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許許多多的湖泊,并不是所有湖泊都是波光粼粼、清澈透明的。沒有一滴水卻深不見底的湖泊、會消失的湖泊、又咸又淡的湖泊……一起去看看吧!
瀝青湖
在加勒比海南部的一片叢林里,有一個漆黑一片、沒有一滴水的湖泊,名叫彼奇湖。湖中的黑色物質(zhì)是天然瀝青,能用于鋪設公路或屋頂,由死去的生物在地下經(jīng)歷千萬年形成,后因地殼運動被抬升到了地表,填滿了整個湖泊。
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瀝青產(chǎn)地之一,目前仍不確定湖的具體深度,其出產(chǎn)的瀝青因質(zhì)量好而被稱為“烏金”。湖中心不斷向周邊涌出瀝青,湖面有的地方因被太陽炙烤而變硬,人能在上面行走甚至騎車,游客紛紛慕名前來,在湖面上留下自己的腳印。
會消失的湖
施蒂利亞綠湖位于奧地利,最大的特點是會“消失”。
湖水在冬季會干涸,到春末夏初氣溫上升時,湖周圍的山麓積雪逐漸融化,匯集于湖中,又會重新形成一汪翠湖。人們在湖底建造了一個特殊的水下公園,里面有公路、長椅、綠樹……
在干涸期,湖水退去,這里變成一個普通的公園;一到豐水期,公園被湖水淹沒,這里就形成了一種奇特的水下景觀。不過,為了避免潛水游客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湖泊的水下運動已被禁止。
咸淡湖
世界上有咸水湖、淡水湖,巴爾喀什湖卻是個又咸又淡的湖。
巴爾喀什湖地處亞洲中部,氣候極度干燥,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它本應形成一個內(nèi)陸咸水湖,但湖泊西部有一條伊犁河注入湖中,成為它的主要水源,因此,西部湖水的含鹽量較低;湖泊東部卻缺少河水注入,其蒸發(fā)量大大超過河水的補給量,所以東部湖水的含鹽量較高。它又是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狹長湖泊,東西部的湖水無法很好地交換,最終形成了一個東咸西淡、一湖兩水的湖泊,東西部湖水也因水質(zhì)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顏色。
水母湖
太平洋西部一座小島上有一個湖泊,其面積只有幾個游泳池那么大,湖中卻生活著數(shù)百萬只水母。
在數(shù)萬年前,水母湖曾是海的一部分,由于地殼運動,周圍的海床升高,逐漸將它與外海隔絕,形成了一個內(nèi)陸咸水湖。湖中大多數(shù)海洋生物隨著養(yǎng)分的減少而消亡,只剩下靠少量微生物就能生存的水母。絕大多數(shù)水母有毒,但水母湖的水母由于天敵消失,毒性已減弱,不足以對其他生物造成傷害。游客潛入湖中被水母環(huán)繞,不必擔心被蜇傷,反而可以近距離和水母合影、嬉戲。
沸騰湖
沸騰湖位于加勒比海多米尼克島,就如它的名字一樣,整個湖面熱氣騰騰,水溫常年保持在90℃左右,就像一鍋燒開的水。
它坐落在一個古火山口上,如同放在爐子上的一口鍋。雨水和溪水流入湖中,通過湖底多孔的巖石滲入地下,被地下熔巖加熱,加熱后的地下水從湖底的一個圓形噴孔向地表猛烈地噴出,有時還會形成兩三米高的水柱。
湖水噴發(fā)時,湖底的蒸汽泡會帶出許多有毒氣體,湖邊的植物由于長期受到有毒氣體的影響,已經(jīng)大片死去,因此,沸騰湖附近也被稱為“荒谷”。
(心香一瓣摘自“大科技”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