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同 編輯:魚躍
因為自幼有人偶情節(jié),她幾乎收集了全世界的各種娃娃,發(fā)現美國有芭比娃娃,俄羅斯有套娃,德國有瓷娃娃,唯獨缺少了能在世界流行的中國娃娃。于是做了10年軟件工程師的她,毅然改行做起了娃娃。她吸取“北京絹人”的精髓,在改良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打造出了中國的“唐娃娃”。
唐燕做娃娃完全屬于偶然。一個星期天,工作疲憊的她想逛街放松一下,不知不覺來到一家精品店。唐燕時常來這里搜集一些精美的工藝品,尤其是人偶娃娃,只要一看到有造型新穎、設計獨特的娃娃上柜,她說什么也要把它帶回家,要不然就吃不好睡不香。
老板看到她就逗趣說:“你這么愛收藏娃娃,還不如自己開個店,喜歡的就留下來,感覺一般的就賣出去?!碧蒲嘁宦犨@建議就樂了:對呀,為什么不試試看呢?畢竟自己從小就酷愛娃娃。
這個想法瞬間讓唐燕為之一振,她想試試水。調研后,唐燕決定賣歐洲的陶瓷娃娃。就是當時風靡國外的“kiss親嘴娃娃”,國內市場上很少見。她接連找了好幾個廠家,最終拿到一小批準備出口的產品。
沒想到帶到寫字樓后,根本不用宣傳,就以她始料未及的價格,被那些時尚女孩子一搶而空。大賺一筆后,唐燕毅然放棄了無數人艷羨的IT業(yè),開始追尋她童年的夢想。
一天,唐燕逛街散心時,路過百盛購物中心,在工美集團的“珍寶館”櫥窗里,瞥見一個非常漂亮的娃娃,那是京劇《楊門女將》中的穆桂英人偶,因為自幼就有娃娃情結,她被眼前這個迷你版“穆桂英”的精致吸引了。人物形態(tài)的英姿曼妙,樣貌的俊俏別致,古典服飾的端莊精細,美如冠玉,太驚艷了!小人兒一下就把她的心攝住了!
后來唐燕才知道,這種人偶叫“北京絹人”,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早唐時期。人物造型取材于中國民間故事、傳統(tǒng)戲劇等,需要經過雕塑、彩繪、服裝、道具和頭飾等十幾道工序,最終做成立體人型。
那時人們用中國的上等蠶絲,從“小人”的臉、手、衣服和頭發(fā),到妝容、服飾、裝飾上的制作,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精細,宛如給娃娃注入了靈魂。“這使它們從頭到腳,從里到外,栩栩如生,像極了立體丹青。每一個都嬋娟花艷,無與倫比,且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遺憾的是,在民國時期北京絹人就已失傳。直到20世紀50年代,我國應邀參加印度舉辦的“國際玩偶展覽會”,重任交到藝術大師葛敬安手里。在葛敬安和團隊的苦心鉆研下,北京絹人得以重見天日,順利地參加了“國際玩偶展覽會”,引發(fā)許多國際友人的關注。
可惜好景不長,因為北京絹人制作工序復雜,成本高,根本沒有市場,眼看這門古老的絕技瀕臨失傳!唐燕當時就覺得,自己應該去學習制作這種精妙絕倫的北京人偶,因為它實在太美了!
商業(yè)賄賂犯罪中對于賄賂的內容,各學者之間存在爭議。我國刑法將賄賂僅限于財物,將其他非物質利益排除在外。但《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則將賄賂的范圍規(guī)定的比較寬泛,指的是財物或者其他手段。有學者認為應嚴格按照刑法的規(guī)定來認定賄賂的范圍而不能將其擴大到非財產性利益。其理由認為刑罰作為最嚴厲的制裁手段,這就要求在對商業(yè)賄賂進行界定的時候必須明確、具體,而不應作擴大解釋,否則人為地造成刑法的擴張,損害刑法的保障機能[6]。因此應當將賄賂的內容從財物擴大到非財產性利益。
多年來,唐燕幾乎收集了全世界的娃娃,發(fā)現唯獨缺少了中國獨有的娃娃。她忽然想到,自己在東京見過的日本“人形”娃娃。這種娃娃已有數百年歷史,每一件作品都融進了不同時期日本的服飾文化,大多數形態(tài)是穿著傳統(tǒng)華服的藝伎。這些人形全部為手工制作。唐燕心想,美國有芭比娃娃,俄羅斯有套娃,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人偶形象,而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卻沒有這樣一種藝術品能流行到世界各地。
她突然意識到,可以完全摒棄洋娃娃的風格,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去挖掘寶藏。而具有濃郁民族風的北京絹人,不就是最美的“中國娃娃”嗎?
最終,她找到了北京絹人第二代傳人楊乃蕙,老人未曾想到,唐燕對絹人竟如此癡迷,還決定放棄自己的主業(yè),專門組建一個制作北京絹人的工作室。于是,楊乃蕙當即將其收入門下。在大師的指點下,唐燕開始刻苦學習絹人技巧,足足學了一年多才出師。
其間她驚訝地發(fā)現,絹人的制作工藝,比想象的還要復雜和精細。要經過糊頭、服飾、彩繪、頭飾等細致工序。絹人集多種工藝為一體,包括雕塑、繪畫、服裝設計、頭飾、發(fā)式、道具、背景組合造型、金工、木工、缺一不可。唐燕說,一個絹人作品最具魅力之處,便在于人物瞬間神態(tài)的展現。無數個靈動的細節(jié),成就了傳神的瞬間。
尤其是絹人纖細的素手,十分考驗匠人的功力。鉛絲為骨,編成手指的形狀,纏上脫脂棉,戴上手套,染上指甲,做成符合絹人氣質的手形。絹人苗條的身材,圓潤的肩背,豐滿的胸臀,全靠匠人對人物的理解和上手手感來完成。
制作完身形,接著就是絹人服裝的搭配,要求必須貼切人物的身份。而單單給人物服裝配色,匠人就經常在不斷地嘗試,才能找到完美搭配的服裝。絹人服裝制作需要多步才能完成:原料、量尺碼、打版、定樣式。如此下來,賦絹紗以生命,施絲綢以靈性。特別是考究的吉祥紋樣,被匠人用“賽繡”工藝,繪制到布料上。線隨心而變,金粉調成的漆,在手的晃動下,勾勒出吉祥紋樣。
唐燕說,想要創(chuàng)作出傳神的絹人,還需要讀懂人物所處的歷史背景、性格特點、生活環(huán)境來進行創(chuàng)作。不僅要突破人物的歷史故事,更要超越他的歷史故事,在形、神上下功夫。
制作北京絹人雖然是一門高雅藝術,但僅憑熱愛是不夠的。唐燕意識到如果不能走入市場,它就只能被放進博物館、展覽館里,遲早會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她冷靜分析后認為,絹人按原有的傳統(tǒng)工藝制作不僅非常復雜,用料考究,而且制作周期長,成本太高。除此外,做出的娃娃還存在不易保存、不易運輸的致命缺陷。再加上絹人并不為大多數人所了解,因此收藏者甚少。一直以來,市場都很小。
找到問題的癥結后,2003年,唐燕成立了北京“唐人坊”公司。并給自己的人偶取名“唐娃娃”,因為這一下就能讓人聯(lián)想到大唐盛世。唐燕在吸取“北京絹人”技藝精髓的同時,又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設計。
比如她制作的人偶,頭部、四肢不再是6層絲綢細致的粘合,而是在材料上改良,用石膏、陶瓷、樹脂等新材料制作,用熱轉印和絲網印技術取代服裝上的刺繡和手繪,其他方面仍采用傳統(tǒng)絹人的制作技藝,如掐絲編花、人形彩繪、梳發(fā)等,在核心工藝上保留經典之美。
服飾是人偶的靈魂,為此,唐燕把重點放在對中國服飾文化的研究上,買工具書,請教學者,觀摩戲劇,走訪博物館,成了半個服飾專家;在人形設計上,曾習工筆素描的她,從中國傳統(tǒng)人物畫和民間泥塑中汲取營養(yǎng),融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
改良后的“唐娃娃”面部和手部均采用特殊石膏,在手繪的基礎上結合電腦繪圖,提高了制作效率。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不僅改進了傳統(tǒng)絹人的多項工藝,也豐富了創(chuàng)作題材,降低了制作難度。
就這樣,唐燕一直期待的“中國芭比娃娃”橫空出世。她也迅速拿到來自故宮的訂單,雙方合作推出故宮文創(chuàng)——紫禁城往事,并獲得北京禮物大賽金獎。
北京奧運會期間,“唐娃娃”被當作國禮,備受歡迎,尤其是以京劇人物為造型的Q版“唐娃娃”!
到2021年,唐人坊擁有Q版萌偶系列、Air呼吸系列、清宮系列等,20多個產品系列,共計500多個品種。包括中國歷史朝代、古典文學、地區(qū)民俗、少數民族、曲藝文化、神話傳說等,各類題材在國內都成為熱銷產品。唐燕還順勢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開設了上百家門店。
“唐娃娃”不僅僅是精妙絕倫的裝飾品,更是一段段鮮活的歷史。在英、美、法、日、德等30多個國家,都頗受人們喜愛。因其曾出現在APEC峰會、G20峰會等高級別國家會議桌上,而且被作為國禮贈送,這樣國寶級的中國風娃娃,在國外友人的眼里彌足珍貴。
此外,唐燕的“中國娃娃”做工精細,工藝獨特,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歐洲和美國的一些博物館,也爭相收藏。
正因如此,“唐娃娃”在國外價格很昂貴。尤其西方的一些藝術家,只是在隆重拜訪時,才作為禮物贈送,而能收到這樣的藝術品,對收禮者也是極有面子的事。
盡管如此,唐燕并未滿足,她心中還有更大的夢想:將“唐人坊”做成百年老店,建一家世界知名的玩偶博物館,傳承、弘揚、創(chuàng)新北京絹人文化。在她看來,小娃娃中藏著大文化,方寸之間,傳承的課題很大。
唐燕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娃娃人人都喜愛,我要用娃娃來推動世界文化交流?!毕嘈牛磥硭摹疤仆尥蕖币欢〞谑澜缥幕枧_上,傳播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