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木文
走進一個冰冷的房間,映入眼簾的是幾排高大的架子,架子上整齊排列著許多寫著編號的盒子,看起來像是超市的冷藏室。然而,盒子里裝的卻是人腦!
美國貝爾蒙特市有一家特殊的銀行,銀行里不儲存一分錢,只專門收藏人腦樣本,被稱為“人腦銀行”,其正式的名稱是哈佛腦組織資源中心。
開業(yè)至今,人腦銀行一共接收了約9000顆人腦,平均每周接收4、5顆,是世界上收藏人腦數(shù)量最多的機構(gòu)之一。目前,人腦銀行中存放著大約2000個人腦樣本,它們被泡在防腐劑中或低溫冷凍,存放在一個個密封盒子里。
人腦銀行的貨架上整齊擺放著裝有人腦的密封盒。
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人腦銀行,它們像普通銀行存取錢那樣,接收或提供人腦樣本。
人類到現(xiàn)在為止都未將大腦研究透徹,許多腦部醫(yī)學(xué)問題至今都沒能解決,比如阿爾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癥等。截至2020年,全球約有5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這種病癥不僅沒有特效療法,就連病因也尚不明確。對于腦部疾病的研究迫在眉睫,卻沒有足夠的人腦用于實驗,動物腦終究與人腦有別。銀行中收藏的人腦大多來自腦部疾病患者的捐獻,能為科學(xué)家提供研究的樣本。
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人類神經(jīng)疾病領(lǐng)域取得了許多成就,其主要的研究對象就是人腦銀行中儲存的大腦。
研究人員將切割好的大腦放入液氮中急凍。
對不同疾病的研究越細(xì)致,符合條件的人腦樣本就越少,各個人腦銀行的儲備都嚴(yán)重短缺。獲得“存款”是人腦銀行面臨的難題。除了愿意捐獻器官的人很少外,在人死亡后,腦組織會迅速退化,人腦銀行的醫(yī)生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獲取人腦,耽誤越久,可供研究使用的腦組織就越少。腦死亡48小時后,其中一些蛋白質(zhì)已經(jīng)觀察不到了。
為此,人腦銀行會保證7×24小時無休,隨時等待捐獻電話以及捐獻者的死亡通知。但最困難的還是在悲痛的家屬面前取走捐獻者的腦,家屬可能會憤怒地阻止工作人員實施取腦手術(shù)。
人腦被取出后會被迅速送到人腦銀行,經(jīng)過稱重、切割、清洗、切片、照相等程序。其中一半會被急凍冷藏,急凍能將組織損傷降到最低,這部分適合做基因分析;另一半會浸泡在防腐溶液中變硬,在室溫下存儲,可以用來研究蛋白質(zhì)及腦組織的形狀。保存好的人腦不會過期,它們被安放在人腦銀行中,等待各地研究者的“召喚”。
別名老年癡呆癥,多發(fā)于65歲以上老人?;颊邥霈F(xiàn)運動障礙、記憶和語言等功能衰退、無法識別人或物、情緒不穩(wěn)定等癥狀,最終完全喪失自理能力甚至臥床不起。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會持續(xù)或反復(fù)發(fā)作的慢性精神障礙疾病,患者會出現(xiàn)妄想、幻覺、語言混亂、思維障礙、認(rèn)知障礙、情緒消極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