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寧
諾敏·何
2022年初,仍處在隆冬季節(jié)。黃河太極灣上空傳來轟隆隆的飛機聲——飛行攝影師諾敏·何,正駕駛著自轉(zhuǎn)旋翼機,雙腿雙腳控制著飛行,慢慢改變方向,雙手把持著相機,在空中找好角度,之后對焦、拍攝?!斑青辍币宦?,冰封的太極灣被捕捉下來,曲直相宜,清秀壯麗。
飛行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職業(yè),諾敏·何也不例外。45歲那年,他勇敢追夢,學會了飛行,將其與攝影相結(jié)合。從莫日格勒河,到烏蘭察布火山,再到克什克騰達里淖爾,他花了17年,飛過內(nèi)蒙古101個旗縣區(qū)。2021年,他獲得世界攝影大會授予的“中國駕機攝影航拍第一人”“中國十大航拍攝影師”榮譽。
在高空領(lǐng)略極致美景的背后,諾敏·何也承擔著巨大的風險?;貞浧鹜拢麑Α董h(huán)球人物》記者感嘆道:“飛行員本身就是一項偉大的職業(yè)?!?h3>“幫我拍張照吧”
提起航拍,很多人印象中的模式是這樣的:在直升機上,攝影師坐在副駕駛位置,拿著相機對準地面拍攝。諾敏·何的航拍與眾不同,他可一人分飾多角。從事航拍十幾年,他積累了豐富的飛行經(jīng)驗,熟悉如何在高空一邊操控飛機,一邊取景拍攝。
在諾敏·何的飛機上,數(shù)碼相機和膠片相機都放在飛機右側(cè),與機內(nèi)連接著安全繩?!爱旓w機控制在安全速度時,我可以用雙腿雙腳控制飛行方向,維持60秒到90秒?!庇^察到合適的角度和時機,之后在短暫的時間里端起大型相機拍照,這就是他的航拍“絕活”?!澳贻p的飛行員沒有經(jīng)驗,還是不要模仿。”諾敏·何補充道。
很多人聽了諾敏·何的故事,都會問:“這難道不危險嗎?”每當這時,他都會回復(fù):“當然危險?!?006年11月8日,諾敏·何剛開始航拍不久。當日,他在內(nèi)蒙古清水河縣老牛灣航拍黃河大峽谷。因為第一次飛行拍攝的照片不太滿意,諾敏·何決定再飛一次,重新找角度。
按照計劃,諾敏·何先凌空,繞了一大圈,還拍了萬家寨水庫。在返回的時候,空中突然起了風。“小飛機特別怕風,一直在空中顛簸,我當時很著急,想著要趕緊落下去?!庇捎诓僮鞑划敚w機的左翼剮到樹上斷掉了,機身直接從2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去,幸好落在了一片沙地上,沒有造成嚴重后果。
事故發(fā)生后,諾敏·何在機艙中緩了好久,這期間不少趕來的群眾關(guān)心他的狀況。面對這樣的情景,諾敏·何不忘拿起相機,拍攝周圍的群眾,記錄下這一刻。當被機械師抱出來后,他蹬了蹬腿,彎了彎腰,發(fā)現(xiàn)并無大礙,又拿起相機,交給圍觀的人,說:“我站在飛機殘骸前,幫我拍張照吧!”
經(jīng)歷這次事故后,諾敏·何反省了很久:“我深刻意識到,飛行沒有小事,每次飛行都應(yīng)該注意安全?!彼_始更加嚴謹?shù)乩^續(xù)航拍的腳步?!斑@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樂趣?!敝?,他花了十幾年,飛遍內(nèi)蒙古境內(nèi)大多數(shù)地方。
曾經(jīng)有人問諾敏·何,現(xiàn)在有了無人機,還需要自己飛上天拍攝嗎?談到這兒,諾敏·何自信地對記者說:“航拍能呈現(xiàn)在地面上無法想象的角度和畫面,讓世人以俯瞰的形式觀察景物。即使現(xiàn)在多數(shù)航拍使用無人機,但我所做的事情,不是無人機能全部完成的?!闭缰Z敏·何所認為的,自駕航拍是藝術(shù)。當親眼見到震撼人心的山河景色后,他拍攝的照片顯得更加生動。
2020年,諾敏·何來到阿巴嘎旗,拍攝直徑5公里的火山。“用普通的鏡頭在地面上拍,是無法拍攝出完整火山的?!彼{駛著飛機到達3000米左右的高空,向下俯視,“巖漿都甩了出來,凝固了億萬年,很震撼”。他連忙用相機記錄下這幅畫面,當時的景象也一直留在他的心中。
諾敏·何與飛行攝影的故事,要從他的父母講起。
1959年,諾敏·何于內(nèi)蒙古出生。母親有一個電影夢。諾敏·何小的時候,母親常常攢下錢來訂閱《大眾電影》雜志。每期雜志封面上都印著當紅的電影明星,如趙丹、秦怡等,內(nèi)頁介紹一些電影動向和故事,穿插著電影拍攝的工作照。在信息匱乏的年代,這成為諾敏·何的主要讀物。每次拿到雜志,他都會反復(fù)翻閱,漸漸地對電影產(chǎn)生了興趣。
諾敏·何的父親同樣熱愛電影,熱衷于拍攝和記錄生活瞬間。上世紀60年代,諾敏·何的父母省吃儉用,買了一部上海生產(chǎn)、俗稱“單眼摳”的相機。父親拿著相機,為全家人拍攝了不少照片。
“當時,父親拍照、洗照片的過程都被我看到了,很神奇,就像變魔術(shù)一樣。一張潔白的紙張在紅燈下,慢慢顯示出來人的眸子、鼻孔、眉毛,直到整體的輪廓。任何一個男孩子看了,都會愛上攝影的。”諾敏·何回憶道。
彼時,諾敏·何一家住在通遼市??垫?zhèn),附近有一個軍用機場。他常常聽到頭頂上飛機轟隆而過,也總和小伙伴一起,爬到機場外的警戒鐵絲網(wǎng)上看軍機起落的過程,并且默默地想:“我什么時候能飛到天上呢?”
2006年,發(fā)生飛行事故后,諾敏·何在飛機殘骸前留影。
2022年7月1日,諾敏·何在航拍。
左上圖:2009年的烏拉蓋河草原。右上圖:2014年的黃河日出。左下圖:2020年的阿巴嘎旗直徑5公里的火山。右下圖:2022年初的黃河大峽谷。(本組照片均由諾敏·何飛行拍攝)
諾敏·何真正了解飛機,離不開父親的影響。在他眼里,父親“是個天才”,動手能力很強?!八苣贻p時就自己制作過二胡,雖然不識譜,但能聽完歌后拉出來旋律。”在有了諾敏·何后,父親對航模及航空知識產(chǎn)生了興趣,于是找來各種制作航模的書籍,訂閱了《航空知識》雜志,買來材料后,每天在家中嘗試制作機身、機翼。
一次,父親到哈爾濱出差,買了兩臺拳頭大小的單缸壓燃式發(fā)動機,回來后成功制作出了有動力的模型飛機。諾敏·何就在旁邊見證了飛機試飛的全過程。飛行夢的種子,也從那時埋在了他的心中。
雖然飛行深深吸引著諾敏·何,但他一開始并沒有選擇這條路。1997年,高中畢業(yè)后,他考上了內(nèi)蒙古民族師范學院物理系。大學期間,他經(jīng)常借來相機,給同學們拍照,之后到暗房配藥水、洗照片。他的照片曾在學校影展中獲得一等獎。因為物理學基礎(chǔ)和對影像的敏感度,大學畢業(yè)后,他被聘到內(nèi)蒙古電視節(jié)目制作中心工作。
在這一行業(yè),諾敏·何做得風生水起。他拍攝過30多集的音樂圍棋專題片,在中央電視臺播放;制作過100集的電視片《黑白對手》,在全國140家有線電視臺播出。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后,為了拍攝自己喜歡的片子,諾敏·何辭職下海,創(chuàng)立了一家廣告公司。
2003年,諾敏·何因為工作原因,來到北京。3月,非典來勢洶洶,給人們帶來嚴重的心理恐慌和沖擊。
“當時每天都能在電視上看到感染人數(shù)、死亡人數(shù)?!敝Z敏·何回憶說,“我記得5月1日開著車,經(jīng)過天安門,廣場上都沒有人。偶爾經(jīng)過一輛公交車,里面也只有一到兩個乘客。”
那段時間,面對病毒和生死,諾敏·何常常陷入思考。在他回首往事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還有好多夢想沒有實現(xiàn),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飛上藍天?!叭绻@么稀里糊涂地死了,人生會多么遺憾!”那時他就決定,熬過非典后,一定要學會飛行。
彼時,諾敏·何45歲。在非典結(jié)束后,他開始物色飛行機構(gòu)。2005年,他來到北京雁棲湖附近的一個飛行基地。最初,他不敢將此事告訴母親,怕她擔心。沒想到,母親主動問他:“到北京干什么?”他不敢隱瞞,說是來學飛行的。母親沉默了一會兒,說:“這也是你父親的夢想?!敝Z敏·何心里一下就踏實了,明白這是得到了允許。臨近飛行體檢,他心里還是有點緊張,“擔心自己的身體條件達不到飛行標準”。沒想到,他的視力2.0,也能聽到任何分貝和頻率的聲音。之后,他簽訂了生死協(xié)議,于6月7日正式開始學習飛行駕駛。
最開始,教官帶著諾敏·何在天上飛了幾圈。藍天就在頭頂上方,低頭是廣袤的土地。夢想即將照進現(xiàn)實,諾敏·何十分激動,拿著相機不停地拍攝。此后近半個月,他刻苦地學習飛行的基礎(chǔ)技能,漸入佳境。
就在諾敏·何信心滿滿的時候,一場突發(fā)事故讓他一度停飛。6月中旬的一天,他的教官與同學正在進行訓練,沒想到駕駛的飛機失事,從空中掉了下來。諾敏·何目睹了全過程,第一時間開著車,找到教官和同學,把他們送進了醫(yī)院。這件事結(jié)束后,諾敏·何不得已回到了內(nèi)蒙古。
經(jīng)過此事,諾敏·何意識到,飛行蘊藏的風險無處不在,但他沒有動搖繼續(xù)飛行的決心。1個月后,教官梁建英聯(lián)系到他,問是否愿意繼續(xù)學飛行,他沒有猶豫,立刻回答:“愿意!”之后的3個月,諾敏·何又回到北京,每天進行飛行訓練?!懊看物w起來有幾百甚至上千個動作要做。”他在一遍遍練習中,完全掌握了起落、側(cè)滑、擺正等動作,甚至可以熟練駕駛飛機在1分鐘內(nèi)飛一個起落航線。
2005年9月17日,諾敏·何首次單飛,同時購買了MF-3C飛機,真正實現(xiàn)了自己的飛行夢。此后,他的大部分時間幾乎都在天上飛。同年10月,中國首屆航空運動會在江蘇南通舉行。諾敏·何毫不猶豫地參加了這次比賽,與世界冠軍等同場競技——他身穿蒙古袍駕駛著飛機,以第四名的成績完成比賽,成為中國航空史上第一個穿少數(shù)民族服裝駕駛飛機的飛行員。
諾敏·何的夢想遠不止飛行。“我還有一個只有在飛行時才能實現(xiàn)的夢想。人家說快樂的職業(yè)有三個,第一個是飛行,第二個是攝影,第三個不重要了,因為我已經(jīng)占了兩個?!?006年,他取得了固定翼飛行執(zhí)照,開始航拍,一直持續(xù)了10年。隨著經(jīng)驗的積累,他不再滿足于現(xiàn)狀,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航空理論和自轉(zhuǎn)旋翼機原理。同時,為了確保體檢合格,他嚴格要求自己,忌煙戒酒,每天進行體育鍛煉,甚至為了降低體重,只吃粗糧、減少食量。
2019年,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一號樓前,諾敏·何與母親合影。
2014年,諾敏·何報名參加了全國首批自轉(zhuǎn)旋翼機駕駛員執(zhí)照培訓班,順利通過考試,成為第一批由我國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自轉(zhuǎn)旋翼機飛行員,也成為中國少數(shù)民族第一位自轉(zhuǎn)旋翼機飛行員。
作為諾敏·何最親近的人,母親總會擔心他:“用兩個手去照相,用腳開飛機,這是多危險的動作呀。”即使如此,母親一如既往地支持他,聽他介紹新相機的功能,一起拍照,但也忍不住關(guān)心他:“這么重的相機掛在脖子上,多累呀。”
自從開始拍攝短視頻,諾敏·何的故事被更多年輕網(wǎng)友看到,也鼓勵了不少年輕人勇敢追夢,“有夢想什么時候都不怕晚”。早在2007年,諾敏·何曾參加一所知名大學舉辦的“國際新聞研討班”。當時,美聯(lián)社前攝影部主任文·阿爾比索對他說:“你大概是這個世界上唯一這么航拍的人,既是飛行員,又是攝影師,這樣的人在美國也沒有,很欣賞你的作品,但要注意安全!”
從那時起,諾敏·何感受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巴ㄟ^我的飛行,可以宣傳內(nèi)蒙古,同時我作為稀有的飛行航拍攝影師,更能向世界展示中國人的風采。正是這份榮譽與責任感,促使我一直飛下去?!?/p>
諾敏·何
1959年出生于內(nèi)蒙古,內(nèi)蒙古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2021年獲評“中國駕機攝影航拍第一人”“中國十大航拍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