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離
2022年新課標的出臺,強化閱讀成為英語學習重點。本次新課標的出臺,“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和學習理解”三大能力要求,說明通識知識的重要性和跨文化積累的必要性。
相較2011年的舊課標,閱讀理解要求上升不少,這讓“海量閱讀”同樣成為英語學習的關鍵,只不過相對于語文閱讀,英文閱讀效率提升成為親子家庭熱議的焦點,Bionic Reading (仿生學閱讀)進而走進大眾視野。
這個源于瑞士字體設計師 Renato Casutt的閱讀方法認為“你的大腦比眼睛讀得更快”,因此,在英語泛讀過程中,把每個單詞的前幾個字母加粗,就能明顯提升閱讀效率(如圖1),雖然經(jīng)過網(wǎng)友們的實踐,對這樣的效率提升捷徑褒貶不一,但的確讓不少人提高了英文閱讀效率,進而帶動更多的人嘗試。
Renato組建團隊開發(fā)了 Bionic Reading 服務,可以通過 API 整合到其他軟件中。除了基本功能外,還可以根據(jù)不同需求調(diào)整加粗的字母數(shù)量,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市面上支持Bionic Reading的APP數(shù)量并不少,這里筆者將分享一些口碑和人氣不錯的APP供大家嘗試。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支持Bionic Reading 的APP大多僅提供了iOS版本,Android用戶可能還需要再等等。
提到Reeder 5,iOS用戶并不陌生,作為 iOS和macOS系統(tǒng)上最優(yōu)秀的 RSS 閱讀器客戶端之一,Reeder擁有大批的用戶及粉絲,Reeder 最大特點在于其簡潔舒適且恰到好處的 UI 設計和交互體驗,它并不追求強大復雜,而是將閱讀這一件事做到更好,可以說是充分體現(xiàn)了簡單專注造就成功的理念。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其新的“Feeds同步”和“稍后閱讀服務”更符合當下碎片化和云應用需求,可其實從Reeder 4開始,Bionic Reading 模式就已經(jīng)得到了眾多Reeder用戶稱贊。
在用戶使用Reeder 5閱讀一篇英文文章時,可以點擊右上角“BR”按鈕開啟。開啟后 Reeder 會高亮單詞的前幾個字母,閱讀時讓你的大腦去補全單詞,這樣可以使閱讀更加專注和深入。Bionic Reading 在淺色主題下更加明顯,也可以安裝瀏覽器插件在其他地方使用(如圖2)。
除了在移動端的使用體驗不錯外,Reeder的 macOS 版還保留了 Google Reader 時代留存下來的快捷鍵操作,比如按 J 鍵閱讀下一條目,按 K 鍵閱讀上一條目,按 S 鍵為條目加注星標等等,瀏覽時可以快速高效操作。
對于蘋果生態(tài)用戶而言,Reeder 絕對是值得深挖的存在,而除Reeder外,F(xiàn)iery Feeds也是一款內(nèi)置Bionic Reading功能的軟件。Fiery Feeds本身也是一款聚合閱讀APP,其對訂閱流程進行了優(yōu)化,它將流程中涉及的訂閱、分類、整理這些步驟,都集中在同一頁面中一次完成。無論是通過系統(tǒng)分享擴展,還是直接在應用中添加訂閱,用戶都需要先選擇服務賬號,不同賬號類型會展現(xiàn)不同訂閱選項。如果是訂閱類賬號,應用會自動識別網(wǎng)頁的訂閱情況,像MacStories、Engadget 這類自帶訂閱源的地址,應用會直接關聯(lián)出不同類型的訂閱源,以免你訂閱原始網(wǎng)站出現(xiàn)識別異常的問題。應用還會自動識別該賬號中的文件夾目錄,你可以在訂閱的同時完成分類整理。
Fiery Feeds同Reeder 一樣,在設置中即可開啟Bionic Reading閱讀模式,但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Bionic Reading并沒有讓所有的人滿意,也有不少人在體驗后反映加粗打亂了閱讀節(jié)奏,而且容易造成識別困難,讓人專注單詞的同時忘掉句子甚至段落想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具體使用效果可能會有個體差異,需要大家自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