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治國
一、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的背景
第一近代中華民族的危亡的處境,呼喚一個偉大的能夠肩負起中華民族解放的這樣一個先進的政黨的誕生??梢赃@樣說,中國共產黨就適應這種歷史背景的呼喚而誕生的。1840年以前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很輝煌的。但是到了晚清,中華民族就開始不斷的走下坡路,最后形成了積貧積弱的一種悲慘處境。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民群眾的生活那當然是苦不堪言。面對民族和到國家的危亡,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開始進行探索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途徑,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運動,中華民族都是無路可走。在這種情況下,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就應運而生,最后爆發(fā)了偉大的辛亥革命。但是辛亥革命也最終失敗,共和民主的觀念并沒有深入人心,中華民族和國家人民的命運前途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在這樣的過程中,隨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主義學術的傳入,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我們黨的組織的建立提供了強大的理論,從洋務運動的技術到戊戌變法的制度,使我們對近代的探索過程中,面對中國的那樣一個社會思想文化狀況,簡單地從技術或者制度層面上是難以起到拯救中華民族的作用的。所以大家逐漸的認識到思想革命。陳獨秀創(chuàng)辦了新青年雜志,一定要鼓吹新思想,宣傳民主與科學,改變人們的思想。正是因為新青年雜志,它打開了人們思想的閘門,尤其是那些容易接受新思想的時代的青年們,他們能夠迅速的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在這個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學說也隨之到了我們中國。
當然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無意識的一種對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學術的一個介紹和引入。政治意義上有意識的對我們中國,包括我們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文化史產生影響的,那是自十月革命以后,也就是按照李大釗同志的說法,自俄國十月革命以后,馬克思主義不僅風靡全國,全世界也可以這么說,風靡我們中國。李大釗同志尤其突出,李大釗同志是我們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1919年5月份發(fā)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這篇文章,標志著李大釗同志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真正形成。在李大釗同志的領導下,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會正式成立。李大釗同志在我們黨的創(chuàng)立的過程中,他對我們黨的創(chuàng)立的理論發(fā)動,李大釗同志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陳望道翻譯了《共產黨宣言》。1920年的2月,陳望道同志就到鄉(xiāng)下翻譯《共產黨宣言》。到了4月下旬,翻譯完畢。1920年的8月份首次印刷一千余冊,一直到1926年,先后印刷了十七個版本。發(fā)行量這么大,說明了馬克思主義學術、社會主義理論在當時受到的影響之深,影響之廣,受到的歡迎的程度。
近代工人階級到了我們黨成立前,已經有300萬工人階級。但是應該說隨著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我們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階級基礎,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而且由于中國的工人階級跟農民階級有天然的聯(lián)系,有它的突出的特點,所以中國共產黨對通過以工人階級作為一個階級基礎,作為以農民為階級聯(lián)盟,我們就能夠發(fā)揮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作用。
二十世紀初的國際環(huán)境。二十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發(fā)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在歐洲國家資本主義國家之間互相殘殺的時候,俄國人民在列寧為首的俄共布的領導下,通過武裝斗爭奪取了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給我們樹立了一個走革命道路,可以奪取政權,可以推翻舊統(tǒng)治的這樣一個革命的模式和榜樣。
二、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1920年的5月份,陳獨秀曾在上海成立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接著很快在1920年的8月的下旬,共產黨上海組織在上海法租界老漁陽里2號新青年編輯部正式成立。上海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它所起的作用實際上是黨中央的作用。
在上海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后的領導下,各地先后成立了黨的支部組織,連上海共產黨組織在內有八個黨的組織。陳獨秀在黨的創(chuàng)立過程中提供了組織的準備。
三、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作為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從1921年4月份從莫斯科出發(fā),6月3日抵達中國的上海。馬林的到來,認為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有必要馬上召開,成立一個統(tǒng)一的正式的黨的組織。
7月23日代表大會開幕了。當時代表各地的代表共有十三個代表,張國燾被選為主席,秘書為毛澤東和周佛海。會議在7月30日之后,轉往浙江嘉興的南湖的一條船上。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討論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宣言草案,通過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還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綱領,也就是我們的黨綱,并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選舉產生了領導機構中共中央局,陳獨秀被代表們選舉為中央局的書記,組織部主任張國燾,宣傳部主任李達。
四、關于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的幾個問題
南陳北李為何沒有出席黨的一大?陳獨秀為什么沒有出席黨的一大?學術界有這樣幾個觀點,一是公務繁忙說,當時陳獨秀在廣州擔任廣東省教育委員會的委員長,正在籌款辦學。第二個說法就是不重視,陳獨秀不參加的主要原因是對一大的不重視,他認為一大并不重要。李大釗為什么沒有出席黨的一大?同樣也是公務繁忙。
“七一”的由來及相關問題。我們說的黨的事實的成立是1920年,這并不影響我們今天我們宣傳黨史,1938年毛主席在延安抗日戰(zhàn)爭研究會作《論持久戰(zhàn)》演講的時候,提出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17周年紀念日,1941年建黨20周年的時候,以中央名義正式決定,7月1日作為我們黨成立的紀念日。
五、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的特點和歷史意義
創(chuàng)建的進程比較迅速。從1919年理論的發(fā)動到1921年組織的建立。實際上時間一年多,非??臁?/p>
黨從誕生之初開始,就堅持組織上的獨立自主。盡管這個獨立自主,后來沒有得到堅持,或者因為參加了共產國際,受到很大的影響和削弱。但是我們黨組織上的獨立自主的意識應該說還是很強烈的。
有嚴明紀律的革命組織。我們黨從誕生那天開始就非常強調組織的紀律性,要求非常嚴。所以在講全面從嚴治黨的時候,實際上從我們黨誕生那一天開始,就從嚴治黨。也就是說我們黨的紀律的嚴明,從一誕生那天開始,就體現(xiàn)得非常的明。
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導思想。不管國際社會,不管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fā)生什么坎坷曲折,無論是高潮還是低潮,我們中國共產黨高舉馬克思主義理論旗幟,不動搖。
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的歷史意義。在社會上并沒有引起多大注意,好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但是就在這時,一個新的革命火種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國大地上點燃起來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近代中國革命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
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fā)展的趨勢和格局。這就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的它的偉大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