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線
我是一個對孩子要求比較高,甚至有點苛刻的母親。盡管我一再表現(xiàn)得很民主,但是當孩子的表現(xiàn)達不到我的要求時,我就會變得抓狂,嚴厲批評的語言就會脫口而出。
對于上小學一年級女兒的學習,我本來不用操心,奈何口頭作業(yè)需要錄制視頻、打卡,所以監(jiān)督她錄視頻、打卡的任務就落在我肩上。對于錄視頻和打卡,女兒從沒說麻煩或者不想做之類的話,但是她每次都要磨蹭半天,不是跟弟弟打鬧,就是跟弟弟一起畫畫,要不就是做手工、簡易手抄報之類的,對必需的打卡反而不積極。我總是一遍遍地催促,往往催到第八九遍時,也失去了耐心,說:“我不管了!你總是這樣拖拉,對自己的事情沒有一點兒計劃。作業(yè)又不是我的,你愛寫不寫!”但是過不了十分鐘,我又會去管,然后是新一輪的催促,語氣會更激烈。在我的不斷催促下,她好不容易坐在書桌前開始背書,可是背書錯了一丁點,她就要求重新錄音。她反復多次,沒完沒了。我知道她是在跟自己較勁,但我耐心盡失,便發(fā)起火來:“這樣已經(jīng)很不錯了。你好多同學都還念不熟呢,你已會背了,還要怎么樣?錄最后一遍了!”
每次,眼看著到了洗漱睡覺的時間,女兒卻用起功來沒完沒了,非要提前預習后面的課文,看到會背的古詩詞激動難耐,一首首背個不?!^不是“凡爾賽”,當你想讓她干這個時,她總是要干那個。最后,我的口頭禪又會脫口而出:“你總是不聽話,叫你干啥偏不干啥!”
當然,我的批評無疑讓女兒很不舒服,她有時候沖我發(fā)脾氣:“你能不能不管我?總是讓我干不想干的事!”回顧女兒上小學的這半年多以來,我?guī)缀跆焯齑撸撬玫膶W習習慣依然沒有養(yǎng)成。
我明白,批評孩子要用正確的方式,比如說話要用“我看見……”“我感覺……”“我希望………”這些句式,從行為層面告訴孩子他做得不足的地方,而不是從身份層面和能力層面否定他。要重視批評的目的和效果,而不是只顧情緒發(fā)泄。
這幾天,我一直在嘗試用這個句式,女兒好像依然不聽,但是她的脾氣明顯變小了。
那天周五,女兒已經(jīng)兩三天沒練習古箏了,我要求她練,并問她愿不愿意提前把周末的作業(yè)做一部分。她很痛快地說:“可以?。 蔽腋f:“媽媽自己也要看書,今天媽媽不催促你,只每隔十分鐘提醒你一次,好嗎?”她說可以。但是她一直忙她的手抄報(不是作業(yè),她自己做著玩的),我中間提醒了兩三次,都沒用。到了八點,她拿著我的手機給外公外婆發(fā)了很多她自己的照片,還看了幾分鐘的短視頻。我實在忍不住了,就一把拿過手機說:“這是小朋友可以看的嗎?現(xiàn)在快八點半了,你還要不要彈古箏?”她說要,我就讓她綁指甲。結果她綁指甲又磨蹭了十分鐘。我依然不動聲色,只是說:“綁指甲花了十分鐘,我感覺你沒有認真。我希望你快點,不要浪費時間?!?/p>
女兒可能覺得自己過分了,綁好就開始彈奏了。彈完后已經(jīng)九點了,我問她:“作業(yè)還要不要寫?已經(jīng)九點了!” “要寫!”她果斷地說,“我今天不發(fā)脾氣,媽媽也不發(fā)脾氣好嗎?”我肯定地回答:“當然可以啊!”就這樣,半個小時的語文作業(yè)很順利地完成了。
第二天早上我問女兒:“你覺得哪個時候自己很幸福?”女兒答:“昨天晚上啊!昨天晚上媽媽很溫柔,我很幸福!”
這就是孩子的真實感受。那天晚上我其實批評了女兒很多次,但我沒有否定她、打擊她,沒有措辭嚴厲。她沒有接收到批評的信號,而是看到媽媽的耐心和溫柔??磥恚医窈笠^續(xù)這樣“放大招”。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