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稷山縣紀委監(jiān)委
全省“三個一批”治理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稷山縣紀委監(jiān)委成立了由班子成員負責的駐村工作專班,全方位、全流程跟蹤協調,緊盯“以案促治一批”重點村,確保“三個一批”村治理工作有力推進。
對癥開方,以案肅紀深化警示教育。太陽鄉(xiāng)董家莊村共有10個居民組、1200戶、4174口人,耕地面積8900 余畝,黨員76 名。黨的十八大以來,稷山縣紀委監(jiān)委共收到涉及董家莊村黨員干部問題線索20 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9 人次,呈現一人多案、多人一案受處分的現象。稷山縣紀委監(jiān)委選取董家莊村朱某某、張某某、董某某虛報糧食直補面積領取國家補貼款、向危房改造戶收好處費、非法吸收存款等具有警示性典型案件,深刻剖析,認真查擺,形成反思剖析報告,組織董家莊村黨員干部開展培訓授課,以案釋法、以案肅紀。通過組織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支部黨員大會、到縣警示教育基地“洗禮”等形式對黨員進行廉政教育,向黨員干部普及紀法知識,引導他們自覺強化責任擔當,樹牢廉潔意識,以干部清廉之風促和諧鄉(xiāng)風民風。
運城市紀委監(jiān)委、運城日報社相關領導在董家莊村村東小游園調研。
全面體檢,多渠道破解“急難愁盼”。通過深入實際走訪調研350 戶413 人,全面了解村情,傾聽群眾心聲,發(fā)現環(huán)境衛(wèi)生差、無公共娛樂和休閑鍛煉場所、大街小巷路燈不亮、“三資”管理混亂、產業(yè)發(fā)展單一等群眾反映強烈的5 方面問題。駐村工作專班組織鄉(xiāng)村干部、群眾代表集體研究,因時制宜,因事施策。在改善人居環(huán)境方面,共清理“五堆”105 處;拆除主街道殘垣斷壁6 處,危房戶3 戶,清理亂貼亂掛109 處。在公共娛樂和休閑鍛煉場所建設方面,將村東原7畝垃圾場墊土平整,打造成了一個占地3850 平方米高標準鄉(xiāng)村小游園,安裝各種體育健身器材8 套。在美化亮化方面,對村門樓和全村主干街道(巷)進行亮化美化,安裝電燈208 盞,栽植紅葉李600 株,白皮松500 株。在街巷道硬化方面,整修田間道路15 公里,投資70 余萬元全長724.7 米的村中心大街硬化改造提升工程等正在抓緊實施中。在清廉村居建設方面,制作“村廉村居”固定宣傳標語、宣傳版面10 余幅,圍繞班子“清廉”、村務“清白”、民風“清和”工作目標,積極倡導開展“廉潔教育好、民主決策好、服務群眾好、監(jiān)督機制好、廉潔自律好、文明新風好”“六好”清廉村居建設。在鄉(xiāng)風文明方面,積極開展“星級文明戶”評選,全村共評選出450 戶星級文明戶。以居民組為單位組織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目前共評選出6 名“好媳婦”、4 名“好婆婆”。
找準癥結,有的放矢開展“三資”清理。“三資”管理混亂是董家莊村干群矛盾的核心問題。駐村工作專班把“三資”清理作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重中之重,聯合鄉(xiāng)村干部成立了“三資”清理領導組,并組建了由7 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黨員組成的清理工作隊,排查摸底、全面動員、精心組織,堅持實事求是、依規(guī)依法、分類施策、民主協商、合理妥善的原則,耐心講形勢、講政策、講村情,截至目前已規(guī)范集體土地承包合同79 份,收回集體土地280 畝,收回集體資產23 萬元,理順了干群關系,得到全體村民一致認可。
強基固本,健全完善各項長效機制。對35 名有能力的黨員開展了設崗定責,明確黨員責任和義務,規(guī)范了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黨內政治生活,提高了黨員參與黨內政治生活的積極性;選舉產生了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每月召開村務財務監(jiān)督審核會議,事務逐項議,財務逐項審;強化財務公開制度,堅持“陽光作業(yè)”,每季度定期在醒目位置公開村內收支明細,讓群眾了解監(jiān)督集體財產和財務收支情況;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老年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完善“一約五會”組織機構和人居環(huán)境衛(wèi)生長效機制、紅白理事會制度和村規(guī)民約等規(guī)章制度。
運城市紀委監(jiān)委、運城日報社相關領導在董家莊村村東小游園調研。
通過開展“以案促治”,較好地實現了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的基層治理機制。董家莊村兩委班子服務群眾意識明顯增強,村集體收入明顯提高,人居環(huán)境明顯改善,鄉(xiāng)風文明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清廉村居創(chuàng)建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