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佳
這個世界,絢麗多姿;這里的四季,五彩斑斕。這一切就像一本書,需要你一頁一頁地去閱讀。(開門見山,直接點題。)
春姑娘悄然走來,大地朗潤,萬物復(fù)蘇。瞧,小草從地下悄悄鉆出來,露出可愛的小腦瓜,嫩嫩的,綠綠的,似乎正在用好奇的眼睛四處打量這個對它們來說嶄新的世界。岸邊的垂柳已抽出嫩綠的枝條,上面點綴著密密的芽兒。風(fēng)兒一吹,柳枝飄飄,如穿著長裙的少女一般,翩翩起舞。風(fēng)兒漸漸止息,河面如鏡,柳影綽綽,實在別有一番風(fēng)情。幾只“先知”的鴨子不懂“風(fēng)”情,嘎嘎叫著游過來,攪亂了一池春水(綜合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初春的美麗景色?!靶〔荨薄按沽薄傍喿印钡染拔锏那閼B(tài)躍然紙上,展現(xiàn)出一派生機盎然之景。)陣陣清香牽引著你的腳步向前走,走向夏天。走近,再走近,是荷塘。荷葉田田,荷花亭亭玉立。田田的葉將亭亭玉立的花輕柔地攬在懷里,宛如將其安放在一個個的小搖籃里,輕輕搖晃著,輕聲吟唱著一首催眠曲。月光像牛奶一樣,緩緩傾瀉在葉與花上,安靜極了,溫馨極了。我想到了奶奶。奶奶也是這樣將我攬在懷里,搖著蒲扇,數(shù)著星星,輕聲細語地給我講故事。奶奶就是那荷葉,而我是荷花。(將鏡頭聚焦夏日夜晚的荷塘,描繪荷葉荷花依偎在一起的美好、溫馨的情景,同時由眼前景聯(lián)想到自己與奶奶一起生活的場景,親切動人。)樹林里,當(dāng)?shù)谝黄~子變黃,繼而輕嘆一聲悄然落下的時候,秋天來了。秋天并非總是一片蕭條。你瞧,菜園里的辣椒紅了,似火;果園里的蘋果、甜棗紅了,似火;田間地頭、山上山下的楓葉紅了,也似火。輕輕地閉上雙眼,空氣里滿是瓜果的甜香。來不及去想豐收何來、香甜何來,眼前就似有一只火紅的蝴蝶在悠然舞蹈。睜開眼,是楓葉,一片,兩片,無數(shù)片……它們是秋的精靈,是向大地母親報告喜訊的精靈。(以生動唯美的語言寫出秋的收獲。排比句式的運用強調(diào)了熱情的秋令人心馳神往。)
風(fēng)的脾性變了,變得凜冽冷峻。別怕,別怕,白雪最喜歡漫天的風(fēng)。風(fēng)卷白雪,白雪戲風(fēng),冬天可就熱鬧了。更熱鬧的是孩子們,院子里,他們仰著頭、張著嘴,在雪中追逐。雪不甘心輸給他們,一個勁兒地往他們臉上撲,往他們的領(lǐng)口里鉆。風(fēng)也加入其中,一會兒將雪卷向高處,一會兒又將孩子們的圍巾掀起。傍晚,世界粉妝玉砌,銀裝素裹。每家的窗戶里,都靜靜地流淌出暖暖的光。光映雪,雪映光,大地安然地睡著了(本段大量運用短句,富有節(jié)奏感,把冬日孩子們在雪中追逐玩耍、風(fēng)雪歡舞的場面展現(xiàn)了出來。)這就是我們的四季。去閱讀它們,感受它們,你定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有多美!【山西晉中市晉華中學(xué),指導(dǎo)老師:孟繁娟】
點評
張雨西同學(xué):宇佳同學(xué)的這篇作文寫得太好了,文字中的美感無時無刻不在散發(fā)出來。除了文字美,還有自然美和情懷美,作文中對于四季的描繪著實精彩,每個季節(jié)的特征都清晰展現(xiàn)了出來,尤其是文中提到的與奶奶的過往,讓人不由得也展開了回憶。
郭琪琪同學(xué):這篇作文我認真讀了幾遍,覺得值得學(xué)習(xí)的地方很多。一是宇佳同學(xué)獨具匠心地選取了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并緊緊抓住這些景物的特征進行描繪,從而給人“一年四季處處有美景”之感。二是大量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賦予景物濃濃的人情味兒,讓這些景物活了起來。
孟繁娟老師:小作者以詩一般的筆調(diào),描繪四季美景:綠草如茵、荷花亭亭、楓葉火紅、白雪漫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達了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
作文開篇點題,簡明扼要,總領(lǐng)全文,激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小作者依次推出四個特寫鏡頭,細致入微地描繪四季美景。第一個特寫鏡頭是春景。小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春天比作小姑娘,賦予景物以人情,又緊扣春天的特征,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之美景。這里有靜景也有動景,有色也有聲。鴨子的出現(xiàn),增加了作文的趣味性和可讀性。第二個特寫鏡頭是夏景。小作者有意避開夏季炎熱的特征,而是獨具匠心地選擇了一個靜謐的場景——荷塘,生動地描繪出一幅“荷葉護荷花”的優(yōu)美圖畫。并且小作者由此景聯(lián)想到奶奶對自己的呵護,從而使情與景自然和諧地融為一體。第三個特寫鏡頭是秋景。小作者再次避開寫秋天的蕭條落寞,轉(zhuǎn)而寫秋天的熱鬧和豐收,給人帶來一種喜悅的感覺。第四個特寫鏡頭是冬景。小作者依然另辟蹊徑,不寫冬天風(fēng)雪的凜冽和寒冷,而是寫它們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孩子們在風(fēng)雪中嬉鬧的場景,充滿童真童趣。
作文結(jié)尾簡潔明了,既呼應(yīng)作文開頭又點明主旨,表達了小作者“閱讀四季”后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