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為民
在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湘江西岸,有一個聞名遐邇的“株洲·中國動力谷”。8年多來,一批批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企業(yè)和專業(yè)技術人員不斷入駐這里。他們堅持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懷著給世界一顆“中國芯”、一輛“中國車”、一支“中國葉”的豪情壯志,正在醞釀和產生著中國工業(yè)史上一個個新的第一。
在時代新材動力谷廠采訪的日子里,筆者追尋風電人的足跡,感受他們的鮮活氣息,領略他們的無私情懷,親眼目睹了風電人的風采和他們制造、吊裝、運送風電葉片的火熱的勞動場面……他們胸懷大局,攻堅克難,抗大疫奪高產,敢立潮頭唱大風,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新篇章。
2017年5月,一個全新的南方風電葉片生產基地——時代新材動力谷廠在株洲動力谷拔地而起。這是一家綠色能源企業(yè),主要生產不同類型的風電葉片,有職工1200多人,年產值約15億元。她的入駐,為株洲動力谷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動力谷廠作為時代新材的中心工廠,入駐株洲動力谷以來,該廠采取措施培訓人才、研制新材、展示新品,不斷增強本身的“造血功能”,源源不斷地馳援兄弟新廠,被人們譽為時代新材風電總部的“黃埔軍?!薄?/p>
廠區(qū)堆放坪整裝待發(fā)的風電葉片 ▲
剛入駐株洲動力谷時,時代新材動力谷廠除原來的老職工外,不少是新聘和來自其他廠的分流人員,職工技術參差不齊,培訓人才無疑成了該廠的當務之急。廠人力資源部堅持對新來的職工進行為期兩個月左右的理論、技能培訓,再讓其參加幾個月的實際操作,就把他們培養(yǎng)成了獨當一面的熟練工。當內蒙蒙西、江蘇射陽等兄弟廠需要幫助時,風電總部就從時代新材動力谷廠成建制地調去支援。該廠遇到風電總部調人時,總是胸懷大局、有求必應。這其中彰顯著時代新材動力谷廠風電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識大體、顧全局的無私精神。
2020年3月和5月,風電總部決定從時代新材動力谷廠臨時抽調管理人員和生產骨干支援江蘇射陽、內蒙蒙西廠。接到通知后,他們二話沒說,廠質量、工藝、裝備、技術等部門的25名職工傾巢出動馳援,為射陽、蒙西廠搭建管理體系,20多條生產線被快速拉通,TMT76、S84等新型葉片順利投產。6月底,總部又要求時代新材動力谷廠在短期內抽調人員支援蒙西大會戰(zhàn)。當時,新冠肺炎疫情剛剛有所緩解,廠里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就集結26名班組長、生產工人,又一次千里馳援蒙西廠。
為提升決戰(zhàn)工廠的整體戰(zhàn)斗力,時代新材動力谷廠經常開展常態(tài)化練兵備戰(zhàn),隨時引進并培養(yǎng)一線技能人才,為兄弟廠提供人才保障。
2020年7月,時代新材動力谷廠又接到馳援射陽廠的任務。當時正值廠里人手緊張,但他們沒有半點猶豫,立即抽調23名精干人員組成馳援隊伍,大多數(shù)為T3、T4級老職工。為了使大家在廠外能安心工作,廠有關部門盡力做好援外職工的培訓,讓他們到崗就能立即投入戰(zhàn)斗;向他們介紹當?shù)睾蛷S里的情況,使他們心里有底;為他們申請外出補助,每人每月增發(fā)50元生活補貼;盡力解決他們及家庭的困難,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廠里還堅持在他們外出時開座談會,回來時開歡迎會。7月下旬的一天,廠里召集去射陽支援的職工開了一個暖心的座談會——
“射陽那邊的氣候雖比株洲潮濕,但比這邊涼快?!?/p>
“你們的住宿都安排好了,床上用品也備好了?!?/p>
“飯菜如果不合口味,你們就及時反映。”
“疫情期間,你們要注意安全,做好防護?!?/p>
“射陽廠離海邊很近,如果休息時出去,一定要注意安全?!?/p>
……
工廠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像送出征的親人一樣反復叮嚀,既充滿深情又彰顯關懷,讓馳援職工感到格外溫暖。
7月29日,連續(xù)下了幾天雨的株洲,艷陽高照,晴空萬里。隊員們背著簡單的行囊,興高采烈地踏上了馳援射陽廠的征途。沒過多久,廠里又先后兩次成建制派出88名職工馳援射陽廠。
工人對風電葉片進行最后檢查和精細打磨 ▲
僅僅兩年時間,時代新材動力谷廠就先后派出8批次共284人支援蒙西、射陽,為兄弟廠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貢獻力量。
隨著風電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為了捕獲更多風能、降低度電成本,風速平穩(wěn)、湍流度小、距離用電負荷中心近的海上風電資源的開發(fā),受到國家和風電企業(yè)的青睞。
株洲所和上海電氣公司研發(fā)的海陸兩棲葉片,可同時匹配陸地平臺與海上平臺機組,是國內首款海陸兩棲風電葉片,具有里程碑意義。它的葉片綜合性能最優(yōu),高性能鈍尾緣翼型族、渦流發(fā)生器、尾緣鋸齒等先進設計,使其在提高發(fā)電效率、降低噪音方面具有更優(yōu)異的綜合性能。它的度電成本最低,這是衡量風電廠盈利能力的一個標準;它的發(fā)電率高,彎扭耦合設計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機組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這種秉承高效率、低載荷、高穩(wěn)定性的設計理念,綜合考慮葉片氣動與結構設計的S72海陸兩棲葉片,相比于傳統(tǒng)風電葉片年發(fā)電量提高2%以上,無疑備受風電行業(yè)矚目。
2018年,隨著“雙海戰(zhàn)略”的深入推進,株洲所與上海電氣公司共同研發(fā)的海陸兩棲風電葉片取得重大突破,時代新材由此獲得風電葉片出口海外的訂單。作為我國首款S72海陸兩棲風電葉片,在設計上利用多項新技術,既有海上風電的安全可靠耐腐蝕性能,又能滿足陸地風電的低成本以及輕量化要求。這種新型海陸兩棲葉片的研制任務,歷史性地落到了時代新材動力谷廠職工的肩上。
為了保質保量完成第一支S72海陸兩棲葉片的研制,時代新材動力谷廠針對該葉片超大超長超重、結構比較復雜、工藝要求嚴格等難點,成立了專門小組進行攻關。承擔該葉片試制任務的黃軍團隊,之前一直主攻37.5cm小型葉片的生產,這次是首次接觸大型葉片的研制。該葉片采用鈍尾緣翼型族、彎扭耦合、尾緣鋸齒等先進設計,由于葉片結構變異,加之葉緣弧度大,使灌注、打磨等工序增加了難度。他們以臨戰(zhàn)的姿態(tài)投入試制生產,培訓先行,定崗定位,責任到人,獎懲分明。操作中他們堅持工藝掛帥、質量優(yōu)先,盡力消除產品的缺陷……終于克服困難,如期試制成功首支S72海陸兩棲葉片,為我國風電行業(yè)的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018年5月23日,中國第一支S72海陸兩棲風電葉片,在時代新材動力谷廠成功下線。這一天的株洲新區(qū),陽光分外燦爛。這一天的時代新材動力谷廠,人們奔走相告,職工們的臉上寫著成功的喜悅。這是他們研制超長超重海陸兩棲葉片的新突破,也是他們攻堅克難的又一個新起點。
S72海陸兩棲風電葉片的成功下線,為我國風電行業(yè)的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對上海電氣公司、株洲所和時代新材公司,都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據(jù)介紹,這款跨平臺海陸兩棲風電葉片的成功研發(fā),是雙方在風電采購和研發(fā)領域高效協(xié)作的成果,也使雙方順應市場需求,實現(xiàn)資源優(yōu)勢互補,成為風電領域高效協(xié)同的典范。它將有效助力雙方搶占全球風電市場份額,成為風電行業(yè)海陸兩棲葉片的“中國第一”。
近幾年來,時代新材動力谷廠研制的各種新材達200多項,在各兄弟廠推廣后,收到良好效果。他們還將研制生產的新葉片陳列讓客戶參觀,每周接待客戶三批次以上。人們稱贊時代新材動力谷廠不愧為人才的培訓中心、新材的研制中心、新品的展示中心。
2020年伊始,動力谷廠職工懷著勝利的喜悅準備在春節(jié)后大顯身手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了。黨和政府要求廣大群眾不外出、不探親,職工一時難以返廠,時代新材動力谷廠被迫臨時停產。
面對肆虐的疫情,時代新材動力谷廠行政、黨支部領導心急如焚。2月5日,他們在廠黨支部微信群發(fā)了一則招募志愿者抗疫復工的倡議書。共產黨員、女職工段阿麗看到后,在第一時間報了名,通情達理的家人和親友知道后表示支持,只是叮囑她要注意防護。
2月8日,段阿麗在家庭親友群發(fā)了這樣一條信息:“今天要送過去了,我明天中午就要去上班。我是黨員我光榮,我要去干大事情了!”她要送去姐姐家的是兩個年幼的孩子;她要干的“大事情”是公司的防疫檢測工作。
時代新材動力谷廠當即報名參加志愿者的還有黃要為、王衛(wèi)平、周苗、龍浪、祁艷龍、羅立文、劉強等多名黨員、職工。志愿者都不是專業(yè)醫(yī)務工作者,他們只簡單地了解一些防護知識后,就把自己包得像只粽子一樣上崗了。他們的任務是登記回廠職工、測量體溫、核對信息、處理應急問題。每個班4小時,24小時不間斷——
“您好,請配合測量體溫?!?/p>
“從哪里過來?有沒有去過湖北?請出示您的工牌。”
“有沒有身體不適的癥狀?”
……
這樣的問話,段阿麗和志愿者們每天不知要問上多少遍。
2月14日晚上,株洲的氣溫驟降至零度,大風大雨席卷而來。突然“砰”的一聲,隔欄被吹倒了,標語被吹跑了,“咣當、咣當”的聲音不斷,眼看雨棚要被掀翻。當班志愿者羅建成、萬強、周志文冒著寒風冷雨一次次扶住欄桿,竭盡全力保護抗疫工棚。檢測卡浸濕了,他們就用衣服擦干繼續(xù)進行,到早上交接班時,一個個被淋得濕透。
2月15日,風雨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陳明等6名志愿者一手扶著擋雨的傘,一手完成了100多人的入廠體溫檢測等工作。
時代新材動力谷廠就是靠著全廠黨員和職工這種無畏斗志和無私精神,迅速組織志愿者,建起了一支“黨員+群眾”的防疫戰(zhàn)斗隊伍,240多名防疫志愿者嚴防死守,1200多名職工從祖國四面八方返程上崗,保證了工廠快速復工復產,筑就了一座堅強的抗疫、生產兩不誤的戰(zhàn)斗堡壘。為此,時代新材動力谷廠黨支部被評為抗疫先進單位。
2020年2月10日下午,時代新材動力谷廠羅鼎大班64.0AJ模具鋪層班開始作業(yè)。生產、工藝、質量、安全、計劃、物流環(huán)環(huán)相扣,工人們在模具上忙碌,班組長全線帶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第二天他們又從其他班組調配4人到鋪層班,加上合模班共36人,歷時40個小時終于完成了首支葉片的生產。放在平時這算不了什么,但在疫情期卻來之不易,它的下線令人歡欣鼓舞。
因為按照株洲市疫情防控要求,陸續(xù)上崗的幾百名職工需要在宿舍就地隔離7天,這意味著大部分班組很難湊齊“原班人馬”。羅鼎大班中株洲本地人較多,為了盡快湊齊人員,班里有車一族都主動開著車去附近鄉(xiāng)村接人上崗,為的是早日湊齊班組人員,盡快復工復產。
時代新材動力谷廠自首支葉片下線后,第二支、第三支葉片……也順利從模具中吊出。在復工量產的關鍵時刻,羅鼎大班承擔起4副模具3個型號葉片的制造。隨著疫情防控有序落實,其他模具也逐漸恢復生產。就這樣,全廠干群齊心協(xié)力,“一手抓防疫,一手保交付”,每一支風電葉片的下線,都凝聚著時代新材動力谷廠職工們的心血和智慧。
廠門外運送風電葉片的運輸車隊 ▲
2020年4月10日,整齊的車隊載著葉片與希冀駛出時代新材動力谷廠。這是該廠入駐株洲動力谷以來交付的第1000套風電葉片,也是全廠職工抗疫決戰(zhàn)一季度交出的一份滿意答卷。
2020年第三季度,更是時代新材動力谷廠“決戰(zhàn)工廠”保交付的關鍵時刻。
為了抗大疫奪高產,時代新材動力谷廠成立了戰(zhàn)疫攻堅小組,制定了“凝心聚力、全面24H”行動方案。在廠里舉行的高產動員誓師大會上,各班組簽下軍令狀,責任層層細化,目標層層落實,以確保按時完成生產任務。
如火七月,暑氣逼人。時代新材動力谷廠車間內紅旗飄揚,全員斗志昂揚,各部門上下聯(lián)動,為生產保駕護航。計劃物流部門精準生產計劃,保證資源供應與生產強強匹配;質量、工藝、裝備人員扎根現(xiàn)場,快速解決問題,保證交付效率;管理系統(tǒng)全員出動,做好高產激勵和后勤保障;部門經理掛點深入一線,為實現(xiàn)班組目標提供支持;班組長排兵布陣,優(yōu)化人員技能組合,打造生產“鐵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一線職工咬住每一天每一班,對目標發(fā)起總攻,開足馬力全負荷生產。8月,時代新材動力谷廠生產攻堅戰(zhàn)取得勝利,成套入庫及產出再突破,不僅完成了客戶提出的產出目標,還超出了預期。71.5型黃軍團隊在這次攻堅戰(zhàn)役中尤其突出,9月24H成型產出同比7月增長30%,71.5型單模產出連續(xù)兩個月達到31支,創(chuàng)造了時代新材動力谷廠月單模產出的最新紀錄,順利實現(xiàn)抗大疫奪高產的奮斗目標。
2021年,株洲市又出現(xiàn)新的疫情,7月29日至8月5日,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21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時代新材動力谷廠立即組織職工進行核酸檢測,認真做好各種防護,果斷采取措施應對,保證了生產的順利進行。戰(zhàn)高溫奪高產的第三季度,風電葉片生產和交付月月告捷,實現(xiàn)了對客戶的承諾,追回了疫情帶來的產能損失,提振了士氣,堅定了決勝的信心。2021年,該廠外派12批次共311人支援天津、內蒙古、江蘇等地兄弟廠,克服材料緊缺、成本升高等困難,生產71.6~82米超長型葉片2126支,超額完成全年生產任務,比2019年增長52%。
筆者采訪結束離開株洲動力谷的那天,和煦的陽光正越過碧波蕩漾的湘江,透過鱗次櫛比的高樓,揮灑在時代新材動力谷廠,堆放坪待發(fā)的各式風電葉片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著銀色泛紅的光輝;車間內工人們有的鋪層、有的灌膠、有的合模、有的打磨,正有條不紊地工作;堆放坪內高聳的吊車正揮著巨臂,將一片片數(shù)十米長的風葉安放到特制的車架上;廠門外街道上一輛輛裝載著風電“長龍”的汽車,正整裝待發(fā)……
新的一年,筆者欣喜地看到,時代新材動力谷廠正開啟“打造葉片湘軍、決勝百億風電”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