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銳
2022年北京冬奧會來了,憨態(tài)可掬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為我們開啟了一場冰魂雪魄的體育盛宴。大家有沒有想過,冰雪作為冬奧會的“第一主角”,究竟是怎么造出來的?等等!什么?冬奧會比賽用的竟然不是純天然冰雪?今天,就為你揭開關(guān)于冰雪的更多秘密,準備好目瞪口呆吧!
純水制冰,就是這么“豪橫”
冬奧會的每個比賽場都是冰雪世界,如此用量,完全依靠大自然母親“生產(chǎn)”,顯然不現(xiàn)實??扇斯ぴ毂?,也沒那么容易。
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壺等冰上項目,比賽專用的場地都需要鋪上一層冰盔甲,聽著就是灑點水、降降溫的事兒,實際上就連所用的水都非常講究。首先要給水進行提純,就是要把溶解在水中的固體顆粒、鹽、礦物質(zhì)等統(tǒng)統(tǒng)去除,讓水更干凈純粹??蓜e小看水中的這些雜質(zhì),它們會在冰的晶體之間制造麻煩,特別喜歡掀翻運動員的舵雪橇,要么故意給滑冰運動員腳下使個絆子。而水的純凈度越高,冰面越平滑,越利于運動員賽出好成績。
在瓷器上雕花
為了制造出高質(zhì)量賽道,技術(shù)人員至少要準備一年的時間,小心翼翼地給賽道噴灑純凈水,甚至多達上百層。這個過程宛若澆灌名貴的花卉,一定要做到“雨露均沾”。
接下來,吸飽足夠純凈水的賽道,就會通過特殊的裝置進行“速凍”。這個過程也需要加倍小心,技術(shù)人員宛若在瓷器上雕花,手一抖可能就會形成“致命”的霜層。霜層喜歡抱緊冰里面的空氣分子,一起到冰面上去搗蛋。一旦讓它們得逞,制造出小凹痕,冰上項目運動員可就要大吃苦頭啦,輕則摔倒,重則受傷。所以,捉住這些冰面“小壞蛋”,也是技術(shù)人員的日常工作內(nèi)容。
一樣水,百樣冰
不同的運動項目對冰層的厚度、溫度要求各不相同,往往需要“量身定制”,眾“冰”難調(diào)。
比如我們常見的花樣滑冰項目,需要的冰層厚度高達5厘米、溫度卻僅有零下4攝氏度。只有這種“厚切”款冰面,才能讓冰鞋與冰層緊密擁抱,幫助運動員完成各種優(yōu)美炫目的跳躍動作。原來,在我們?nèi)庋劭床灰姷谋鶎舆吘墸肿訒兂梢环N類似于液體的結(jié)構(gòu),名叫“預(yù)融層”。它既可以讓冰面絲滑如綢緞,又可以在冰鞋和冰面之間形成一定的壓力,從而鉤住冰鞋。你說神奇不神奇?
而極具觀賞性的冰壺比賽場地,需要零下6攝氏度的冰,以及不超過12攝氏度的室溫,否則冰壺與冰的摩擦系數(shù)就會發(fā)生改變,運動員就很難控制這些“瘋狂”旋轉(zhuǎn)的冰坨坨了。
速滑場地是冰中“千里馬”,需要更平整、溫差更小的冰面。在這里,就不得不表揚北京冬奧會速滑館“冰絲帶”了。我國科技人員給二氧化碳施“魔法”,創(chuàng)造性地研發(fā)出跨臨界直接蒸發(fā)制冷系統(tǒng)和制冰余熱回收再利用系統(tǒng),既省電又平整,我們可以期待在這里誕生更好的世界紀錄哦!C6041896-C41A-477C-ACB6-C04F20442D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