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時代青年,一定要將個人奮斗的“小目標”融入黨和國家事業(yè)的“大藍圖”,在磨礪中長才干、壯筋骨,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1989年出生的陳際瑋雖然年輕,卻已經(jīng)有著10年的航天科研經(jīng)歷。由于主要負責航天飛行器控制系統(tǒng)研制,陳際瑋常被人稱為大國重器“最強大腦”設計師。為了提升“最強大腦”的感知和識別能力,讓飛行器更快、更穩(wěn)、更準地工作,陳際瑋不知疲倦地投入工作中,搶進度、趕時間,不放過一個細節(jié),不忽略一個隱患。從集成多種先進探測遙感手段的衛(wèi)星載荷系統(tǒng)研發(fā),到大國重器控制系統(tǒng)研制,10年來,陳際瑋多次參與國家重點項目研制,圓滿完成了數(shù)十次重大試驗任務。
“航天科研的及格線必須是100分,不要想著有什么99分,不然就是任務失利,甚至人命關天。”這種近乎苛刻的較真,是包括陳際瑋在內的航天人堅守的底線和原則。在一次模擬飛行器飛行的過程中,由于電腦數(shù)據(jù)處理和真實設備數(shù)據(jù)截斷的精度不一致,導致上百次試驗中有一次試驗結果存在1毫秒的偏差?!罢f實話,這種偏差并不罕見,對最后結果也未必有影響?!比欢愲H瑋卻不想放過這個輕微的差別,“主觀判斷沒影響不算數(shù),我們要證明它對結果絕對不會有干擾?!睘榱诉@1毫秒,陳際瑋帶領團隊整整論證了3天,最終消除了數(shù)據(jù)偏差。如何把科研工作做好,陳際瑋有自己的理解——飛行器控制系統(tǒng)研制,不僅需要科研工作者在技術上尋求開拓突破,還需要在視野上將目光放長遠,保有創(chuàng)新意識。
嚴謹細致 理想信念 奮斗追夢 創(chuàng)新探索
1.航天報國,青春無悔。陳際瑋以嚴謹細致的作風持續(xù)攻堅克難,用孜孜以求的精神確保萬無一失,為實現(xiàn)擁抱星辰大海的夢想奉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熱血,成為無數(shù)中國航天人奮斗追夢、艱辛探索的縮影。在這條神圣、光榮同時也充滿坎坷、艱辛的道路上,陳際瑋的同行者并不少。從平均年齡約35歲的“長征五號”團隊,到因“北京明白”而走紅網(wǎng)絡的“90后”北京調度組,再到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這些無私奉獻、默默建功的航天青年,傳承老一輩航天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在“國家需要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堅定信念中砥礪奮進,在“要做就做最好”的志氣和追求中精益求精,不畏艱難險阻,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綻放青春光彩。
2.堅守初心,接續(xù)奮斗?!吧裰邸眴柼臁ⅰ版隙稹北荚?、“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空……我們感動于火箭騰空而起的榮耀瞬間,也不應忘記一次次飛天逐夢背后默默奉獻的航天人。正是因為有他們,我國的航天事業(yè)才能不斷刷新紀錄,一次次將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在建設航天強國的道路上,廣大航天工作者堅守初心、接續(xù)奮斗,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一步比一步邁得更穩(wěn)、更遠,定能迎來新的更大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