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真的有特工間諜嗎?答案是肯定的。韓非子、墨子、荀子等都曾提到過用“間”的重要性?!秾O子兵法》中甚至有專門篇目寫到間諜,孫子認為間諜有五種用法:鄉(xiāng)間、內(nèi)間、反間、死間、生間。五種間諜一起用起來,就能使敵人摸不著頭腦,無從應付。
中國最早的間諜是夏朝性別不詳?shù)呐钤缗沙鲩g諜的,則是后來成為夏朝國君的少康。再后來,關(guān)于歷代王朝搞情報活動的記載就越來越多,花樣也不斷翻新,各種手段、工具、官職、機構(gòu)層出不窮,連名稱都有好多個,偵候、游偵、細作、耳目,都是間諜的意思。
專職的間諜經(jīng)常是以公務員的身份出現(xiàn)的,西周的士師、三國的校事、唐代的進奏院、宋代的皇城司、明代的廠衛(wèi)都是專職搞間諜活動的。由此也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圍繞古代間諜活動創(chuàng)作的書籍、影視作品,如影視劇《繡春刀》《畫江湖之不良人》,小說《三國諜影》《錦衣夜行》等。
不但亂世里有間諜,連太平盛世里也是間諜滿地跑。這些間諜有的負責刺探外國國情、軍情,有的負責混進周邊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里面偷情報,有的負責給謀朝篡位做準備活動,有的負責監(jiān)視百官、百姓。在那些沒有手槍、手機、手電筒的日子里,這些工作在第一線的間諜們,通過學習一大堆奇怪的技能,武裝出了一種另類炫酷的古代特工。
技能一:馴獸,陸、海、空三路缺一不可
鴿子大概是空中領(lǐng)域最常見的信使了。水路通常由各種魚類做信使,這個大概不用馴,實在想象不到一條魚怎么被訓練。陸路的主力則由能跑、耐力強的駱駝充當,陸路的選擇比較多,貓、狗、老鼠、鴕鳥等動物無不例外,都能上場。
技能二:手工技能
沒有活魚做信使的時候,古代間諜必須學會在短時間內(nèi)將絹帛折成雙鯉魚形;或者找一塊好木頭,唰唰唰削成木鵝,放到河面上漂走;或者找點兒竹子、紙張,自己扎一個飛得起來的風箏放飛。傳遞情報重要,竊取情報也同樣重要,《墨子》里面竊聽工具“聽甕”的制作方法也必須要背牢。必要時把陶甕埋在深坑里,甕口埋上羊皮,可以竊聽到方圓幾十里的動靜。
技能三:破解代碼
用泥封、火漆封住信件、防止別人偷拆是最基礎(chǔ)的保密方式,沒有什么技術(shù)難度。為了讓偷看的人更加摸不著頭腦,大家又發(fā)明了各種暗號、藏頭詩、離合詩、符號等辦法傳遞消息。唐隱在小說《大唐懸疑錄》中設(shè)定的蘭亭序密碼、璇璣圖密碼就是通過離合詩等方式實現(xiàn)的。陰符、陰書、字驗、反切碼則是古代的加密方式。
陰符是一堆長度不等又沒有任何圖案的竹片,不同長度的竹片代表著不同意思,開戰(zhàn)之后,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傳遞不同長短的竹片。陰書則是一種軍事文書,在一編竹簡或木簡上寫好之后,再拆開、打亂順序,交給三個信使送信,到目的地之后,再重新拼合。
宋代的字驗、明代的反切碼是真正稱得上密碼的東西,是這里提到的最高級的加密方式,
技能四:數(shù)理化知識
讓風箏飛上天的力學原理;做聽甕的時候用得到的聲音共鳴的物理原理;用明礬水寫信,寫完之后字跡會消失,弄濕手帕才會重新顯現(xiàn)的化學原理……都對他們進一步做好手工有著重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