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中,包括毛岸英在內(nèi)的134名烈士長眠于此。(本刊記者 莽九晨 / 攝)
在朝鮮工作的4年多里,我每年都會隨中朝雙方組織的代表團到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祭奠。
陵園坐落在平壤以東約100公里的平安南道檜倉郡。1954年,《關(guān)于朝鮮軍事停戰(zhàn)的協(xié)定》簽署一年后,陵園開始興建,1957年建成,占地面積約9萬平方米。2012年10月,在中朝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歷時一年半的陵園改建工作竣工。
墓區(qū)內(nèi),一座座水泥澆筑的圓形白色烈士墓排列得整整齊齊,所有墓旁都種有一株當(dāng)年從中國移植過來的東北黑松。
墓區(qū)前排正中是毛岸英烈士墓,矗立著毛岸英烈士的半身銅像,旁邊立有白色大理石墓碑,用黑色字體刻著“毛岸英同志之墓”。當(dāng)年陵園初步建成后,毛岸英烈士就遷葬到這里。整個墓區(qū)內(nèi)的每一個墳冢前都立有石碑,碑前寫有烈士姓名,碑后寫有中文和朝文的簡單生平。他們中有工兵,有警衛(wèi)連戰(zhàn)士,有駕駛員,有通信兵……其中,3座墓碑上寫的是“無名烈士”。
9月30日是我國法定的烈士紀念日。我在朝鮮工作期間,最后一次祭掃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就是在2019年9月30日。
那天清晨,我跟隨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全體外交官前往陵園,祭奠毛岸英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正午時分,祭掃活動正式開始。陵園內(nèi),寫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永垂不朽”字樣的花籃整齊擺放在志愿軍勇士青銅塑像前。時任中國駐朝鮮大使李進軍和各界代表仔細整理花籃緞帶后,全體人員鞠躬默哀,向志愿軍先烈致敬。隨后,參加此次祭奠活動的人員紛紛向毛岸英等志愿軍烈士墓獻花、祭酒,表達對志愿軍先烈們的深切緬懷之情。
雖然已經(jīng)來過很多次,但每當(dāng)站在毛岸英烈士墓的半身銅像前,望著他那年輕的面龐,再看到銅像身后那一座座白色烈士墓,我的內(nèi)心就無法平靜,難以抑制眼眶的濕潤。
烈士功績彪炳千秋,烈士英名萬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