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娣
陳愛華在工作中
1978年8月,陳愛華出生在上海。3歲時,一看到奶奶洗衣服,她就跑過去幫忙,洗自己的手絹和襪子。7歲時,陳愛華已經可以洗全家人的衣服。她懂得把白色衣服與深色衣服分開洗,以免串色,還知道洗襯衫前要先解開所有扣子,避免造成扣眼松動。
1997年,19歲的陳愛華到上海中華老字號正章公司做了一名三級營業(yè)員,負責收發(fā)、檢查、折疊、包裝衣服以及識別面料、與顧客溝通等基礎性工作。
在店里,陳愛華牢記奶奶對她說的話:“做事一定要用心?!笨磶煾祩兿匆路?,她一有空就去幫忙。師傅們都很喜歡這個勤快的姑娘,耐心告訴她不同面料的洗滌方法。陳愛華認真記下來,還細心總結工作小竅門,如怎樣為衣服排號,方便快速收發(fā)等。很快,她成了師傅們的得力助手。
隨后,陳愛華主動申請從前臺轉入業(yè)務崗。她跟著每一位師傅學習不同技能,熟悉不同崗位,對清洗、熨燙、包裝、質檢、修補等每一個步驟,都認真鉆研。別人下班了,她還在車間里一遍遍地苦練操作,平均一天洗滌上千件衣服。
盡管陳愛華工作很認真,可還是難免有洗壞或燙壞衣服的時候,她也慢慢明白了,洗衣并不像人們想象中那么簡單,洗滌方法和修復工藝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此后,只要市面上出現(xiàn)新面料,她總是第一時間了解其特性,一遍遍地嘗試洗滌新方法。為了改進洗滌工藝,提高工作效率,她常常深夜還在車間摸索、研究,無數(shù)次被蒸汽燙傷手臂。
用心是制勝的法寶。憑借這股鉆勁兒,陳愛華在技能上很快獨當一面,成為高級技師,后來又逐步成長為部門負責人、技術總監(jiān),深受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
如何將洗衣服這件事做到極致?陳愛華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到最好?!?/p>
2003年,正章公司嘗試在打浦路開一家精品洗衣店,安排陳愛華與7名年輕同事一起“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業(yè)初期,陳愛華設定每件衣物的洗護都要經過預檢、洗滌、包裝三大流程、88道工序。碰上衣物有破損,還要將破損處盡量修復,煥然一新地交到客戶手中。在她的領導下,整個團隊把細節(jié)做到極致,受到了客戶的廣泛好評,門店曾創(chuàng)下正章單日營業(yè)額最高紀錄。
2005年冬天,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來到正章公司,一進門就問:“店里有沒有老師傅?這條旗袍我想再穿一次?!崩先伺踔患谙涞讐毫私?0年的紅色真絲旗袍,說是她當年結婚時穿過的衣服。陳愛華仔細翻看旗袍,由于放置太久,旗袍上壓痕非常明顯,裝飾物零星掉落,真絲色澤已褪,有些金絲都脫線了,清洗修復難度非常大。但熱心的陳愛華不想讓老人失望,決定試一試。
旗袍上用的珠花采用60多年前的老工藝,陳愛華特地去浙江海寧采購配貨;看珠子太新,她又特意做舊。旗袍上的金線是手繡的,針法獨特,她又跑到退休老師傅家里認真請教,最后用一模一樣的繡法填補了旗袍上的金線……
洗滌、去漬、補色、修復……前后共花了20多天時間,旗袍最終完美修復,老人激動地要給陳愛華包一個2萬元的大紅包!陳愛華笑著謝絕了老人的好意:“店里洗衣都是明碼標價的,額外的錢一分不能收。只要您滿意,我就很高興了!”
除了旗袍,陳愛華還修復過許多連奢侈品品牌方都沒把握修復的皮衣皮具,去漬拔色是她的獨門絕活。由于技藝精湛,她被稱為上海破解洗衣疑難雜癥“第一人”。陳愛華說:“其實,洗衣和中醫(yī)一樣,也講究望聞問切。”在她看來,每件衣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工藝品,只有精心洗滌和修護,才對得起顧客對她的信任。
能洗別人洗不了的衣服,陳愛華洗染工匠的名聲逐漸在上海打響。2014年5月,亞信第四次峰會在上海舉行,陳愛華接到了為峰會熨燙參會國國旗的艱巨任務。
各國國旗都采用優(yōu)質貢緞面料,長時間折疊,痕跡很難去掉;而且國旗一律不得帶出會場,洗滌人員熨燙時只能攜帶一套小型蒸汽熨斗和家用燙臺。時間緊迫,每面國旗都要熨到零褶皺,怎么辦?陳愛華靈機一動,在大理石臺階上鋪上線毯當燙臺,憑借豐富的經驗,她們用最傳統(tǒng)的水滴法將熨斗溫度精準控制在120℃,巡燙、燜燙,輕輕提、慢慢移,一氣呵成。最終,108面國旗光潔如初,陳愛華和團隊圓滿完成任務。
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陳愛華接到了新任務:洗滌和熨燙各國元首、國內省市領導及隨行人員的各類衣物。這些衣物款式繁多、面料復雜,洗滌和熨燙難度都很大。
“細節(jié)之處見實力?!痹趪揽恋囊笙?,陳愛華帶領團隊認真商討對策,先對衣物進行分類,再單獨制定洗滌流程,完成了所有衣物的洗滌任務,受到大家的高度肯定。
2020年2月底,陳愛華收到了一條來自上海交通執(zhí)法大隊的需求——疫情防控期間,交通執(zhí)法的一線道口人員日日堅守在崗位,他們的制服和雨衣褲緊急需要消毒、清洗。雨衣褲有涂層,不能烘干;每個執(zhí)法人員的衣物必須單獨包裝,不能混淆;破損的還需要修復……擺在她面前的難題許許多多,但她偏偏是個愛挑戰(zhàn)的人,“當時心里真的是憋著一股勁:自己千萬不能給在一線抗疫的執(zhí)法隊員拖后腿!”陳愛華當機立斷,制訂特殊的消毒、洗滌、熨燙和烘干工藝,6小時完成了13個支隊500多件衣物的消毒和清洗工作。此后,她把這一套工藝作為制服洗滌的常態(tài)化流程,確保一線人員能夠穿上整潔安全的制服。
多年來,陳愛華本著“省時、省力、省能源”的原則,依托工作室進行洗滌工藝的改進、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她自主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熨燙設備,使一件襯衫的洗滌時間由20分鐘縮短到5分鐘。由她研發(fā)的全封閉干洗機冷凝水回收再利用系統(tǒng)、蒸汽冷凝水回水利用操作法,一年可節(jié)約成本10多萬元。她的另一項專利技術——皮革干洗操作法,獲得了2018年上海市職工先進操作法創(chuàng)新獎。除此之外,陳愛華還帶領團隊先后發(fā)明了40多種針對特殊面料去污去漬的溶劑,填補了行業(yè)空白。
為了表彰她為洗滌行業(yè)做出的突出貢獻,陳愛華先后獲評上海市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勞動模范,還被評為上海洗滌行業(yè)唯一的技能大師。
“洗衣是值得終生奮斗的事業(yè),有了成熟的技藝,更應該將它傳授出去!”陳愛華先后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首席技師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室培養(yǎng)出高級技師4名、二級技師5名、高級技工10名,其中有3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工作室先后獲評上海市技師創(chuàng)新工作室、上海市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摘自《婦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