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婕
2021年11月20日,《雙城之戰(zhàn)》更新了最后三集??赐暌院?,我突然想到了小時候的一部動畫片。
過去的專欄文章里,我提到以已經(jīng)流行的游戲產(chǎn)品為基礎(chǔ)來打造IP,將現(xiàn)有產(chǎn)品或后續(xù)可能產(chǎn)品做好連結(jié),這樣的想法大概還是局限的,因為這部動畫片說明了從游戲出發(fā)的IP并不是一定要返回游戲。
盡管過去多年,曾經(jīng)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但每個孩子似乎都會記得這部動畫片里的反派開場白。
“既然你們誠心誠意請教了,我們就大發(fā)慈悲告訴你。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守護世界的和平,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武藏、小次郎,穿梭在銀河之間的火箭隊,白色的明天在等著我們?!?/p>
大家還能補上一句“就是這樣喵”。
臺灣譯名為《神奇寶貝》的動畫片并不能說是神作,但它無疑是一代人乃至幾代人的童年記憶。談到游戲改編的動畫片,我會覺得《神奇寶貝》是最為成功的,并非它的制作或劇情有多好,而是它最終創(chuàng)造的價值。
寶可夢系列的第一款游戲《寶可夢紅/綠》在1996年推出,得到的反饋只能說是平平無奇。憑借稀有精靈夢幻的贈禮活動和漫畫《皮皮傳》,這款游戲才有了一時的熱度。任天堂想趁熱度推出新游戲,可GAME FREAK來不及開發(fā),才考慮先推出一部動畫片。
1997年4月1日,《神奇寶貝》于東京電視臺首播,收視率最高達到17%,并且很快從日本走向全世界。1998年年底,上海電視臺開始播放這部動畫片。次年年初,北京電視臺也開始播放這部動畫片。
很多人先看《神奇寶貝》才玩民間漢化名為《口袋妖怪》的游戲。當然,有些人看了《神奇寶貝》也不會去玩。從不火熱的游戲到全球最賺錢的IP,寶可夢的成功繞不開這部動畫,其中或許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比起通過動畫讓更多人知道游戲,它更重要的作用應(yīng)該是用動畫補全了游戲內(nèi)的角色形象。當時GameBoy的機器性能只能讓人看到簡陋的像素效果,那些精靈根本可愛不起來。而在動畫片里,大家會看到“豎起長耳朵的夾心糯米團子”,遇到危險時就會放電,還能發(fā)出奶聲奶氣的“pika pika”。
一個生動且沒有距離感的形象可能是這一切的開始,但在接下來會發(fā)現(xiàn),這部動畫片帶來的大量流量并不是被完全引入到游戲中。從游戲出發(fā)的寶可夢IP吸金千億美元,僅有227.16億美元的收入源于游戲,算不上是最賺錢的游戲,占據(jù)大頭的是授權(quán)衍生品,高達760億美元。
在我看來,《雙城之戰(zhàn)》確實是制作優(yōu)良的動畫劇集,只是沒有玩家情懷的加持,還不至于達到9.2的高分。甚至在最后三集,我會認為原本可以更有張力的矛盾沖突落于平庸。如果要說亮點,那就是戴兜帽的黑默丁格真的很可愛,應(yīng)該是整部劇集里能被最多年齡段所接受的角色。
試想有部講述約德爾人的動畫片,也許不是很有深度的故事,只要每個約德爾人都個性鮮明,能夠成為孩子的玩偶或出現(xiàn)在他們的書包、文具盒上。游戲本身不是那么顯眼,同樣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就像有些人不知道寶可夢先有游戲還是先有動畫,甚至不知道寶可夢有游戲。
顯然《雙城之戰(zhàn)》是個開始,這樣的動畫劇集到底能夠帶來多少價值,還是在拳頭的錢包上燒個口子,或許在于它是否能讓游戲內(nèi)的角色形象更動人,以及是否存在更多IP跨媒體展開的可能。FCDC8455-A1F3-4748-AE3F-30E0A0AB93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