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霞
·一粒沙·
世界靜美。
一粒沙靜靜地嵌在一枚海螺的紋路里。
清清的水流從它身旁流過,水草滿眼慵懶。山的倒影鋪排在水面上,春天來的時候,還會有桃花嬌媚的笑靨倒映。
這粒沙覺得自己在飛揚,是一種身體內(nèi)部的飛揚,與風(fēng)無關(guān)。一剎那,它感覺到了無限歡喜,它想要大聲宣布,但最終還是保持了沉默。
這粒沙平靜下來,感覺四周都是那么好,好到似乎要發(fā)生些什么。果然,這時候,一個留著披肩發(fā)的姑娘跑了過來。這粒沙覺得整個世界都輕輕顫動了一下。
它定了定神,突然感到一股升騰的力量。原來,姑娘一眼看中了這粒沙棲居的海螺,撿起它“嗚嗚”地吹起來。
這粒沙突然有了想法,它拼盡全身的力氣,緊緊地嵌附在海螺的紋路里。它想停靠在姑娘的唇邊,感受春暖花開的味道。
這粒沙那么暈眩,又那么鎮(zhèn)定。它堅定地潛伏在海螺迂回的旋渦紋路里,就像是海螺的一部分。它感謝自身的渺小,這渺小讓海螺和姑娘都不會注意到它,讓它有機會去完成一個偉大的夢想。
姑娘帶著海螺漂洋過海,走過千山萬水。一粒沙看見了一座又一座城市、一片又一片海洋……它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和不一樣的沙粒。有些沙粒比較粗大,粗大得幾乎像一塊小小的石頭;有些沙粒比較細(xì)小,它們靜靜地躺在曬日光浴的姑娘背上,溫柔如棉朵。
一粒沙覺得自己游歷了全世界,它在沙堆里設(shè)計過的和從未設(shè)計過的事情它都經(jīng)歷了一遍。
多年以后,留披肩發(fā)的姑娘成了母親,海螺掛在了她的孩子的脖子上。
母親帶著孩子回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這也是海螺和一粒沙的故鄉(xiāng)。
一粒沙又回到了這片海域之上,它跟故鄉(xiāng)的沙講述著自己在遠(yuǎn)方的游歷,故鄉(xiāng)的沙跟它聊起了故鄉(xiāng)的變化。它們那么興奮,卻又那么平靜,四圍依然是那么好。
·一只蚌·
在沉靜的淺水灣,游走著一只蚌。它的殼熟練地張開、閉合,張開、閉合。這一開一合,在大自然中顯出了一種大自在。
一只蚌的生活簡單直接、安定平和。它跟水草、卵石,跟空氣和雨水都相處甚歡,一團和氣。它跟這片水域的每一個分子都有著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每一個分子都參與了它的生活。
這只蚌有大意趣,無所用心,亦無所求。意外已經(jīng)過去,不幸還未到來,多么好??!它收攏懷抱,又張開懷抱,它攬?zhí)斓厝霊训耐瑫r也投入天地的懷抱。
可是,后來,還是發(fā)生了一件事,不知從何時而起,這只蚌突然間便覺察到了異樣。分明的,有什么東西進(jìn)入了它的身體,停留在了最柔軟的地方。
這是來自外界的異物啊,蚌卻要與它朝夕相處。一只蚌的整個節(jié)奏都被打亂了,它非常想要傾訴。這只蚌走上前,跟另一只蚌說:“我的心很痛。”另一只蚌定定地看了它一眼,無聲地離開了。啊,這只蚌雖然覺得整個天地仍屬于自己,但現(xiàn)在每一個角落里都住著疼痛。疼痛挨著疼痛,疼痛擠著疼痛。
一只蚌在一陣接一陣的疼痛中時而迷亂,時而清醒。慢慢地,它終于明白,自己是一只珍珠蚌。它的體內(nèi)將要孕育出潔白、晶瑩、圓潤的珍珠,這是一次偉大的變化。
這只蚌不再游走,也不再開合,它停下來,在淺水灣中把自己安頓好。它想:珍珠雖然美好,但我并不愿意被選中。我無心完成驚人的創(chuàng)舉,也不想留下什么紀(jì)念。一只蚌,覺得生命開始了就開始了,結(jié)束了就結(jié)束了,何須多余的嘆息?我來過了,我離開了,何必要留下什么證據(jù)?
然而,一只蚌的想法無人傾訴。在它的世界里,時間開始變得有形,每一分每一秒都堵在那里,過不去;而空間又變得那么無形,每一次疼痛都裝不滿整個天地。這只蚌覺得,自己在一點點地裂開,一點點地碎掉。它承載、包容、忍耐,但仍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小男孩發(fā)現(xiàn)了它們。在一只蚌殘破的軀殼里,再也關(guān)不上的擁擠之中,是一片潔白和瑩亮。小男孩撿起它們,一顆一顆地數(shù)。那閃亮的一捧,是從一只蚌的體內(nèi)孕育而出的。那一顆顆美艷的珍珠,不曾因為一只蚌的不情不愿而生出一點點瘢痕。它們通體透亮,潔白無瑕。小男孩說:“我要把它們穿成項鏈,送給我最愛的人?!?/p>
一只蚌在離開之前,有了歡喜。它用苦痛換來的,是光彩奪目的珍珠。在這之前,一只蚌從不敢想這樣的美物會由它而出。它只享受天地賦予的自在,享用天地慷慨的賜予,從未認(rèn)為自己也能賜予天地些什么。它想:我總算是沒有錯過??!
·一座山·
原先,什么也沒有,它們只是幾粒沙,或是幾塊石。因為孤獨,它們聚攏在一起。漸漸地,它們越聚越多,圍坐在一起,那么心甘情愿地圍成一圈,圍成了山的基座。但這還是不夠堅實,不夠穩(wěn),只要是一座山都懂得。
一座山絕不會挑剔,更不會嫌棄。對一座山來說,什么都是有用的。它用胸懷將自己的體魄和精神鋪展開來,漸漸有了山勢。
其實,在經(jīng)過的人們看來,它不過是一個光禿禿的土包。但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人們的腳踩上去,是不是會覺得比走平路時多出了一些什么?
一座山,知道自己的存在。它不斷地儲備、積蓄、醞釀,它知道時間緊迫,如果不趕快強大起來,熙熙攘攘的人流終將把它踏為平地。盡管它本來也只是土地的一部分,重新融入土地是它的宿命,但一座山之所以是一座山,就因為它不愿自己的一生那么平淡,它想要去冒險,去體會“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的終極滋味。
一座山什么都可以承受,什么都可以包容,它只想要成為一座山。它相信,即使夢想只剩下一線,那么這個世界也會留下一線天。
一座雄心勃勃的山,一點一點、一寸一寸地壯大了自己。它立得更直了,也站得更高了。它是一座敦實而沉穩(wěn)的山了。
它有著堅硬的石塊,也有著豐腴的土層;它的身上長出了一棵棵、一排排、一叢叢的樹,它們開出了臉盤大的花朵。
花朵的芬芳和草木的清香在整座山上繚繞、飛旋;鳥兒們成群結(jié)隊、呼朋引伴地住了下來。
一座山成了天然的圖畫和播放天籟的音響。清晨的鳥鳴和蟲唱,向晚的彩霞和嵐煙,它們都是一座山嫵媚而別致的表情。它們因一座山而生生不息,一座山因它們而生動旖旎。
一座山敞開懷抱,每時每刻、一如既往地承載著更沉、更重的一切。它喜歡野草、藤蔓、枝丫以及灌木,它也歡喜山澗、溪水、疊瀑和溫泉,它還仰慕著人類一鑿一鑿開出的一個又一個臺階,以及從山腳到山頂,盤旋而上的山路。
越來越多的人拾級而上,山忍受著疼痛和折磨。它想:生命或許本該如此。
云走云飛,花開花謝,金烏落下,白兔升起……幾百年、幾千年過去,一座山始終坐定在這里,一動不動。它堅定不移地把自己坐成了一個地理坐標(biāo)。
超越了那么多不可計數(shù)的時間,超越了世間的萬千變化,在反復(fù)的單調(diào)和枯燥里,它將自己坐成了一座山,一座人人傳頌、世界矚目的名山。
數(shù)不清的寒來暑往,時間足夠?qū)⒁蛔降拿恳粋€角落、每一處轉(zhuǎn)彎都細(xì)細(xì)雕琢。那些突兀的石頭,有的像仙桃,有的像觀音,有的像巨蟒出山,有的像猴子撈月……人們驚呼鬼斧神工,只有一座山知道,那些都是時光的刻刀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跡。
這座山的巖層結(jié)構(gòu)、地形地貌,它的珍稀礦物和名貴藥材,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國內(nèi)外的專家前來探究,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背包客和攝影師,還有旅游團流連忘返。在鼎沸的人聲中,這座山仍然沒有忘記自己還是一個小土包,甚至是幾塊石、幾粒沙的時候。
一座山,因為堅持,擁有了一切。它不但贏了時間,也贏了自己。無處棲身嗎?那么自己就成為自己的棲身之所!不僅自己棲身,還要讓樹木、鳥獸、奇花異草棲身,因為它是納己容人的一座山,也是眾望所歸的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