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森 東北大學
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英便開展了運動心理韌性方面的研究,結果表明:對運動員進行心理韌性培養(yǎng),有助于提高運動員賽場上的得分率。我國運動員心理韌性的研究較少,心理韌性方面的話題僅在心理熱門名詞中出現,對于心理韌性有助于提高運動員抗壓能力的特性,以及所包含的積極面對、忍受傷病和理性應對等維度的認識較少。運動年限是影響心理韌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運動年限與心理韌性的積極面對、抗壓性、忍受傷病、理性應對四個維度的關系進行研究,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心理韌性特質相關的問題與完善措施,為后期運動心理韌性研究者提供幫助,對促進培養(yǎng)我國培養(yǎng)優(yōu)質運動員有重要意義。
本文以沈陽四所高校男籃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東北大學圖書館和中國知網查詢了有關心理韌性方面的相關專著、資料,對重點進行認真閱讀,以此為運動員心理韌性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訪談法
對相關心理教師、教練和科研人員進行訪談,回答運動員心理韌性等有關問題,收集關于運動員心理韌性方面的資料。
3.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心理韌性統計相關的設置主要參考李克特的五點式量表形式呈現(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分別設置5 分至1 分的計算),同時問卷“賽中,雖然落后很多,但不會放棄積極的搶攻;比賽雖然壓力多,但是我能控制好一切;比賽過程中受到意外傷痛往往會堅持下來;能充分理解戰(zhàn)術的布置,并靈活運用于比賽中”等與心理韌性積極面對、抗壓性、忍受傷病、理性應對維度相關的問題向5 位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和教師進行指教與確立。共發(fā)放62 份,回收有效問卷60 份,有效回收率為96.8%。對問卷數據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處理。
從發(fā)展心理學角度出發(fā),1-3年、4-7年、8年以上的不同訓練年限跨越了運動員成長的大學、中學、小學三個學年階段,根據不同訓練年限可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籃球運動員不同時期的心理變化。
由表1可見,運動員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比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錯誤或壓力,能使運動員放松并沉著地做出準確的判斷與調整。積極面對維度來看,沈陽高校男籃運動員的得分隨著訓練年限越長,分值逐漸降低(3.62<3.56<3.43),存在顯著性差異(P <0.05),以上說明,沈陽高校男籃運動員參與籃球訓練年限越久,積極面對的心理逐漸降低,同時,了解得知固定的訓練目的、成績目標以及自身的運動能力較穩(wěn)定等原因,訓練年限越長的運動員積極面對的意識較訓練年限少的運動員的低;另外,求勝欲越強的運動員,積極面對的意識越高,這為運動韌性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心理依據,反映出積極面對維度的高低與運動員的個人性格以及參與年限有關。
表1 訓練年限與積極面對維度統計表(n=60)
優(yōu)秀的運動員往往具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其中抗壓性維度是運動員在日常訓練與競賽場上的重要角色,運動員在日常訓練與比賽中所表現的抗壓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籃球運動員的籃球技能是否能穩(wěn)定發(fā)揮,并承受壓力扭轉逆境達到轉敗為勝的局面。
由表2可見,在抗壓性維度中,沈陽高校男籃運動員的心理韌性分值呈現訓練年限越久,抗壓性越高的現象(3.33<3.47<3.67),存在十分顯著性的差異(P <0.01),以上說明,沈陽高校男籃運動員在面對壓力時擁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同時堅定、沉穩(wěn)程度較強;同時現場了解得知,沈陽高校男籃比賽時經常出現與對手僵持的情形,以及被對手扭轉局面的情況,造成隊員面對壓力時產生自我懷疑、缺乏自信心的心理,這表明沈陽高校男籃運動員日常的抗壓性訓練效果并不顯著,其抗壓能力還需進一步改善。其原因可能與運動員的訓練和參賽經驗有關,即訓練參賽經歷越豐富其抗壓能力也越強,具體為當面對教練壓力、比分落后、失誤、成績壓力、比賽環(huán)境干擾時以及比賽關鍵分的把握等等。通過參與更多的比賽、大賽以及長年的訓練,理論上能夠提高高校男子籃球運動員的抗壓能力,并間接影響其競技表現。
表2 訓練年限與抗壓能力維度統計表(n=60)
籃球運動具有強烈的對抗性,籃球運動員的身體傷痛直接決定著運動員是否能正常參與籃球運動。作為一項高強度性質、復雜多變的運動形式,若運動員抱著不合理的心理態(tài)度忍受傷病,有可能導致籃球運動員運動生涯的結束。
由表3可見,沈陽高校男籃運動員忍受傷病程度隨著訓練年限的增加,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3.56<3.87<3.91),存在十分顯著性的差異(P <0.01)。忍受傷病的程度并不一定是一件值得夸獎的事情,若對傷痛的認識不全面,面對嚴重性的傷痛危害避而不談,將直接影響運動員的身體健康?,F場了解得知,由于沈陽高校男籃的運動員參與運動的時間較長,日常的帶傷訓練與帶傷上陣的經驗較豐富,所以忍受傷病的意志與作風更頑強,而若運動員在不知受傷嚴重程度,繼續(xù)參與訓練,將導致傷病加重的情況發(fā)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忍受傷病的同時,重視個人的受傷情況,參與或停止訓練是每位運動員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表3 訓練年限與忍受傷病維度統計表(n=60)
籃球賽場中,理性的應對比賽是籃球運動員心理韌性品質中的要求之一。運動員理性應對的程度,直接決定著運動員在速度快、攻防轉換迅速地競技過程中,是否能取得有效進攻的關鍵要素,因此根據賽場的不同情況進行理性對待,是一位優(yōu)質籃球運動員的必要條件。
理性應對就是描繪運動員搜集信息作出理性判斷過程的能力。由表4可見,沈陽高校男籃運動員理性面對心理韌性隨著訓練年限的增加,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3.85<3.98<4.32),存在顯著性差異(P <0.05)。運動員理性應對維度與教練的執(zhí)教風格和理念有關,教練員不單只是訓練運動員比賽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促進運動員對比賽有深刻的認識,注重培養(yǎng)運動員理性方面的思維。多年的競技訓練,磨礪了運動員的籃球技巧和身體素質,但是并沒有促進運動員對于籃球運動的深刻理解,運動員只知道做動作而不知道所做動作是為了什么,無法在比賽場上靈活運用戰(zhàn)術安排或解讀對手的技戰(zhàn)術意圖,僅憑感性經驗來打比賽。運動隊訓練注重身體,忽視頭腦,造成許多籃球運動員“能打球,但不會打球”。因此,教練員應提前意識到培養(yǎng)運動員擁有理性應對思維的重要性,并通過一些外在手段對其進行影響。另外,運動員參與競賽的經驗越多,理性應對的能力越強,經過多次數的專項訓練與競技比賽,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運動員對比賽的理性認識。
表4 訓練年限與理性應對維度統計表(n=60)
沈陽高校男籃心理韌性特質全量表的平均分呈現出(見表5),參與訓練年限越長,數值越高的現象(3.57<3.75<3.93),存在顯著性的差異(P<0.05),運動員的心理韌性高低,與參與籃球的訓練年限息息相關。沈陽高校男籃的心理韌性各維度中理性面對的數值較高,其次是抗壓能力<忍受傷?。挤e極面對。首先,就積極面對維度來說,對隊伍實力預估較低,造成沈陽高校男籃運動員積極性不高,影響日常訓練的積極度;而抗壓能力與忍受傷病維度來說,平均值差異不大,訓練年限的積累,使得運動員對不同的賽場或受傷情況具有一定的經驗,因而對賽場中遇到的壓力情況與自身傷病情況有一定的了解。而理性面對維度的得分最高,說明沈陽高校男籃運動員對賽場等具有較理性的看法。以上問題側面的反映了沈陽高校男籃教練員缺乏一定的心理韌性培養(yǎng)意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運動員心理韌性不同維度的趨向。
表5 訓練年限與心理韌性總分統計(n=60)
1.沈陽高校男籃運動員心理韌性中,抗壓能力、忍受傷病、理性面對維度與運動員籃球訓練的年限呈正比的關系,積極面對維度與籃球訓練年限呈反比的關系。
2.沈陽高校男籃運動員有一定的抗壓性與忍受傷病能力,但由于賽事中遇到的挫折較多影響了逆轉局面的自信心,教練員因根據訓練或比賽現場情況對運動員的抗壓性進行多方面的訓練與調整,運動員對運動傷病缺乏全面的科學認識。
3.沈陽高校男籃的理性應對F 檢驗值最高,運動員的理性應對維度與參賽經驗呈正比關系,教練應注重培養(yǎng)運動員積極面對訓練或賽場情況的思維。
1.著重科普運動心理韌性思維的相關知識,并強化教練員培養(yǎng)運動員積極面對、抗壓性、忍受傷病、理性應對等維度的意識,定期邀請有經驗的心理教授或專家對教練員或運動員進行培訓,以此提高運動相關人員的整體心理韌性水平。
2.積極鼓勵籃球隊運動員參與各種籃球競賽,設置不同的獎勵機制,以此刺激運動員的求勝欲,進而提高運動員的積極態(tài)度。并進行科學的心理疏導,以此改善運動員目前心理韌性存在的不足。
3.定期舉辦比賽,以此提高運動員參與競賽的經驗,教練員可以播放韌性維度優(yōu)秀的運動員視頻,以此作為代表激勵運動員向優(yōu)秀運動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