2+濃度處理下,水稻葉鞘與葉片中的Cd含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不同水稻品種間相關(guān)性強弱關(guān)系為宜香優(yōu)2115>黑糯72>C兩優(yōu)華占>紅優(yōu)2號,說明Ca2+對宜香優(yōu)2115葉鞘中Cd向葉片中遷移的促進作用最強,對C兩優(yōu)華占的促進作用較弱,由此得出,Ca2+能夠增加宜香優(yōu)2115葉鞘中Cd的移動性,增加水稻葉片中Cd的含量。由此可知,Ca2+能夠促進宜香優(yōu)2115與黑糯72中Cd的移動性,能夠增加水稻葉鞘與葉片中Cd風(fēng)險,Ca2+能夠降低C兩優(yōu)華占與紅優(yōu)2號中Cd的移動性,讓大部分Cd儲存在根系中,降低了葉鞘與葉片中Cd的風(fēng)險。

      圖7 水稻品種葉鞘與葉片中Cd含量相關(guān)性分析Fig.7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cadmium content between leaf sheath and leaves of rice varieties

      3 討 論

      3.1 Ca2+對水稻Cd積累的機理研究

      Ca是植物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參與細胞壁的結(jié)構(gòu)合成,并且還能與磷脂分子聯(lián)結(jié)起來,穩(wěn)定細胞膜,對膜結(jié)合蛋白的穩(wěn)定性、參與細胞內(nèi)穩(wěn)態(tài)也有重要作用[7]。水稻對Cd的吸收主要通過外質(zhì)體與共質(zhì)體途徑進入根系維管柱中,外質(zhì)體途徑是水稻植株內(nèi)外Cd濃度差使Cd2+擴散進入細胞,然后通過質(zhì)外空間進入根系維管柱中,屬于被動運輸,隨著Cd濃度差異的增加,被動吸收越多;共質(zhì)體途徑是利用代謝能量使Cd載體蛋白進入根系細胞,通過胞間連絲轉(zhuǎn)移至根系維管柱中,屬于主動運輸[2]。水稻對Ca的吸收主要以共質(zhì)體途徑,是通過能量代謝使Ca載體蛋白進入植物根系,最后通過胞間連絲進入根系維管柱中,屬于主動運輸[17],因此在Cd脅迫下Ca2+導(dǎo)致水稻對Cd的吸收能力降低有3個可能,第1是Cd與Ca相互競爭能量,第2是Cd與Ca競爭載體蛋白,第3是Cd與Ca載體蛋白競爭通道,此外,Cd2+與Ca2+因半徑相近電性相同,共同競爭水稻根系離子吸附位點,也會降低水稻對Cd的吸收[8]。本研究在營養(yǎng)液中添加Cd2+與Ca2+,不同濃度Ca2+能夠降低水稻苗期對Cd的吸收,且隨著Ca2+濃度的增加,各部位Cd含量差異越明顯,水稻各器官Cd分布遵循根系>葉鞘>葉片的規(guī)律。由表3~表6可知,4個水稻品種各器官中Cd和Ca含量均呈極顯著相關(guān)性,相關(guān)性強弱為:雜交品種>本地品種,原因是雜交品種代謝能力強,Cd與Ca在根系、葉鞘及葉片間的移動速率高[2-3]。水稻根系中Cd與Ca均呈負相關(guān),相關(guān)性強弱順序為:宜香優(yōu)2115>黑糯72>紅優(yōu)2號>C兩優(yōu)華占,C兩優(yōu)華占是雜交品種,水稻生長比紅優(yōu)2號旺盛,根系對Cd的吸收能力較強,根系中Cd與Ca相關(guān)性較差,可能是由于在低濃度Ca2+處理下,根系對Ca的吸收能力較低,對Cd的吸收作用增強,導(dǎo)致根系中Cd大量富集[8],在Cd 1 Ca 1與Cd 2 Ca 1處理下,黑糯72、C兩優(yōu)華占、宜香優(yōu)2115根系含量均高于紅優(yōu)2號,可能是由于在低Ca濃度下,水稻根系向葉鞘轉(zhuǎn)移速率Ca大于Cd,Cd大量在根系聚集,導(dǎo)致根系Cd含量增加[9]。4個水稻品種苗期雜交品種對Cd的吸收能力較強,添加Ca2+均顯著提高根系中Ca含量,兩個地方品種水稻品種有差異,紅優(yōu)2號是秈稻、黑糯72是粳稻,有研究表明,秈稻比粳稻對Cd的吸收能力強[7],且紅優(yōu)2號根系Ca含量比黑糯72低。水稻雜交品種根系比本地品種長勢強,本地品種水稻根系、葉鞘及葉片中Cd含量占比范圍分別為44.70%~55.26%、29.47%~32.08%、15.27%~23.23%,雜交品種根系、葉鞘及葉片中Cd含量占比范圍分別為46.28%~49.35%、30.24%~32.77%、17.88%~23.48%,可知Ca2+對根系中Cd的轉(zhuǎn)移速率雜交品種比本地品種強,雜交品種根系中的Cd易向地上部位轉(zhuǎn)移,本地品種中的Cd更多的是儲存在根系中,可能是因為水稻細胞形態(tài)維持受有絲分裂的過程受Ca調(diào)蛋白(Ca2+-CaM)的調(diào)控,雜交品種有絲分裂強于本地品種,CaM蛋白調(diào)控能力本地品種比雜交品種強,從而阻礙根系對Cd的吸收,在低濃度Cd脅迫下,Cd2+通過Ca2+通道進入根系,Cd含量在體內(nèi)升高會抑制Ca的吸收,在高濃度Cd脅迫下,Cd2+占用Ca2+通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CaM蛋白的活性受到影響,導(dǎo)致水稻根系不良生長,從而減少水稻對Cd的吸收。Wei-Jie Xue等[18]研究得出,Ca/Mn條件下水稻根系影響Cd的化學(xué)形態(tài),使得Cd的有效性降低,從而減少了Cd對水稻的毒害作用,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可能是因為Ca與Cd的半徑相近電價相同,Ca2+也會通過影響根系的生長,從而減少Cd的毒害作用。Johnson P T等[19]研究得出,Cd脅迫下Ca2+能夠降低過氧化氫與丙二醛的含量,減少自由基的合成,增強酶抗氧化性的活性減緩水稻對Cd的吸收,可能是Ca參與水稻抗氧化酶的調(diào)節(jié),降低了水稻體內(nèi)自由基的合成,減少了Cd的毒害作用。徐勝光等[20]認為,Ca能夠刺激水稻根系產(chǎn)生有利于提升pH值的物質(zhì)增加土壤pH值,使得Cd的有效性含量降低,減少水稻根系對Cd的吸收。本研究中可能是Ca2+促進水稻根系分泌中多種有機酸能起到螯合Cd的作用,降低營養(yǎng)液中Cd的活性[21]。周金林等[22]研究表明,Cd脅迫能夠抑制葉綠素a與葉綠素b的合成,使氣孔增加,光合作用減弱,同時,還導(dǎo)致丙二醛含量升高,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加,Cd積累能力不同的品種間活性氧差異顯著。朱智偉等[23]研究表明,Ca能夠減少活性氧與丙二醛對植物的毒害,調(diào)控植物葉綠素含量與氣孔導(dǎo)度,增強光合作用。因此,在Cd脅迫下施Ca能夠降低Cd的毒害作用,導(dǎo)致水稻對Cd的吸收降低。何俊瑜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Cd脅迫能夠使根尖細胞有絲阻滯,并使染色體畸變率增加;張思思[25]研究表明,Ca能夠調(diào)控根毛極性生長,且Ca是構(gòu)成細胞壁與細胞膜等結(jié)構(gòu)的必須元素,在維護正常結(jié)構(gòu)與功能、減緩與減少細胞膜的毒害與損傷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本研究結(jié)果與之一致,可能是因為Ca通過調(diào)控水稻 根系增強有絲分裂,促進水稻細胞壁的合成與強化,導(dǎo)致水稻根系對Cd的吸收能力減弱。

      表2 紅優(yōu)2號各器官Cd與Ca含量相關(guān)性分析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d and Ca content in various organs of Hongyou 2

      表3 黑糯72各器官Cd與Ca含量相關(guān)性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d and Ca contents in organs of Heinuo 72

      表4 C兩優(yōu)華占各器官Cd與Ca含量相關(guān)性分析Table 4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d and Ca contents in variousorgans of C Liangyouhuazhan

      表5 宜香優(yōu)2115各器官Cd與Ca含量相關(guān)性分析Table 5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d and Ca contents in various organs of Yixiangyou 2115

      圖8 Ca2+離子對水稻Cd吸收的示意圖 Fig.8 Schematic diagram of Ca2+ uptake by cadmium in rice

      3.2 Ca2+對不同水稻品種Cd吸收差異性研究

      由圖8可知,雜交水稻對Cd的吸收轉(zhuǎn)運能力比地方品種強,已有研究表明,不同水稻品種對重金屬Cd的吸收能力不同,各器官中含量也有顯著差異[3-4];楊祥田等[27]研究表明,水稻根系、莖、葉、穗、糙米中Cd含量與水稻類型有顯著相關(guān),其中糙米中Cd含量呈秈型雜交稻>粳型雜交稻>常規(guī)秈稻>常規(guī)粳稻,說明水稻對Cd的吸收能力為雜交稻>常規(guī)稻,秈稻>粳稻,本研究結(jié)果與之基本一致,可能是因為雜交稻生長力較強,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養(yǎng)分,從而促進水稻對Cd的吸收。本研究各水稻品種中Cd含量依次為根系>葉鞘>葉片,這與鴻凱等[28]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不同水稻品種對Cd吸收和運轉(zhuǎn)機制不同,因此造成品種之間各器官Cd含量有巨大差異[29]。本研究表明,貴州本地品種比雜交品種各器官Cd含量低,本地水稻根系Cd含量表現(xiàn)為:紅優(yōu)2號>黑糯72,葉鞘與葉片Cd含量均為:黑糯72>紅優(yōu)2號,說明在黑糯72根系中Cd易向地上部轉(zhuǎn)移,雜交品種根系、葉鞘及葉片Cd含量均顯示出C兩優(yōu)華占>宜香優(yōu)2115,這說明各水稻品種之間Cd的吸收分配存在差異[30]。

      由圖9可知,雜交品種(C兩優(yōu)華占、宜香優(yōu)2115)比本地品種(紅優(yōu)2號、黑糯72)水稻根系側(cè)根發(fā)達,須根系較多,水稻株高長勢雜交品種比本地品種強。LIU J G等[31]研究表明,水稻對Cd的吸收主要受根系生長的影響,根系較發(fā)達的品種對Cd的吸收能力較強,本研究結(jié)果與之一致。Hui Yu等[32]研究表明,雜交品種比本地品種各器官Cd的含量高,可能是因為本地品種已經(jīng)適應(yīng)當(dāng)?shù)氐臏囟取穸燃肮庹涨闆r;因長期生長在Cd地質(zhì)高背景地區(qū)[12],根系對Cd的感應(yīng)能力較差,而雜交品種選育環(huán)境與推廣環(huán)境有差異,特別是土壤中Cd2+與Ca2+含量差異較大,因此雜交品種對營養(yǎng)液中Cd2+與Ca2+感應(yīng)能力較強,雜交品種對Cd的吸收速率大于本地品種。Li Kun等[33]研究表明,在輕微Cd污染區(qū),低富集Cd水稻品種稻米中Cd含量超標(biāo),可能是篩選研究環(huán)境因子不同引起的,即各水稻品種對Cd積累受地力條件、農(nóng)藝性狀及溫度濕度等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故水稻對Cd的吸收可能還受溫度、濕度、光照及土壤中Ca2+濃度等因素的影響。

      圖9 不同水稻品種苗期長勢情況Fig.9 Growth situation of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 in seedling stage

      4 結(jié) 論

      通過水培試驗,探究Cd脅迫下添加Ca2+對水稻苗期Cd積累的影響,初步得到以下結(jié)論:

      1) 在Cd脅迫下Ca能夠顯著降低水稻根系、葉鞘及葉片中Cd含量,且在2 g/kg處理下降Cd效果最為顯著;

      2) 在Cd脅迫下各水稻品種對Cd的吸收能力有明顯差異,強弱關(guān)系為:宜香優(yōu)2115>C兩優(yōu)華占>紅優(yōu)2號>黑糯72,雜交品種比本地品種Cd吸收能力強;

      3) 水稻根系、葉鞘及葉片中Cd的含量關(guān)系為:根系>葉鞘>葉片,且根系對葉鞘及葉片中Cd與Ca含量均有顯著影響。

      猜你喜歡
      葉鞘吸收能力雜交
      基于玉米DH系分離群體葉鞘、花絲、花藥與穗軸顏色性狀的遺傳分析
      作物雜志(2023年3期)2023-08-07 01:04:08
      金融環(huán)境對OFDI反向技術(shù)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三氯異氰尿酸對香蕉葉鞘腐爛病的抑制效果
      植物保護(2016年1期)2016-09-14 06:14:52
      高等植物雜交染色體及其雜交基因表達的性狀——三論高等植物染色體雜交
      6年生雜交桉無性系對比試驗
      再論高等植物染色體雜交
      技術(shù)轉(zhuǎn)移二元視角:吸收能力與釋放能力的作用
      雜交牛
      小說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7
      鳳棲梧·植保員
      企業(yè)知識搜尋、吸收能力對產(chǎn)品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研究
      金沙县| 彰化县| 石屏县| 清徐县| 江阴市| 海安县| 阳春市| 中江县| 留坝县| 疏附县| 凉城县| 上饶县| 于都县| 安阳县| 桓台县| 灵山县| 韶山市| 化州市| 武陟县| 吴江市| 山西省| 舒兰市| 阜城县| 秦安县| 汕尾市| 永嘉县| 肥乡县| 永寿县| 新邵县| 丹棱县| 濉溪县| 沧源| 绵竹市| 江山市| 白银市| 宝丰县| 台中市| 恩施市| 彭泽县| 志丹县|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