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夏
三層是家中最私人的區(qū)域。絲絨布簾后是“開放式”的盥洗室和衣帽間。清水混凝土材質(zhì)與粉色墻體交錯,粗糲直白和細膩共存,這也是主人性格的映照。家中許多作品都是主人自己創(chuàng)作或改造的,Kimi表示要為藝術(shù)品加入自己的理解。
中古沙發(fā)圍合成主人和密友喝茶的小空間。邊柜上是他最近正癡迷的古董相機收藏。
一層客廳被一排倫敦火車站的古董椅和教堂桌分為兩區(qū)。古董餐桌椅表面鑲嵌玉石,大面積的綠色完成了對多彩空間的局部沉淀。
Kimi沉迷于膽機處理過的聲音,他會將老家具搬到一層,讓它們也聽聽老音樂。這里是聽唱片、把玩小物件的空間。
Kimi的“大名”是Amazing Kimi,是一位居住在北京的藝術(shù)工作者。癡迷收藏各式古董,做藝術(shù)創(chuàng)作時廢寢忘食,同時也做藝術(shù)品買手。圖中Kimi正坐在自家電梯中,他將電梯也布置成一個迷你藝術(shù)展廳,整個空間無不是他本人氣質(zhì)和生活方式的體現(xiàn) —— 玩,但玩得很認真。
1. 走進大門,這個家的特質(zhì)已經(jīng)在玄關(guān)處展現(xiàn)。老橡木祭司座來自英國赫爾圣三一教堂。墻壁上的攝影作品由Kimi 創(chuàng)作,記錄了收養(yǎng)的小貓月餅第一次看見雪的場面。墻壁上留下的方孔除了讓光線能夠透入,也讓墻壁左右的兩個空間得以互動。
2. Kimi的裝置作品《不只有土豆》同時充當了廚房移門。古董Steingraeber &S?hne 鋼琴前,是他無意中創(chuàng)作的噴霧“汽笛”。
3. 洗手間也像是一件裝置作品,地板材質(zhì)及行李箱更讓人仿佛身處漂泊旅途中。
走入Kimi的家就仿佛踏上奇妙的時空之旅,一部迷你畫廊一樣的電梯穿梭在五個樓層間,每次梯門開啟,剛剛對某一局部積累起的認知就會被重置。你可以選擇在任何一層停留、沉浸、研究,也可以“隨波逐流”,接受時空的垂直切換。Kimi說自己的家就是一艘大船,盡管物理上沒有產(chǎn)生位移,四周空氣卻扮演了不可見的海水。生活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更貼近于漂流。有時平靜,有時暈眩,和一些人與物遇到、分離又重逢……在這里,時間和地點的概念都變成某種幻覺。
地下一層是Kimi 的工作室和個人畫廊,這里與地下二層的影音空間視覺上相互連通。從工作間俯視,可見他的裝置作品和另一架鋼琴收藏。鋼琴表面已經(jīng)被無數(shù)人刻畫得很斑駁,據(jù)說這是Mick Jagger 曾經(jīng)彈奏過的。
Kimi特意保留了臥室的斜頂,一幅拼裝完成的18000塊拼圖充當了空間的頂繪。窗外是三層露臺,越過浴缸打開窗,便像是站在船甲板上。
Kimi對收藏和鉆研物件的癡迷幾乎是天生的。兒童時期他就因為酷愛拆裝自家和別人家的物品讓父母頭疼。他熱愛當代藝術(shù),喜歡老物件和新的科技,老到100多年前的椅子、相機,新到元宇宙、NFT。在沉迷于某一個東西的時間里,他會坐在電腦前啃食來自全世界的資料,研究藏品的來龍去脈,困到眼睛睜不開才會停下。十幾年間,這樣的沉溺總是重復發(fā)生,Kimi家里的每件藏品都是在如此專注調(diào)研的基礎(chǔ)上獲得的。因為對物品注入的情感很深,Kimi常以平視的姿態(tài)看待它們,為它們賦予人格。19世紀的倫敦火車站候車椅原本被安置在地下影音室,Kimi前陣子把它特意移到客廳,因為想給它聽聽來自1958年的膽機和音箱里飄揚出的音樂,好的音響設(shè)備發(fā)出的音樂味兒是彌漫在空氣里的,家里的一切都會聽到、感知到,包括人的皮膚。眼前的角落里是一把他剛收到的老上海小木椅,收來后他把粗糙的金屬固定片拆除,看到木椅上有很多孔洞,覺得它一定很疼,于是自己花了幾個小時進行修理。玄關(guān)處的橡木祭司席來自英國赫爾圣三一教堂,聊起它,Kimi立刻左走右繞,從抽屜中找出上一位藏家的書信,對各種細節(jié)如數(shù)家珍。起初,這個家更像是Kimi與世隔絕的藏珍樓(玄關(guān)處恰好也掛著偶遇的“藏珍”老木匾)。但隨著藏品越收越多,他把這個家定義成了“流動的空間”。在他看來,沒有什么東西是永恒的,一切皆因流動而產(chǎn)生美好,與世界不同的人分享不同的美好,不同的物同時又帶給另一部分人美好,流動才是物本身存在的意義。把美好帶給更多的人是件更美好的事,這句話是他一直遵循的Slogan。所以在這個看似固定的空間里,總有一些物品會找到新伙伴,也總有一些新伙伴流動進來,每次與物品的對視變得即興、不可復制,甚至意味著告別。但像水流般隨隙形變,一個活著的空間一定存在諸多偶然。盡管看上去嚴絲合縫,物與物已經(jīng)將空間咬合得很致密,但下一次造訪時,Kimi的家卻一定不再是這樣了。
Kimi說,他一直有個想法,就是要讓家有一種“進棚”感,讓每一層都像是一個獨立的電影片場。在訪客們看來,他的家顯然已經(jīng)達到了這種效果。不密集創(chuàng)作的時候,Kimi家經(jīng)常有左鄰右舍來串門。他最初擔心這些年紀稍長的朋友會無法接受這種電影場景式的分割,但后來發(fā)現(xiàn)大家居然每次都玩得興奮又投入。有人甚至抱著“我倒要看看這個Amazing Kimi的家有多amazing”的挑戰(zhàn)心態(tài),但當他們在五層空間中奇幻漂流一圈,最終來到地下二層一角,Kimi為他們打開那件靈感源于《雨屋》的落雨裝置時,再矜持內(nèi)斂的客人也會驚呼出聲。對成熟沉穩(wěn)的客人們而言,Kimi家的光影怪誕或許意味著一種放松和放肆,令大家在入戲的瞬間做回片刻的自己。而對于雙子座的Kimi來說,重復實在令人厭煩。家中不同樓層體現(xiàn)的不同角色和人設(shè)都是他的內(nèi)在部分,看似割裂的碎片聚合在一起,正好滿足了他性情中對不斷變化的需求。Kimi一直記得在影音室的大幕布前看紀錄片《土星五號》時的體驗?!叭嗽诨鸺媲懊煨〉镁拖駛€螞蟻,挺震撼的?!蹦且豢?,這個家的地下二層就是宇宙。而在三層的主臥室,窗前的浴缸一旦注滿水,甲板一樣的地面和映照在墻壁上的水波紋會讓人感覺真的身處郵輪。浴缸里的橡皮鴨子是Kimi的塑膠鴨三兄弟中的二號,一號在一次和Kimi一起赴海外的旅行中消失在了海關(guān)檢驗處。絲絨幕布后是Kimi的盥洗室,墻上的影像作品描述著高空飛行的舷窗外,依然是奔波不穩(wěn)定的旅行,一刻不停。最近幾年,Kimi開始對侘寂產(chǎn)生興趣。這座滿滿當當?shù)慕ㄖ刑鞎霈F(xiàn)樸素安靜、斑駁的一角嗎?看上去,也沒什么不可能。
衛(wèi)生間內(nèi)一件飛機舷窗制成的作品讓人無比懷念旅行,同時播放著飛機窗外的風景和飛機上的廣播。對頁:主臥窗前,古董天鵝龍頭裝飾的浴缸里漂著Kimi 的旅行伙伴“鴨兄弟二號”。
衛(wèi)生間內(nèi)一件飛機舷窗制成的作品讓人無比懷念旅行,同時播放著飛機窗外的風景和飛機上的廣播。對頁:主臥窗前,古董天鵝龍頭裝飾的浴缸里漂著Kimi的旅行伙伴“鴨兄弟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