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錚
摘 要: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一個國家有沒有希望,一個民族有沒有未來,有無優(yōu)質的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衡量指標。為使我國教育事業(yè)良性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國家實施“雙減”政策?!半p減”政策實施以來,對學校、家庭和社會都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此情況下,如何做好家庭教育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文章從“雙減”政策頒布的背景出發(fā),重新定位家庭教育,為更新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提出一些具體可行的舉措。
關鍵詞:“雙減”政策;家庭教育;校外輔導
一、“雙減”政策出臺的背景
最近幾十年我國的經濟建設進入了飛速發(fā)展的時期,同時也推動各種類型教育的蓬勃發(fā)展,不同類型的教育在發(fā)展過程中也隨之產生一些新問題,在基礎教育階段這些問題尤為明顯。其一是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的不均衡,導致教育資源分配嚴重失調。也正是由于這種不均衡,造成城鎮(zhèn)孩子在放學后直接從校門到培訓機構的大門,寫完教師的作業(yè)后還要完成培訓機構留下的任務,一方面造成了教育的惡性競爭局面,無疑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對于孩子來講,失去了童年應該有的快樂和童真。
國家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遵循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政策的核心是回歸教育的本質。實施“雙減”政策是黨和國家深化教育治理、構建教育良好生態(tài)的重大舉措,著眼于解決教育的短視化與功利化問題。
二、家庭教育扮演的角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因此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的出發(fā)點,是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個紐扣的關鍵點。同時家庭教育作為現(xiàn)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不難看出,家庭教育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思維方式、教育方法途徑對孩子的成長成才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推動國家“雙減”政策的順利落地實施有著關鍵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同時“雙減”政策和家庭教育相輔相成,其一,“雙減”政策可促使家庭教育回歸理性,從唯分數(shù)、唯升學的角度轉而注重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與人格教育;其二,“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需要借助家庭教育整體推進,尊重兒童權利與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需要家庭、學校共同協(xié)作。
三、家庭教育的舉措與方法
(一)明確家庭教育在“雙減”政策后的新定位
“雙減”政策的實行,從一方面反映出國家要求學校教育要嚴格遵循教育的客觀規(guī)律,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上;另一方面對于家長來講,就是要擯棄“以分數(shù)論英雄”“唯升學論”“相互攀比”等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學習觀與教育觀,逐漸擺脫“功利化、短視化”等違背教育客觀規(guī)律,擺脫盲目跟隨別人,不考慮孩子實際情況的教育行為,賦予家庭教育更具科學合理性、更具長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眼光和智慧,同時家長要向學校反饋學生在家的真實情況,實現(xiàn)家校互補,共同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減負不減質的教育環(huán)境。對于孩子來講,“雙減”政策的實施,為孩子與家長在家庭生活和教育提供更多時間和空間,同時也有了更多自主選擇和把控的機會讓孩子玩得痛快、睡得美好,并為孩子廣泛參與家庭、社會生活和事務提供更多的保障,使孩子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各項權利的實現(xiàn)。
(二)營造更加良好的家庭氛圍
隨著“雙減”政策不斷推進,孩子在家的時間增加,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圍不僅是指給孩子買多少玩具和零食等物質層面的滿足,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層面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愛和溫馨。作為家長,第一,要學會多溝通、多傾聽,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與此同時,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孩子心里的真實想法以及尊重孩子對待一些事情的態(tài)度和感受。第二,孩子在傾訴的時候,家長要多和孩子接觸,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真誠。第三,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的方法,要經常幫孩子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最后要保持民主的氛圍,經常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討論問題,尊重孩子的意見。
(三)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學校教育
“雙減”政策下,家庭教育更要緊密配合學校教育,跟隨學校教育的步伐。家長要充分利用學校網(wǎng)站、家長會的契機,學習教育部“國家中小學網(wǎng)絡云平臺”的使用方法,利用好這個平臺,一方面提升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為自己輔導孩子提供一個學習平臺;第二要向學校建議創(chuàng)新“學?!彝ァ钡幕臃绞胶蛢热?。在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的大背景下,線上會議逐漸成為人與人溝通的主流,因此,學校要主動突破傳統(tǒng)“家庭—學?!被拥目臻g和時間制約,使用釘釘、騰訊會議等網(wǎng)絡會議軟件,有效地應對一些緊急事件。同時學校在溝通內容上,不再拘泥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考試排名,要與家長溝通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態(tài)度,引導家長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尤其是對于高三的家長,更加要明確本科教學和職業(yè)教育是兩種類型不同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即使孩子以后升入職業(yè)院校,也是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在此基礎上,學校也要通過各種渠道普及教育新理念、變革新思想,積極匯總家長們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利用大數(shù)據(jù)進行認真分析,不斷改進“家庭—學?!甭?lián)動的方式和內容,在“雙減”政策下,認真履行學校的責任和義務。
(四)主動了解學生在校情況,明確家庭教育目標
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孩子在家庭的時間將比以往增加更多,家庭教育的比重將隨之增加,加之一些孩子回到家后不會告訴父母在校的真實情況。因此,為了使家庭教育有的放矢,家長應該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學生的在校學習、與人交往、心理情況等狀況,從而更好地促進家庭教育。第一,要和班主任定期溝通,全面了解學生在校情況;第二,可以利用學校的線上教學服務平臺中的家長模式,時刻關注學生的在線學習、在線參與課堂教學的情況;第三,可以在接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的同學溝通,掌握孩子在學校的人際交往和日常狀況。只有在充分了解孩子在校實際情況后,家長才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家庭教育。比如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也有少數(shù)家長認為,教師要求家長督導、批改孩子作業(yè)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但從另一方面看是家長參與到孩子學習過程的最好機會。但是,家長在輔導時注意要把握分寸,不能填鴨式地教孩子做作業(yè),而應以啟發(fā)為主,讓孩子在做題的過程之中感受解決問題帶來的成就感。
(五)減少不必要的校外輔導,將時間還給孩子
“雙減”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減少校外輔導時間”,因為在當前社會,學生只有好成績是不行的,在社會上比拼的是個人的綜合能力,否則,即使孩子以后從名校畢業(yè)出來,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和生存。因此,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減少校外輔導時間,可以報一到兩個興趣班,將剩余的時間交還給孩子,使其享受童年的快樂。
四、總結
新的時代呼喚新的人才,培養(yǎng)新型人才就需要不斷地改革?!半p減”政策的頒布實施就是一項重要的教育改革,涉及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利益,影響著每個學生家庭。因此需要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成長,不斷更新自己成才觀念,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使家庭教育發(fā)揮真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謝先軍.“雙減”下的家庭教育新使命[J].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21(12).
[2]王莉.“雙減”之下,教師如何開展家庭教育指導[J].江西教育,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