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閭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
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
不堪持贈君。
這是一首十分有趣的答皇帝問的古詩。
皇帝為誰?有的學(xué)者認(rèn)為,是齊高帝發(fā)布詔書,以“山中何所有”為題進(jìn)行詢問;也有的認(rèn)定為齊武帝。經(jīng)《陶弘景評傳》作者鐘國發(fā)考證斷定,“詔問”者乃齊明帝蕭鸞。鐘先生認(rèn)為,明帝濫殺無辜,篡奪帝位后,把陶弘景當(dāng)作方外之士的代表人物,想借重他的道法以獲取神靈的保佑,曾請他祭祀名山,殷勤備至;發(fā)詔問他“山中何所有”,也是拉攏手法之一。但陶弘景卻始終與其保持距離,答詩中利用詢詞的語意模糊,巧妙地加以周旋。
“山中何所有”可以理解為,蕭鸞問他:你那么執(zhí)著地留戀著深山,那里面究竟有什么,值得你如此留連忘返呢?看得出來,頗不以其捐棄功名、歸隱林泉為然,意在勸其改弦更張,出山入仕。詩人自然懂得個中底蘊(yùn),但他同樣也隱約其詞,跟著皇帝去打“啞巴禪”,只是平平淡淡地回答:“嶺上多白云。”出語簡淡,卻蘊(yùn)涵豐富而又深刻。
在這里,白云作為一種意象,它是心性高潔、超塵出世的人生境界的象征;同時,也是詩人自己“任性靈而真往,保無用以得閑”的隱喻。無論是作為一種精神境界,還是代表一種人生道路、價(jià)值取向,都是名利場中的人不能理解的,蕭鸞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詩人下面緊緊跟上一句:“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p>
“不堪持贈”云云,一語雙關(guān),既切合山中白云的流動形態(tài)——只能自己獨(dú)自在那里觀賞,卻沒辦法采擷到手,送給對方;又隱晦地申明:這種自然之美對于身居廟堂之高,且又終日鉆營奔競、鉤心斗角的人來說,無異于“夏蟲語冰”。
同樣也是以詩文作答,陶弘景還有一封寫給友人謝微的信:“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實(shí)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鼻宕鷮W(xué)者許梿評曰:“得此一書,何謂‘白云不堪持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