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靜
《義勇軍進行曲》最初是1935年5月24日上映的電影《風(fēng)女兒女》的插曲,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箲?zhàn)時期,《義勇軍進行曲》成了家喻戶曉的歌曲,各地民眾隨口哼唱,國共兩黨軍隊廣為詠唱,抗戰(zhàn)歌詠組織也在多個正式場合演唱此曲。1938年3月,艾思奇在《新中華報》上發(fā)文感慨,三個月前他剛到陜甘寧邊區(qū)時,“除了《義勇軍進行曲》之外不容易聽到其他新的抗戰(zhàn)歌曲”。《解放》雜志發(fā)文稱,孩子們一面在地里勞動,一面“唱著《義勇軍進行曲》或其他抗日歌”,“好像忘了烈日的刺激一樣”。
木刻版畫《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抗戰(zhàn)時期,《義勇軍進行曲》不僅作為歌曲被廣為傳唱,繪畫界、話劇界、舞蹈界也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對其進行闡發(fā)與利用,以激勵一般民眾英勇抗日。在政府的提倡以及民間團體的推動之下,許多畫家拿起畫筆,以木刻和漫畫作為宣傳工具,動員一般民眾加入抗戰(zhàn)隊伍?!读x勇軍進行曲》的歌詞被繪制成漫畫或木刻,以直白生動的形式激勵民眾,堅定其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
1937年,陳昌扈依據(jù)《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內(nèi)容創(chuàng)作了一部獨幕劇。劇本講述了九一八東北淪陷以后,漢奸殷大人和他的“手下”長興、老福捉住兩位義勇軍拷打逼問他們的進攻計劃,遭義勇軍嚴(yán)詞拒絕,并以激烈言辭激怒殷大人,正當(dāng)后者掏出手槍準(zhǔn)備殺害義勇軍之際,長興借機支開殷大人并請求讓他自己處置兩位義勇軍,但他接過槍后開槍殺死了殷大人,并將兩位義勇軍以及數(shù)位仆人釋放,所有人最后都加入義勇軍。最后,義勇軍甲感慨:“中國人的心大多還沒有死呢!”義勇軍乙則稱:“總有一天,咱們是要獲得勝利的?!边@出戲劇通過漢奸、義勇軍、仆人等不同角色的對白,強調(diào)了善惡是非的對立,鼓勵一般群眾辨識忠奸,懲惡揚善,加入義勇軍的隊伍,共同抵抗?jié)h奸和日軍。創(chuàng)作者也借此表達了自己對國人團結(jié)一致奪取最后勝利的信心。
1939年,陸麥又根據(jù)《義勇軍進行曲》歌詞創(chuàng)作出歌劇《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此劇塑造了一群不愿做亡國奴的人物形象,多次出現(xiàn)“起來!起來!起來!”“抗?fàn)?,抗?fàn)?,抗?fàn)帯钡热宋飳Π?,以增強感染力,劇中奴隸更合唱了《打回老家去》《北風(fēng)》(一、二、三)等四首歌曲。在劇中,眾奴隸奮力吶喊與歌唱,“抗敵救亡”的旗幟被高高舉起,沉重的枷鎖被打得粉碎,伴隨著眾奴隸的歌聲“最后的勝利是我們的”,“最后勝利”的幕布緩緩降下。這些旗幟、歌聲與口號極具震撼力,表達了中國人不愿做亡國奴的決心,呼吁中國人團結(jié)起來抵抗欺凌,爭取最后的自由與解放。
舞蹈是“無聲的語言”。中國新舞蹈藝術(shù)家吳曉邦就利用舞蹈傳達中國人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念。1937年9月,吳曉邦加入救亡演劇四隊,在江蘇無錫的一次抗日宣傳活動中,他根據(jù)《義勇軍進行曲》歌詞含義編排出舞蹈動作,力圖表現(xiàn)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奮起抗戰(zhàn)的激昂情緒。唱起“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時,他憤怒地頓腳吸腿,像奴隸戴著鐐銬彎下身去,掙脫兩只手腕上的鐵鏈?!鞍盐覀兊难庵晌覀冃碌拈L城”一句,舞者動作從鐵鏈中解放出來的姿勢變?yōu)橐幻麉⒓拥娇谷樟x勇軍行列中去的戰(zhàn)士?!爸腥A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則以雙吸腿擊掌表現(xiàn)撲倒敵人的堅強性格?!懊總€人被迫著發(fā)出最后的吼聲”則以三個蹦跳后右手伸向遠方,表現(xiàn)席卷全國風(fēng)起云涌的氣概?!捌饋?!起來!起來!”用三個自下而上身體的曲直表現(xiàn)被壓迫者憤怒的掙扎?!拔覀?nèi)f眾一心”是一個壓抑者的感情達到開放的激昂?!懊爸鴶橙说呐诨鹎斑M!前進!”則表示從敵人炮火中沖鋒的狀態(tài)?!扒斑M!前進!前進!進!”是以憤怒向前沉著的二次旋轉(zhuǎn),再作指揮向前的姿態(tài)?!霸谶@個舞蹈中,沒有芭蕾舞、現(xiàn)代舞的程式和陳規(guī)舊套,而是從一副木刻藝術(shù)的愛國戰(zhàn)士的形象作為胚胎,并吸取很多民族動作素材。”與之類似,吳曉邦后來又根據(jù)《大刀進行曲》編了《大刀舞》,在鎮(zhèn)江編排了舞蹈《流亡三部曲》。
《義勇軍進行曲》的第一句歌詞“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也成為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素材。時人結(jié)合當(dāng)時的政治形勢,以“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為題,使用恰當(dāng)?shù)囊繇?、格律進行創(chuàng)作,比如: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
看呵,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了?
敵人的槍,對準(zhǔn)我們胸脯,
敵人的刀,架在我們的頸頂,
敵人的飛機,繚繞在我們的天空,
敵人的炮艦,巡駛在我們的揚子江面。
眼看,我們就要尸骸遍野,
或是淪亡在異鄉(xiāng)。
朋友是在這樣的時候,
你是戰(zhàn),還是降?
在這樣的時候,朋友,
你是降,還是戰(zhàn)?
退縮的“親善”是卑怯,
為民族而雪恥才是勇敢!
是時候了:
—我們不是生存,就是滅亡!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
荷起我們的刀槍,鋤頭,和斧錘,
武裝起我們的筆桿,和舌頭。
高唱著抗敵的沖鋒曲,
沖,沖,沖,向前沖,
向著敵人的營壘去襲擊。
此詩以“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為開篇,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并引起共鳴。詩歌提醒讀者局勢的緊張以及救亡的緊迫,并預(yù)想了敵人侵略下中國民眾的悲慘境況,比較卑怯的“親善”者與勇敢的“雪恥”者,作者用刀槍、鋤頭、斧錘、筆桿和舌頭,象征士兵、農(nóng)民、知識分子、政論家等社會階層的力量,呼吁所有階層能基于“不愿做奴隸”的共同信念,團結(jié)起來抵抗日本的侵略。
詞作者也模仿《義勇軍進行曲》最后的句式“前進,前進,前進,進”進行創(chuàng)作。比如1939年《大公報》西安分館印行的《救亡歌曲集續(xù)編》中第一首歌《中華國民前進曲》即參考《義勇軍進行曲》而作,歌詞如下:
起來!軒皇最神圣的子孫!個人警醒發(fā)奮,保衛(wèi)我民族底生存,中華土地是中國人的土地,決不容野獸般的暴日到處侵吞,起來!起來!起來!我們?nèi)f眾一心,向著暴日的巢穴沖進!向著暴日的巢穴沖進!沖進!沖進!進!
起來!鞏固全民族的陣線!各盡各的能力,擔(dān)負起我神圣的責(zé)任,我們要克服最危急的國難,驅(qū)除暴日強盜,消滅漢奸!起來!起來!起來!我們?nèi)f眾一心,拼著血和肉向前沖進!殺出血程向前沖進!沖進!沖進!進!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之際,中國民主同盟成員陶行知又利用《義勇軍進行曲》的曲譜,重新填詞作《勝利進行曲》,歌詞如下: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歌頌,獻給我們新的勝利。中華民族,到了大勝利的時候,每個人從心里發(fā)出最大的歡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nèi)f眾一心,迎接人們的勝利,前進!歡迎人民的勝利,前進!前進!前進!進!
伴隨著國內(nèi)爭取和平民主的呼聲不斷高漲,陶行知又借《義勇軍進行曲》曲譜作《民主進行曲》,號召民眾為團結(jié)和民主而努力,萬眾一心“作中國的主人”。戰(zhàn)后,《義勇軍進行曲》又在反對劣跡斑斑的駐華美軍以及1948年的“反美扶日”運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義勇軍進行曲》承載了中華民族共同的抗戰(zhàn)記憶,已成為一種超越時代的精神符號。這首歌蘊含的反抗壓迫的抗?fàn)幘袷俏覀儗氋F的財富,在任何時候,它都不會過時。(責(zé)任編輯 姚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