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
摘要:黎族是一個通過圖騰文化記錄歷史的民族,通過這些神秘的圖騰,能深層次地挖掘一個古老民族的歷史、文化、習俗、神話、傳說以及探究黎族先民最原始的審美意識。民宿是弘揚地域文化的媒介,在其空間設計中加入海南黎族特有的圖騰文化,結合創(chuàng)新設計理念以及設計手法,合理地運用圖騰元素,有助于打造符合當代人生活與發(fā)展需求的現(xiàn)代民宿空間,體現(xiàn)黎族圖騰文化的內涵,實現(xiàn)黎族文化價值,更好地推動海南黎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關鍵字:黎族;圖騰;民宿設計
黎族傳統(tǒng)文化經歷了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及流變,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藝術特色。將黎族圖騰文化、傳統(tǒng)住宅樣式、風俗習慣等文化特征與海南民宿空間設計相融合,是當下空間設計的新方向。民宿作為游客居住的一種場所,承擔著地方文化傳承和發(fā)展的重任,以室內居住空間為載體為海南地域文化發(fā)聲是重要的宣傳策略。把黎族圖騰文化融入現(xiàn)代民宿室內設計,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前者的一種保護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中國古代圖騰元素在設計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標志中的鳳凰圖騰、華夏銀行標志中的龍圖騰等。這些現(xiàn)代標志設計都融入了圖騰元素,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藝術與現(xiàn)代設計的融合。對圖騰特征性元素的提取,使圖騰元素具有了新的造型和寓意,在尊重圖騰元素本身特征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和設計,賦予了古老的圖騰元素新的時代意義。
一、黎族圖騰文化概述
(一)圖騰文化的內涵
黎族圖騰文化基本囊括了人類原始宗教的所有內容和形態(tài):祖先崇拜、生殖崇拜、自然崇拜等。黎族人信奉“萬物有靈,靈魂不滅”。關于靈魂信仰,黎族人認為:
不僅人類有靈魂,一切自然現(xiàn)象、動植物也有靈魂,一草一木、一人一畜皆屬魂與體融合的存在。凡是遭遇意外或者患病,都需要道公進行占卜祈神,求福消災。原始思維認為自己和圖騰是彼此不分的,所以,人們對圖騰的信仰其實也就是對自我及自我集團的信仰。在這種與圖騰的互滲過程中,人們更加團結、更加自信、更加具有精神力量。
黎族圖騰與信仰習俗,是中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千百年來黎族民眾豐富的文化思想和智慧的具體反映,有著豐厚的物質文化底蘊及精髓,集藝術、生活、信仰、民族圖騰文化于一身,并充分滲入黎族民眾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是黎族文明發(fā)展的重要脈絡。黎族圖騰文化有助于人們進一步發(fā)掘黎族民俗文化的更深層含義[1]。
(二)圖騰瑰寶
黎族人民以其宗教信仰,創(chuàng)造出了黎族璀璨的圖騰文化,并將這些圖騰深深地烙印在生活用具和織錦中,甚至紋刻在皮膚上,由此可見,圖騰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
1.雷圖騰
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風雨雷電等自然萬物和氣候現(xiàn)象都曾是黎族人的崇拜對象。雖然黎族的各個支系崇拜的自然對象不盡相同,但對雷的畏懼與敬仰卻顯而易見地一致。在他們心中,雷是威力強大、可怕的神靈,所以人們將雷尊為“雷公”,民間對其的偶像崇拜比比皆是,反映了黎族先民對風調雨順、農業(yè)豐收、平安吉祥的寄托與企盼[2]。由于對雷公的偶像崇拜,雷圖騰成為文身中常見的圖式。潤黎的手上、哈黎和杞黎的面部文身,多以雷為主,以祈求雷公護佑賜福。雷圖騰一般以同心圓、橢圓、半圓或弧線為基本特征,如同空中雷電霹靂,輻散四周(圖1)。雷圖騰除了體現(xiàn)在文身上,也反映在一些生活用具上,例如獨木皮鼓。獨木皮鼓不僅是黎族人民的樂器,而且還具有特殊的“身份”,即在祭祀時其被當作道公的工具。黎族人把不認識的病、突然來的病都歸于雷公鬼作祟。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黎族人就要殺豬宰羊、敲鑼打鼓,請道公祭祀雷公鬼。在黎族人眼中,雷公是他們生命延續(xù)的救世主,也是黎族文身的創(chuàng)造者。
2.蛙圖騰
蛙圖騰在黎族人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黎族大量出現(xiàn)的蛙圖騰與早期的生殖崇拜觀念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蛙圖騰是黎族先民對生殖崇拜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因蛙腹部肥大,和孕婦的腹部形態(tài)相似,有著渾圓而龐大的特征,再加上產卵數(shù)量大,有很強的繁殖能力,所以蛙便被原始先民作為女性生殖的象征 。黎族蛙圖騰與水也有密切的聯(lián)系。黎族人民認為用蛙祭天,可以向天神求來雨水。黎族人民會把“蛙圖騰”繪制到陶器或蛙鑼上(圖2),寓意風調雨順、飲水不斷、糧食充足,蛙圖騰也是?;旰透獾南笳?。每到干旱季節(jié),黎族人民就會請來道公將青蛙綁在樹上,有節(jié)奏地敲打皮鼓和蛙鑼,向天神進行祈雨儀式。
3.大力神圖騰
黎族《大力神》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遠古時候,天上有七個太陽和七個月亮,而且天離地特別近,大家被炙烤得無法出山洞,所有生靈都沒有辦法生存下去了。這時,有一個大力神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他要拯救大家。于是他用身軀分開了天和地,并且射掉了多余的太陽與月亮,接著又造出了山川河海、森林草地,完成了萬物造化后,他筋疲力盡地倒下。大力神用自己全部的力量為人們帶來了世間萬物與美好的生活,因此大力神便成了黎族人民崇拜的對象[1],大力神圖騰大量出現(xiàn)在黎族人民的服飾及生活用具上,例如黎族竹筒和黎錦等(圖3),他們用不同的圖騰形式表達對大力神的崇拜。
(三)圖騰文化的價值
1.社會文化價值
在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多元化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圖騰也需要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而民宿設計正好可以作為弘揚圖騰文化的媒介。民宿既要滿足游客物質層面的居住需求,還要滿足其精神層面的審美需求。迎合時代發(fā)展潮流,將蘊含著民族特色的黎族圖騰元素與民宿相結合,設計出符合現(xiàn)代人審美的民宿空間,能讓入住的游客感受到圖騰文化的魅力,不僅使游客在心理上獲得民族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也能讓圖騰文化發(fā)揮自身的價值。
2.文化傳承價值
圖騰最早出現(xiàn)的原因是宗教信仰,之后才被用來傳達美好的寓意。圖騰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深厚的根源,與它的世代傳承是分不開的,因此才會形成圖騰所特有的美學體系。在民宿空間設計中,除了可以對黎族圖騰元素的外形加以運用和演變外,還要對其內涵進行延伸,以充分表現(xiàn)地域文化與民族特色。不管是黎族先民還是我們,對于具有美好含義的元素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喜愛,在時代的進步和遞進下代代傳承。民宿設計對這些圖騰元素自身意義的傳遞和更新,使黎族圖騰元素更具裝飾性和文化傳播性。
二、三亞后海村黎族民宿空間設計概述
(一)“歸窕”(前臺)設計
前臺是整個民宿的第一印象,同時也是最開始激發(fā)游客好奇心的地方。有特色的“歸窕”設計可以讓游客對民宿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愿意繼續(xù)探索下去。前臺背景墻的設計提取黎族“蛙圖騰”作為設計的主要元素,用“簡化”和“重構”的設計手法,將蛙元素重新排列組合,運用到水泥墻面上,寓意著風調雨順、飲水不斷、糧食充足,有著?;旰透獾南笳?。這一設計利用墻體的厚度做了一個前后關系的處理,讓單調的墻面產生空間的層次感,吊燈選用了自然粗獷的天然竹藤燈進行裝飾,既有照明的作用也讓空間增添了一份自然的質樸。前臺臺面采用具有質感的木質材料,與竹藤吊燈一起,起到了相互呼應的作用。
(二)“懶撈好”(休息區(qū))設計
將雷圖騰元素應用到灰色石板上,既給墻面增添了色彩,又通過顏色的對比展現(xiàn)了雷公的威嚴。壁龕提取“船型屋”的造型進行設計,展示了黎族特色黎陶,通過隱藏燈帶襯托出黎陶的質感。“船型屋”圓潤的弧形搭配方形結構,將幾何美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對黎族特色文化作了引申,也將圖騰元素充分運用到了軟裝中。抱枕采用黎族特色圖騰進行裝飾,地毯上的圖案主要是大力神圖騰、蛙圖騰和雷圖騰。提取這些圖騰的特征性元素,再將其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列組合,可設計出和諧并富有韻律的地毯圖案,材料一般選用經久耐磨的尼龍纖維材質。休息區(qū)大面積的玻璃窗戶將室外的自然風光引入室內,讓人們在休息的時候,視野開闊,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客人更加舒適愜意。
(三)“羔逮”(餐飲區(qū))設計
“羔逮”吧臺提取了“船型屋”的造型,通過對圖騰元素的重新排列,將其應用到暗灰色水泥磚上,對吧臺的立面進行鋪貼裝飾,讓傳統(tǒng)元素與現(xiàn)代工藝相結合,賦予其新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
提取蛙圖騰元素,用重復排列的手法對餐桌桌旗進行設計。墻面設計提取了大力神圖騰、蛙圖騰的特征元素,通過墻面射燈來突出層次感。天花板的燈帶造型是將大力神圖騰與蛙圖騰打散重構的設計,為室內空間營造出安靜、朦朧的氛圍感,同時也讓天花板的視覺效果更豐富。不規(guī)則的線條為空間增添了一份趣味性。通過大面積的玻璃窗,將室外自然風光引入餐飲空間,讓人們在用餐時最大限度地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把室外美麗的自然風光移入室內化為框景,加上與室內硬裝的完美結合,能讓餐廳內部環(huán)境變得敞亮、通透,在自然、陽光、空氣中就餐,客人可以放松身心,增強食欲,提高餐廳的舒適度和品位。
三、設計總結
民宿作為弘揚地域文化的媒介,在其設計中加入海南黎族特有的圖騰文化,并結合創(chuàng)新設計理念以及現(xiàn)代設計手法,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能更好地為海南黎族文化發(fā)聲,讓古老的民族語言能適應現(xiàn)代的社會語境。將黎族圖騰元素應用到現(xiàn)代民宿室內空間設計中,創(chuàng)設符合當代需求的特色人文空間環(huán)境,加上海島的自然風情,能從多方面展現(xiàn)黎族圖騰的藝術和文化特色,將黎族圖騰與不同的材質進行碰撞,可以產生不同的美感,最大限度地展現(xiàn)黎族圖騰在現(xiàn)代民宿空間設計中的魅力。
基金項目
江西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省級立項課題“黎族圖騰文化在現(xiàn)代民宿中的應用”(項目編號:s202113418001)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馮靖涵.海南黎族圖騰文化及其象征性寓意研究[J].大眾文藝,2020(14):71-72.
[2]袁曉莉.生存與創(chuàng)物[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3.
[3]王沫.淺析海南黎族蛙圖騰崇拜的象征意義[J].文藝爭鳴,2011(11):158-160.
[4]肖姍姍.海南黎族船型屋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青春歲月,20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