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愛華
除了人類,自然界有的動物一生也在為“房子”努力奮斗著——
在大自然中,好的住所總是寥寥無幾。在大西洋的一些小島上,存在“住房”嚴重不足的問題。每當海浪拍打岸邊后,寄居蟹就按大小順序排著隊,交換“二手房”。
寄居蟹的“房子”就像古代戰(zhàn)場上士兵的鎧甲一樣重要。如果沒有“房子”,身處熱帶的寄居蟹即使不被天敵吃掉,也抵擋不住驕陽炙烤。這也讓寄居蟹的“房產(chǎn)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隨著春天的到來,寄居蟹的“房產(chǎn)市場”交易逐漸升溫,每當一枚大貝殼被沖上岸,就會在“房產(chǎn)市場”中引起一陣換房熱潮。
由于無法靠自身長出堅硬的外殼,寄居蟹只能居住在被遺棄的貝殼或螺殼里。隨著身體不斷長大,當寄居蟹的居住空間捉襟見肘,逐漸無法滿足自身需要時,它們就不得不搬到更大的居所里。然而,大小合適的居所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找到。
某天,海灘上出現(xiàn)了一個非常適合作“住房”的大貝殼,吸引了附近的不少寄居蟹紛紛前來。然而,這個貝殼實在是太大了,就連最大的寄居蟹也覺得大。就在大個子寄居蟹試“新房”的同時,其他需要換“房子”的寄居蟹相互打量,尋找自己中意的“二手房”。隨后它們按照體形從大到小排好隊,個頭大的在前面,最小的在后面,依次排成一列,每列有10~20只寄居蟹,形成一條“換房鏈”,目的就是換“房”!
只要最大的寄居蟹不騰出自己的老住所,其他寄居蟹就無法依次獲得排在各自前面寄居蟹的“二手房”。但這貝殼實在是太大了,換房暫時陷入了僵局。好在沒過多久,一只更大的寄居蟹的出現(xiàn),為“換房鏈”補上了最后一環(huán)。最后趕到的這只最大的寄居蟹排在隊首,經(jīng)仔細打量后,喜遷“新居”,位于其后的第二大的寄居蟹沒有絲毫猶豫,迅速鉆入最大寄居蟹遺棄的“房子”——換房鏈開始運轉,隊伍中每個成員都住進了排在自己前面的寄居蟹騰空的“二手房”中。
在大家都得到自己適合的住所后,新來的一只小蟹來到了被留下的最小的那所“房子”旁,雖然這間“房”還沒有它原來的“房子”大,并且小“房子”還破了洞,但小蟹為了保護自己,也只有先將就住進去,等待下一次“換房”。寄居蟹的這種“二手房”交易方式叫“空殼鏈”,是生物共享有限資源的一種巧妙生存方式。
如果排隊換房時小體形的寄居蟹插隊或誤進了不適合自己的大“房子”,也是不被允許的,因為大體形的寄居蟹會馬上與之爭奪,將小蟹趕出去。
除了等待海浪帶來的空貝殼及排隊“換房”,寄居蟹有時也會蠻橫地強占貝殼。如果某寄居蟹遇到了合適大小的貝殼,那么,即便這個貝殼還是有主的,這只寄居蟹也會用銳利的大螯足將原“房主”鉗住,然后以自己的“房子”去碰撞螺殼生物的“房子”,直到將其撞翻。接下來,這只寄居蟹會停下來觀察這座“房子”。如果自己滿意,那么它會毫不留情地將原“房主”揪出殼外,甚至將“房主”吃掉,然后將“房子”據(jù)為己有。
寄居蟹入房也很別致,它倒著鉆進“空房”內,用最后一對腹肢鉤住螺或貝,其他幾對腹肢伸到殼外爬行,并用兩只大螯守住殼口。如果寄居蟹搶的是其他寄居蟹的殼,那么被趕出“家門”的寄居蟹只能不情愿地住進強者丟棄的殼。一些無殼、又找不到合適殼的寄居蟹,還會緊緊盯著有殼的寄居蟹,密切關注“房主”的動態(tài)。一旦發(fā)現(xiàn)“房主”出門,“無房”寄居蟹就會立刻住進“房子”,從此賴著不走。有時,住著小殼的大寄居蟹會巧遇住著大殼的小寄居蟹。此時,雙方便會和平交換“房子”。
和人類裝修房子一樣,一些寄居蟹也會精心“裝修”自己的住所。它們通過分泌有腐蝕性的物質,去掉殼內部的一些錯綜復雜的骨架結構,使殼變得更加寬敞和光滑?!熬b修”后的殼會變輕,使寄居蟹行走時背起來更加方便,行走速度也可以更快,就好比現(xiàn)在的汽車在不斷減重后開起來更快一樣。雌性寄居蟹還能用“裝修”后空余的空間儲存卵。
為了保護自己的房子,有的寄居蟹也會找管家或保鏢幫助自己,例如生活在海里的一些寄居蟹會背上海葵一起出行。??|手上布滿刺細胞,能分泌毒液,而這些寄居蟹的血液中有抗毒物質,因此??粫λ鼈冊斐赏{。這樣一來,??统洚斄思木有返谋gS,既能在寄居蟹的殼上獲得棲息的硬基質,在蟹覓食時可獲得碎屑,依靠寄居蟹更快地移動,又能保護寄居蟹免受天敵捕食。因此,寄居蟹搬家時都不忘帶走海葵。
寄居蟹“精裝修”后的“房子”要比之前的“清水房”更搶手,這會引來其他寄居蟹覬覦。“房主”只有時刻守好自己的房子,才能避免“房子”被搶奪。但寄居蟹進行交配時,雄性寄居蟹必須得離開自己的住地,以便更靠近雌性寄居蟹。但離開住地太遠,居所又很容易被侵占。因此,雄性寄居蟹會將居所背到雌性的“房子”跟前,當兩家“房子”的“大門”正對時,交配更可能成功。
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導致許多寄居蟹無殼可住。大氣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酸度不斷上升,酸化的海水會阻礙軟體動物正常的造殼過程,從而導致大貝殼越來越稀少。一些無法找到合適住所的寄居蟹,不得不將人類丟棄的罐頭、塑料瓶等垃圾變廢為寶,當成自己的住所。在周圍沒有可居住的合適貝殼時,這也是種無奈下的解決辦法。
(郭宏博薦自《大自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