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渝黔 曾益康 姜中平 劉嘉慶
摘? 要:本次課程設計我的課題是利用Proteus設計了一種簡易數(shù)字溫度計。以Pt100鉑熱電阻為溫度采集器,利用Pt100鉑熱電阻在不同環(huán)境溫度下的不同電阻,將采集到的溫度電壓的模擬量經過INA122精密儀表放大器放大后輸入到TC7107芯片,TC7107為一種A/D轉換器,自帶譯碼器,可以對共陽極數(shù)碼管進行驅動。本次研究最終可以完成-30℃~100℃的顯示。
關鍵詞:數(shù)字溫度計,Pt100鉑熱電阻,TC7107,設計方案比較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溫度計的使用是很普遍的,無論是冰箱、電腦等電器都有溫度顯示功能以幫助用戶辨別電器是否在正常工作,還是日常生活通過溫度來判斷天氣情況,溫度計在我們日常的生活都起著不小的作用。本次設計的目的是設計一款能正常顯示-30℃~100℃的數(shù)字溫度計,且顯示溫度為0.1℃。
一、設計背景
這次設計開始的初衷是學校開設的課程設計,指導老師給了我們自由選擇課題的機會,經過一天的思考,并在知網、B站和相關的貼吧尋找資料和教學后,我選擇了設計一個數(shù)字溫度計作為我的課題研究。選擇數(shù)字溫度的原因一是日常生活中對使用的數(shù)字溫度計原理產生了興趣,二是覺得這一設計的難度對自己來說比較適中,有能力設計出來的同時,并讓自己產生一些思考。
1.2設計目標
數(shù)字溫度計能實現(xiàn)-30℃~100℃的溫度顯示,顯示精度為0.1℃。
1.3實施計劃
1. 根據(jù)網絡上已有的方案選擇合適的元器件來設計電路。
2. 根據(jù)選擇的元器件來設計滿足自己目標的電路。
3. 運行電路,進行電路測試,觀察電路是否有錯誤并改正錯誤,記錄電路的誤差。
4. 撰寫課程設計說明書
二、總體方案設計
通過查閱大量相關技術資料,并結合自己的實際知識,我主要提出了三種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系統(tǒng)功能。下面我將首先對這三種方案的組成框圖和實現(xiàn)原理分別進行說明,并分析比較它們的特點,然后闡述我最終選擇方案的原因。
2.1 方案比較
方案一與方案三相比,對于溫度的采集和顯示更加準確,但是多了一個K-℃轉換器,單路的設計更加復雜。方案二與方案一和方案三相比,更加的簡便、準確,但是其電路的設計需要使用單片機。
2.1.1 方案一
首先經過AD590集成溫度傳感器的作用,使外界溫度轉換為電流用表示。因為上述為絕對溫度K和電流之間的轉換關系,而在設計中我們需要采用℃,所以我們必須使其轉換成攝氏溫度℃和電流之間的關系,這就要用到K—℃變換器。通過K—℃變換器的作用,我們便得到想要的℃和電流之間的直接轉換關系。得到的電流再經過放大器的放大,即可直接用電壓表讀出被測對象的溫度值。然后放大后的電壓接一比較器,比較器的輸出端接TC7017,經TC7107AD轉換后,再通過數(shù)碼管顯示。
2.1.2方案二
本數(shù)字溫度計設計采用智能溫度傳感器DS18B20作為檢測元件,測溫范圍為-55℃至+125℃,最大分辨率可達0.0625℃。DS18B20可以直接讀出被測量的溫度值,而采用三線制與單片機相連,減少了外部的硬件電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特點。
2.1.3方案三
溫度是非電量模擬信號,數(shù)字顯示溫度就必須將 這一非電量信號轉換成電量(電壓或電流),然后將模擬電信號經 ADC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最后經譯碼顯示器顯示溫度值。本設計使用Pt100鉑熱電阻,該電阻在0℃電阻為100歐姆,它的阻值會隨著溫度上升而成近似勻速的增長。將得到的溫度℃與電壓的關系經過放大器放大后,輸入到TC7107A/D轉換器,TC7107自帶譯碼器,可以直接輸入到數(shù)碼顯示管顯示溫度。
2.2 方案論證
方案一是可行的,所具有的優(yōu)點是溫度的采集更加精確,但是其缺點是電路的設計更加復雜,需要額外加上一個k-℃的轉換器。方案二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案,其優(yōu)點在于其溫度的采集更加精確,電路的設計也更加簡單,但是需要使用單片機,不符合這次設計的要求。方案三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案,其優(yōu)點在于電路的設計更加的簡便,在電路的設計和電路仿真時更有利于我們操作,但是在溫度的采集精確度上不及方案一和方案二。
2.3 方案選擇
在能滿足設計目標的前提下,我選擇的了電路設計更加簡單的方案三,其優(yōu)點在于更利于設計電路,仿真的調試。
參考文獻
[1] 黃華飛.基于Proteus的數(shù)字電子鐘設計[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28):101-102
[2] 陶秋香.Proteus在電子設計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7,(24):279-280
[3] 李瓊.基于Proteus仿真的數(shù)字電子鐘設計[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1,(34):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