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問博
主題導語
親情,最純粹、最真實、最美好,它很少轟轟烈烈,也不驚天動地,它就像生活中的縷縷清風,悄然掠過心田,吹散了我們心中的陰霾,為我們注入前行的動力……
經(jīng)典賞讀
爐火里的冬天
徐禎霞
柞水的冬天,太陽一繞過山頭,天就陰冷下來,有了一種蕭瑟與寒涼。這時,母親就趕緊去柴場拾柴禾,給我們生火。
村莊里,各家各戶都有一個柴場,柴場一般都在屋的側角,供堆碼柴禾之用,我們一年做飯取暖的柴草,全都是在此處取用。燒火的時候,母親先拿一些黃豆桿和碎柴禾,將它們放到火爐里,擦亮一根火柴,火苗慢慢地從碎黃豆桿中躥起,向四周擴散,慢慢地,越燃越大,越燃越旺。在黃豆桿熏燃的灼燒下,碎木柴也慢慢地燒著了,發(fā)出“噼噼啪啪”的聲音,像人舒展筋骨的樣子。
這時,母親就會喊叫,火爐燒著了,你們都來烤??!我們就一下子圍涌到火爐邊,伸出自己凍得冰涼的小手,放在火上熏烤著,在明亮的火光和股股熱氣中,我們的手一會兒就暖和起來了,然后我們就安分地坐在火爐邊嬉戲,再也不肯離開。
見我們都來烤火了,母親就覺得似乎一件大事完成。她起身,拿起我們家唯一的一把銅水壺,用葫蘆瓢從木桶里舀上水,灌進去。灌好水后,母親將它拿到火爐邊,掛在火爐前方懸著的鋼絲鉤上,囑咐我們,“水開了趕緊叫我”。她生怕燙著我們,總是萬分小心著,謹慎著。
我沒有被燙過,但是弟弟被燙過,卻不是火,是滾燙的飯。那似乎是一個秋天,才收了玉米,母親用新碾的玉米給我們煮玉米飯,飯煮得紅潤潤、粘糊糊的,糯香糯香,誘人極了,我們個個捧著碗津津有味地坐在院子當中吃著。母親說,今年不錯,玉米收成比較好,感謝老天爺,讓我們這半年沒有白忙活,收了玉米,秋后,再過幾天,又該整地了,要種麥了,莊稼一茬趕一茬,誤不得。母親在說話間,沒留意弟弟自己端著吃完了飯的草碗進了灶屋,那時,弟弟才不過五歲,剛剛高過案板一個頭。他自己在鍋里盛飯時,不小心將盛了半碗飯的草碗扣在自己的胸口上。弟弟的胸口立時被燙起了一個大大的水泡,燙傷好后,便落下了一個心形的傷疤,弟弟長大后,一心想?yún)④姡谡鞅臅r候,體檢樣樣合格,就因為胸口上的那個疤痕給刷下來了,弟弟當兵的愿望落空了。我的母親為這件事情自責著,內(nèi)疚著,長久的不安著,她覺得是她沒有照顧好弟弟。因為弟弟那次被燙傷,母親便一直小心小心又小心著,以防我們不小心也會被燙著。
冬日的火爐邊,母親與我們,永遠都有著說不完的話題,遠的,近的,昔日的,現(xiàn)在的,母親似乎也都知道很多,當然,也因為她是村里的一個廚娘,村里各家各戶的紅白喜事都會請母親去當主廚,而母親總會不計辛苦地去幫襯,包括村外,遠遠近近的人也會慕名相請,母親的寬厚熱心和不計得失、不計貧富也博得了村里村外方圓幾十里的人的尊敬。也因為這些,母親的見識總比旁人多,在母親嘴里,總有講不完的趣事和趣聞。我們一個大家,母親便是我們的主心骨,有母親在,我們便始終有著一種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我成年以后,離開了村莊,冬日的夜晚,天黑盡之后,村莊仍會陷入一片漆黑,只有各家的爐火紅紅的,明亮著,有的家庭為省一點煤油燈錢和電錢,連燈也不亮,那整個屋子,也就只有那一團紅焰焰的爐火,閃爍在黑漆漆的暗夜。在農(nóng)人的眼中,有火的地方就是溫暖的,有火的地方就是人向往的地方,有火的地方就是人心凝聚的地方。
回望故鄉(xiāng),記憶里最溫暖的地方便是冬日里暖暖的爐火,它的光焰一直閃耀在我的心頭,把我的心頭照亮,也把我的前路照亮,把我的人生照亮。此時此際,冬天又來臨,母親已故去,作古十余年。
(選自《延河》2019年第3期,有刪改)
賞析
選文圍繞冬日里的爐火講述了幾件與母親有關的事:冬天時母親生著了火讓我們烤火取暖,并叮囑我們小心燙著;弟弟被熱飯燙傷胸口,母親因此很自責;冬日大家圍坐在爐火邊,和母親閑聊;“我”成年以后對爐火與母親的回憶。選文塑造了一位勤勞能干、不計辛苦、寬厚熱心的母親形象,這樣選材,讓母親的形象更加豐滿。文章的語言如話家常,讀之好像與作者對坐,一盞茶,一案幾,便可暢談心事。
佳作風采
舊夏,爺爺?shù)氖罴?/p>
李思頡
七月的田野,廣闊無邊,陽光灑落一地,在碧空下勾勒出幾抹淡淡的云。初夏的蟬鳴悄悄掀起一陣波瀾,耳邊回響的卻是一句句童言童語。
往年盛夏,一放暑假,我就會回到老家避暑,老家沒什么同齡人,爺爺便成了我的玩伴。
老家是自建房,四面寬闊,房頂很高,顯得整間屋子空蕩蕩的。盡管如此,爺爺還是想盡一切辦法讓我高興。他找來一根粗繩子,說要給我一個驚喜。在奶奶的協(xié)助下,爺爺把繩子繞過了房梁,可惜繞過的部分太短,繩子懸在半空扯不下來,爺爺只好無奈地搖搖頭,把繩子抽了回來,叫我去睡覺。我?guī)е欢亲拥囊苫笈郎狭舜病?/p>
第二天,爺爺輕聲將我喚醒,說驚喜就在屋內(nèi),我睡眼惺忪地走到客廳,眼睛頓時睜大了:天!懸著繩子的地方今天竟有了一架秋千!那個秋千不是很精致,只能說是兩根繩子上架了一個小板凳,但這架簡陋的秋千卻承載了爺爺對孫女的愛!我歡天喜地地坐到秋千上,爺爺則在后面推我?!盃敔?,你看,我蕩起來啦!”
我有一個“小廚房”,它暴露在烈日下,雖然很熱,但我仍每天樂此不疲。我是“主廚”,爺爺是“副廚”,我一本正經(jīng)地拿出兩枚貝殼放在地上做碗,然后要求爺爺去水邊給我找“調料”,去草叢里找“食材”,不管我的要求有多奇怪,爺爺總是一口應下。趁他不注意,我爬到樹上,摘下一顆黃里透紅的杏就往嘴里塞,不料腳下一滑,一下子摔到地上——這下好了,不僅杏沒吃上,還嗑掉一顆門牙,令爺爺心疼不已。
那時的夜似乎很深,蟬的歌聲不知從何處傳來。我躺在爺爺為我做的吊床上數(shù)星星,爺爺輕輕地扇著扇子,用他那渾厚的嗓音給我講故事。夜涼如水,我們的眼里都盛滿了閃爍的星光。
這是我和爺爺?shù)呐f夏。后來,蒼翠的綠色仍在夏季流動,黃里透紅的杏又高掛在枝頭,只是秋千和吊床處空空蕩蕩,爺爺又閑了下來,似乎在等待誰。可他等待的人,卻因學業(yè)繁忙,很久沒有回到故鄉(xiāng)了。
思緒至此,我才發(fā)現(xiàn)是爺爺陪伴了我大半個童年。這個七月,我站在這片原野上,回想著他濃濃的愛意:七歲那年的夏天,我捉住一只蟬,就以為捉住了整個夏天;我留住一枚潔白無瑕的貝殼,就以為留住了爺爺?shù)呐惆椤?/p>
【陜西西安市鐵一中濱河學?!?/p>
點評
習作以“我”回鄉(xiāng)村去消夏、爺爺陪伴“我”長大為主要內(nèi)容,講述了爺爺給“我”做秋千,陪“我”過家家,晚上給“我”講故事這三件事,語言生動,情感細膩。特別是最后兩段,將“我”很久沒有回鄉(xiāng)產(chǎn)生的落寞悵惘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字里行間充滿了“我”對爺爺?shù)南肽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