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愛這期雜志的三個封面。
它們撐得起一本時尚大刊、女性大刊34周年慶封面該有的重量:經(jīng)典之美,意味深長。
我尤其喜歡團隊為這個封面故事設(shè)置的主題—浩瀚宇宙與閃耀(而獨立)的個體。周迅的面容里有純真也有世故;她的眼神輕盈又沉重;她背靠日、月、星辰,在大環(huán)境的流轉(zhuǎn)中,她有所思,仿佛堅毅淡定,也有迷惑和脆弱,她不掩飾—這是身處2022年的一個女人、一個個體真實狀態(tài)的寫照,TA站在此刻,想洞穿迷霧,看一看未來。她的力量來自真實,她是被映照的,她也映照世界。
你是不是也想到了兩個月前轟動全球的那5張照片? 7月12日,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傳回首批全彩深空的宇宙圖像—歷經(jīng)25年、投資百億美金,這些神秘而深邃的畫面堪稱新技術(shù)和天文學領(lǐng)域的奇跡,震撼了世人。
這些畫面前所未有地清晰,意大利量子物理學家和小說家保羅·喬爾達諾卻在本期雜志的采訪里對我們說,“看著它們,至少可以讓人‘迷失一會兒。”
有人說照此發(fā)展,我們很快將看見宇宙的起源;有人說繼續(xù)探索,未來人類的居所將有新的著落。我們問科幻作家陳楸帆:“未來人類是否會定居太空?”他的回答里有這樣一段:“經(jīng)歷過所有的冒險與成敗,人類將宿命般地領(lǐng)悟:向外和向內(nèi)殊途同歸,我們在宇宙里,宇宙在我們之中。我們就是宇宙。”
清晰與混沌、強大與渺小、蟄伏與炸裂、出走與回歸、起源與終點、過去與未來、個體與宇宙……是兩極,很可能也是循環(huán),是重合。
這并不恐怖或玄虛,相反我覺得它美妙而充滿希望。只是探索仍然在途,即使你經(jīng)過的一段,迷霧尤其濃重。
在不確定的時代里,個體能做些什么?
像東坡那樣“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已是難以企及的勝境,但對日月、對星河、對天地,以及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我們還是會看到微小卻激昂的火星。這火星就像封面女郎眼中的光,是她與日、月、星的相互映照。
生日快樂啊,《ELLE世界時裝之苑》 !做完這一期,我也將離開陪伴了十幾年的你,開始新的旅途。
保持好奇,保持追問,保持真實,保持希望—與你共勉。
望向未來,保持在場!提問,并參與答案的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