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霞,楊鑫宇,宋丹,張紅艷,閆芬芬*
(1塔里木大學園藝與林學學院/南疆特色果樹高效優(yōu)質栽培與深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新疆,阿拉爾 843300)
(2昆玉市大漠田園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新疆,昆玉 848116)
長壽花(Kalanchoe blossfeldiana)是景天科伽藍菜屬多年生肉質草本花卉,原產馬達加斯加島[1]。其植株矮小,株型緊湊,葉片翠綠、花朵密集、花色豐富,花期從12月開至次年5月,是市場暢銷的盆栽觀賞花卉[1]。長壽花不僅耐旱性強,養(yǎng)護管理容易,而且應用廣泛,裝飾效果好,特別適用于微型盆栽及花壇布置等室內外栽培,是新疆乃至西北地區(qū)花卉市場的主角,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2]。長壽花傳統的繁殖方法有扦插繁殖和播種繁殖,但這些方法繁殖率低,受環(huán)境影響大,且容易導致病毒的積累、使品種退化,進而影響長壽花的產量和品質,嚴重制約種苗的商品化生產[3-4]。采用組織培養(yǎng)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長壽花的繁殖系數,實現規(guī)?;a,而且也可以實現脫毒處理,目前該方法已成為現代化種苗繁育的主要方式[5]。蘇惠等[6]利用長壽花的葉柄、莖段和莖尖進行組織培養(yǎng),并獲得相應的培養(yǎng)配方。孫新政等[7]通過對白色長壽花莖段外植體進行了初代誘導、增殖、生根及移栽的研究發(fā)現,莖段培養(yǎng)可以作為離體繁殖長壽花的重要途徑。高建莉等[8]研究證明以長壽花葉片作為外植體誘導愈傷組織,其誘導時間比用葉柄和莖段短7 d。孫利娜[9]研究得出長壽花嫩葉片的最佳分化培養(yǎng)基為MS+6-BA 3.5 mg/L+NAA 0.2 mg/L,可縮短組培時間。本研究以紅色和黃色的重瓣長壽花成熟葉片為外植體,通過離體葉片誘導愈傷途徑研究成熟葉片的滅菌處理、葉片愈傷組織、不定芽及不定根的誘導技術。通過離體組織培養(yǎng)的方法繁殖高質量長壽花,提高長壽花繁殖系數,以期建立重瓣長壽花組培技術體系,為西北地區(qū)長壽花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試驗材料來自塔里木大學園藝實驗站盆栽長壽花成熟葉片,紅色品種為‘阿朱諾’,黃色品種為‘日出’。
1.2.1 外植體滅菌處理
取健壯、成熟的紅色和黃色重瓣長壽花葉片,流水沖洗數次,脫脂棉反復擦拭除塵后,在超凈工作臺內將葉片剪成1.0 cm2正方形小塊進行滅菌處理。先用75%乙醇溶液消毒30 s,再加入1%次氯酸鈉溶液滅菌處理[10],其中紅色重瓣長壽花葉片分別設置3個滅菌時間處理:6 min、8 min、10 min;黃色重瓣長壽花葉片分別設置3個消毒時間處理:5 min、7 min、9 min。最后無菌水沖洗3次,將滅菌后的葉片切成約1 cm×1 cm的小塊接種于MS培養(yǎng)基上,每瓶放置5小塊,每個處理接種10瓶,重復50次。7 d后調查污染率、褐化率及葉片誘導狀態(tài)[11]。
1.2.2 愈傷組織的誘導
將滅菌后1 cm2的成熟葉片接種在不同激素配比的誘導愈傷組織培養(yǎng)基中(表1),每瓶放置5塊,每個處理水平接種6瓶,重復30次。25 d后觀測并記錄愈傷組織生長及增殖的情況。
表1 葉片愈傷組織誘導的激素配比處理 mg/L
1.2.3 不定芽的誘導
將培養(yǎng)28~35 d后生長狀況良好的黃綠色愈傷組織切成小塊,接種到不同激素配比誘導叢生芽的培養(yǎng)基上(表2),每瓶放置3小塊,每個處理水平接種5瓶,重復15次。接種35 d后進行芽增殖系數統計。
表2 不定芽誘導的激素配比處理 mg/L
1.2.4 不定根的誘導
待不定芽生長至2~3 cm時,將健壯的單株芽苗切下轉接至不同生根誘導培養(yǎng)基中(表3),每瓶放置3株,每個處理接種5瓶,重復15次,培養(yǎng)室中正常培養(yǎng)。25 d后調查并記錄根的生長狀況。
表3 不定根誘導的激素配比處理 mg/L
采用WPS Office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
由表4可知,紅色重瓣長壽花成熟葉片在1%的次氯酸鈉溶液消毒處理時間為10 min時,葉片誘導成功率最高,為64.0%,污染率最低,為26.0%,主要為細菌污染。黃色重瓣長壽花葉片在次氯酸鈉滅菌處理9 min時,葉片誘導成活率最高,為60.0%,污染率最低,為28.0%,均為細菌污染。兩個花色成熟葉片在1%的次氯酸鈉溶液滅菌處理6~7 min時污染率達52%,滅菌時間為5 min時污染率極高,為82.0%。另外,隨著滅菌時間增加,葉片褐化程度明顯,由于葉片切割材料過小,傷口周圍褐化程度較高。因此認為,長壽花成熟葉片最佳的滅菌方式為75%酒精消毒30 s,再用1%的次氯酸鈉溶液消毒9~10 min,無菌水沖洗3次為宜。
表4 不同滅菌時間對長壽花葉片滅菌效果及外植體成活率的影響
由表5可知,不同激素濃度配比對長壽花外植體愈傷組織誘導的能力不同。激素配比為MS+6-BA1.0 mg/L+NAA 0.5 mg/L時對紅色和黃色的重瓣長壽花葉片愈傷組織的誘導效果最佳,紅色重瓣長壽花葉片誘導率達到80.0%,葉片形成的愈傷組織狀態(tài)為向上卷曲膨大、嫩綠色、細密、瘤狀的突起,誘導分化明顯。黃色重瓣長壽花葉片誘導率為86.7%,在此培養(yǎng)基下,葉片形成的愈傷組織為嫩綠色、細密、有瘤狀傷口,誘導分化明顯。另外,高濃度的6-BA要比低濃度的誘導效果好,6-BA濃度相同時,高濃度的NAA更利于愈傷組織的形成和分化。
表5 不同激素配比對長壽花外植體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
2.3.1 不同激素配比對長壽花葉片愈傷組織誘導不定芽的影響
由表6可知,不同激素濃度配比對長壽花叢生芽誘導的能力不同,其中MS+6-BA 1.0 mg/L+IBA 0.1 mg/L為最佳激素配比。在此激素誘導下,長壽花愈傷組織誘導叢生芽的效果最好,其中紅色長壽花的增殖系數為2.93,黃色長壽花的增殖系數為2.87,且誘導出的叢生芽多、芽體肥大、長勢旺盛,培養(yǎng)后期芽體不會變黃。6-BA濃度相同時,IBA濃度越高,誘導增殖系數越??;IBA濃度相同時,6-BA濃度越高,誘導增殖系數越大,因此認為高濃度的6-BA和低濃度的IBA對叢生芽誘導的效果更好。但是不同濃度的NAA對叢生芽誘導效果的影響不大。兩種花色重瓣長壽花在相同激素濃度配比下誘導效果差異不明顯,可見不同花色外植體對叢生芽誘導的差異不明顯。
表6 不同激素配比對長壽花愈傷組織誘導不定芽的影響
2.3.2 不同誘導時間對叢生芽誘導的影響
在最佳激素配比條件下,誘導時間不同。叢生芽誘導效果不同(圖1)。在誘導時間為0~30 d時,A2、A3、A4對叢生芽誘導率均呈上升趨勢,但誘導效果存在差異。相同時間下,A2誘導率最高,A3次之,A4最低,因此培養(yǎng)時間小于30 d時,三種激素配比對叢生芽誘導能力為A2>A3>A4。誘導時間為30~60 d時,A2叢生芽誘導率呈下降趨勢,芽體逐漸由嫩綠色變?yōu)辄S綠色,個別出現畸形,在培養(yǎng)60 d時大多數已變?yōu)榈S色或者白色。而A4叢生芽誘導率仍呈上升趨勢,葉片愈傷組織誘導出的叢生芽顏色一直為綠色的球莖,因此當培養(yǎng)時間大于40 d時,三種激素配比對叢生芽誘導的能力為A4>A3>A2。
圖1 不同誘導時間對叢生芽影響變化曲線
由表7可知,不同激素濃度配比對長壽花不定根的誘導率不同。當1/2MS培養(yǎng)基中加入0.3 mg/L的IBA時,長壽花不定根誘導的效果最佳,其中紅色重瓣長壽花的誘導率達到80.0%,黃色重瓣長壽花的誘導率達到73.3%。此培養(yǎng)基下誘導出的生根苗粗壯、長勢狀態(tài)好,根長為2~3 cm。NAA濃度相同時,IBA濃度越高,誘導率越高,因此高濃度的IBA有利于根的形成與分化。
表7 不同激素配比對長壽花不定根的誘導
葉片培養(yǎng)7~14 d后,紅花葉片切口處形成白色或淡黃色愈傷組織(圖2A),21 d后由淡黃色轉變?yōu)辄S綠色,部分葉片邊緣為紅色(圖2B)。7~14 d黃花葉片切口處形成白色愈傷組織(圖2C),21 d后由白色轉變?yōu)辄S綠色,部分為黃白色(圖2D)。將已經初步誘導35 d的愈傷組織進行不定芽的誘導分化,接種誘導7 d后,愈傷組織增殖加快并明顯由淡黃色轉變?yōu)辄S綠色,部分出現芽點(圖2E),14 d后愈傷組織轉變?yōu)榫G色,芽點陸續(xù)分化為綠色小芽(圖2F),35 d后形成叢生芽(圖2G)。待不定芽生長至2~3 cm時,將健壯的單株芽苗切下轉接至生根培養(yǎng)基中,14 d后形成不定根(圖2H),25 d后生長為健壯的無性苗(圖2I)。
圖2 長壽花葉片不同誘導時期發(fā)育動態(tài)變化
我國是盆栽花卉生產和消費大國,但是多數中高檔花卉種苗從國外進口,其中長壽花多從丹麥引進[12],我國自主育種技術和工廠化育苗體系亟待提高。通過葉片誘導愈傷組織的形成,可實現快速建立組培無性快繁技術體系,提高植物的繁殖系數[13]。在本研究過程中發(fā)現,不同花色組織培養(yǎng)快繁技術差異不大,且葉片切割成較小的材料,傷口周圍褐化程度較高。通過葉片誘導的愈傷組織為葉片原生質體培養(yǎng)、原生質體融合、遺傳轉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受體材料,為生物工程技術奠定了理論基礎[14]。
植物激素種類和配比對愈傷組織的誘導、不定芽的分化以及不定根的誘導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馬群等[15]研究發(fā)現2,4-D的濃度對誘導芽數的影響較大,當濃度為1.0 mg/L時,誘導的叢生芽芽數多、無失綠現象,而當濃度為1.5 mg/L時,芽數少、有部分失綠現象。本研究發(fā)現,高濃度的6-BA和高濃度的NAA更有利于長壽花愈傷組織的形成,6-BA較高時,誘導芽數較高。高濃度的6-BA和低濃度的IBA更有利于叢生芽的誘導,在6-BA 1.0 mg/L和IBA 0.1 mg/L激素配比下,長壽花叢生芽的增殖系數可達2.9,且叢生芽多,芽體肥大,長勢旺盛。激素配比為1/2MS+0.3 mg/L時對叢生芽形成不定根的誘導能力最佳,高濃度的IBA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與分化。
不同的培養(yǎng)時間對激素的誘導能力存在影響,誘導時間為0~30 d時,高濃度的6-BA和低濃度的IBA更有利于叢生芽的誘導。誘導時間為30~60 d時,在MS+6-BA 1.0 mg/L+IBA 0.1 mg/L培養(yǎng)基條件下叢生芽誘導率呈下降趨勢,芽體逐漸由嫩綠色變?yōu)辄S綠色,個別出現畸形,在培養(yǎng)60 d時大多數芽體已變?yōu)榈S色或者白色。而在MS+6-BA 1.0 mg/L+IBA 1.0 mg/L培養(yǎng)下叢生芽誘導率呈上升趨勢,葉片愈傷組織誘導出的叢生芽顏色一直為綠色的球莖,莖段愈傷組織誘導出的叢生芽為黃綠色且后期葉片不發(fā)黃,因此培養(yǎng)時間為40~60 d時,高濃度的6-BA和高濃度的IBA更有利于長壽花不定芽的誘導。
本研究以成熟葉片為外植體,篩選出用1%的次氯酸鈉溶液消毒9~10 min滅菌處理最佳。最佳葉片誘導愈傷組織培養(yǎng)基為MS+6-BA 1.0 mg/L+NAA 0.5 mg/L,最佳不定芽誘導培養(yǎng)基為MS+6-BA 1.0 mg/L+IBA 0.1 mg/L。最佳生根培養(yǎng)基為1/2MS+IBA 0.3 mg/L。初步通過葉片誘導愈傷組織途徑建立長壽花組培快繁技術體系,為后續(xù)優(yōu)良品種快繁和工廠化育苗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