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
小時候,我家對面大院是供銷社食品廠。院子里有很多大缸,上面有尖頂蓋,里面盛放有釀造的醬油,有腌的醬菜,供銷社門市部零售的醬油、醬菜均來自這里。天晴的時候把大缸上的蓋子挪開曬醬,越曬顏色越深,成色越好。每見食品廠師傅手持蒼蠅拍穿梭在大醬缸之間,我心里就響起戲劇“咚鏘咚鏘咚咚鏘”的鼓點節(jié)奏。
平時,食品廠以加工糕點為主,糕點房內設一張很長很寬的案板,兩個老年男性師傅頭戴白圓頂帽子,身系白圍裙,面對面坐在高腳凳上,手上花樣百出:揉搓捏包卷抻切削,做出各種糕點——酥糖、桂花糕、京棗果、雞蛋糕、餅干,還有時令點心,像綠豆糕、蜜餞糕、月餅等等,香味穿過大院向四周散開。
夏季,他們也做冰棍,生意特別好,不僅供應門市部零售,還有小城散落各處背著木箱叫賣的小商販集中來批發(fā),所以食品廠階段性的人手不夠時,會招幾個待業(yè)青年做暑期工。
我們家熟人的女兒暑假也到食品廠做冰棍,她叫季芳,大約十七八歲,待業(yè)青年。我時年近十歲,暑期在家有大把無聊的時間無法打發(fā),有時在家門口玩玩,經常看見對面院子午后有一撥人排隊背著小木箱批發(fā)冰棒。小木箱很簡易,正正方方的箱體刷一層未抹勻的白漆露出了木紋,正面印有兩個紅色大字:冰棒。木箱上蓋著厚棉絮,箱體兩側連接著單肩寬帶,背著的時候,身體不自覺往前傾。
冰棒幾十根、幾十根地從冷庫發(fā)出的時候,冒出氤氳冷氣。季芳忙進忙出,一眼瞄見我在對面家門口,向我招招手示意我過去,看我并沒走向她,季芳會連忙小跑著送上兩根冒著絲絲冷氣的赤豆冰棒,給我和妹妹吃。
季芳第三次又給我送冰棒,我父母知道了,就特意對季芳說,你不要經常拿冰棒給她們吃,這樣師傅會說你的,對你印象不好。季芳說,我們每天下班每人都會發(fā)十根,我給的是我分內的。
此后,每到我和妹妹午休起床,父母都給錢讓我們自己到小街上買冰棒解饞。我有時到水爐打水時有找零,父母忘記要,我也佯裝健忘,這點小資金我偶爾會開小灶,悄悄買根冰棒犒勞自己,當然是躲著妹妹。
自從父母讓季芳不要給我們送冰棒,我也就沒故意在大門前晃來晃去,實在惦記著對面的時候,我就在自家門縫看對面的院子,季芳進出忙碌的時候也會朝我家這邊有意無意地看一眼。
季芳今年應該近六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