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穹
據(jù)臺媒臺灣與美國本周將會就“21世紀貿易倡議”舉行第一次會談。對與美經貿談判,臺當局極為期待。負責談判的官員聲稱“這是他等待了30年的東西”,認為雙方將最終達成高水平經濟合作協(xié)議,可幫助臺灣打開參與區(qū)域經濟合作的大門,推動臺參與美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和日本主導的CPTPP。
但如果仔細觀察臺當局公布的“貿易倡議”具體內容,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幾個核心問題:首先,談判仍然沒有涉及最核心也是最具有實質性的關稅減免與市場準入問題。也就是說,與“印太經濟框架”如出一轍,美國沒打算或者暫時沒有打算給予實質讓利。這當然引發(fā)島內工商界的不滿,被批為“沒有政策牛肉”。但臺當局主動出面解釋,說雙方都有難處,以后仍會有機會。
其次,談判完全由美方主導,具有強烈的“排華”色彩?!百Q易倡議”11項議題包括貿易便利化、反腐敗、支持中小企業(yè)貿易、促進以勞工為中心的貿易、“國營”企業(yè)改革、反對非市場經濟等諸多內容??梢哉f,它是拜登政府所謂“中產階級外交”在對外貿易政策領域的集中體現(xiàn)。由于“貿易倡議”與美推出的IPEF具有很大相似性,我們可“管中窺豹”觀察美國在實力相對下降、戰(zhàn)略焦慮感大幅上升的當下,究竟想干什么、怎么干。
過往的雙邊經貿談判,雙方通過減免關稅和協(xié)商市場準入促成彼此經濟貿易往來和投資更緊密,并對不參與經貿談判的第三方產生貿易、投資轉移效應,這會促成第三方也考慮參與經貿談判,使得經濟一體化范圍逐步擴大。但當下美國堅持認為,原有經貿規(guī)則使自身利益受損嚴重,尤其是美勞工、環(huán)境、反腐敗等標準嚴苛,與“非市場經濟”經濟體競爭時遭遇嚴重不公,需要在美式民主價值理念基礎上構建新的貿易規(guī)則和標準。拜登政府試圖“惠而不費”地將更多國家拉入以這套新貿易規(guī)則和標準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并將不符合新貿易規(guī)則和標準的經濟體排除在外,“排華”意味極為濃厚。
第三,意圖將臺徹底拉入美主導的貿易體系,促成兩岸經濟“脫鉤”。拜登政府推出IPEF后,應者寥寥,都強調“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中國具有巨大經濟影響力”。尷尬之余,美國迫切需要一個談判“標兵”,率先在“親美反中”問題上作出表率。毫無疑問,死抱著“臺獨”意識形態(tài)的臺當局是最佳“大冤種”:臺當局不僅積極接盤,還大肆鼓吹“臺灣成為美貿易談判的優(yōu)先對象”,強調“臺美關系堅若磐石”。如果臺美真在貿易便捷化等議題上達成一致,美將對“臺灣接單—中國大陸生產一出口歐美”這條產業(yè)鏈具有更強影響力,可能以“供應鏈安全”等名義要求更?多臺商將產能轉移出中國大陸。在中美貿易摩擦期間,部分臺商采取經由第三地轉出口美國的辦法規(guī)避輸美高額關稅,如果臺美“貿易倡議”談判取得實質突破,這種做法將面臨更高風險。
那么,臺灣會獲得什么呢?島內已有批評者嚴正指出,如果臺灣完全遵照“貿易倡議”制定的新貿易規(guī)則和標準,“臺灣將成為美'經濟殖民地”。有學者更直接地指出,島內“臺灣電力”等公營企業(yè),長期為民眾提供廉價電力等重要民生物資產品,如果按照“貿易倡議”要求私營化,只會讓外資得利,但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卻要臺民眾來承受。且如果完全按照所謂“國際標準”,臺灣將不得不完全開放“萊豬”,比如進入校園午餐,讓臺青少年吃"萊豬”。這種開放未來還會在醫(yī)療健康等更多攸關民生健康等領域不斷發(fā)生。
事實上,蔡英文上臺6年來竭力遏阻兩岸經貿交流,但臺對大陸出口比重不降反升;而蔡不惜開放“萊豬”討美歡心卻沒有獲得美任何實質回應??梢?,臺當局為追求兩岸“經濟脫鉤”而選擇罔顧民眾利益的方式“親美反中”極有可能“未得其利,先受其害”。臺當局以為“貿易倡議”談判開啟的會是一條通向“臺獨”的“金光大道”,實際只可能是滿地瓦礫的死胡同?!ㄗ髡呤钦娼浘曋菐焯丶s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