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家強
小 河
一條輕柔的白絲帶緊緊地箍住一片土地,并成了分界線。最初,也許是為了一方人的生存與繁衍,為了阻隔外來侵略者。絲帶的外面,一馬平川的綠野;內(nèi)部,煙火旺盛的家園。
野蠻與文明,滄桑與榮耀,都隨那淡然而靜謐的流水緩緩而去。也許只有走近河邊那塊經(jīng)風(fēng)經(jīng)雨且字跡模糊的石碑,才能深深淺淺地體會到歲月的痕跡。
河坡的草,纏纏綿綿。根和莖緊緊地盤住泥土,是那樣的難以割舍,生怕一松懈,那些沙石就會覆蓋養(yǎng)育自己的甜潤的河水。
晨的歡快與溫暖的情景,已被千年生活固定。婦女洗衣時家長里短的歡笑聲,感染著對岸田地里黝黑敦實的男人們;姑娘捶衣的悅耳聲,也不知提高了多少青春兒郎的心率。河邊的柳樹下,幾個少年捧書誦讀,全神貫注?;蛟S,他們在尋找開啟外面世界的鑰匙。偶爾,也停下來,注視著遠方。一個小小的石塊,激起了一河清波。
一代代純樸善良的人老去了,星光依舊,生活依舊,而小河卻難以依舊?,F(xiàn)代化工廠的污流,改變了水質(zhì)。河水不再清澈,找不到自由歡快的魚兒。
土 地
這里沒有綿延挺拔的高山。寬闊平坦的土地,孕育了鄉(xiāng)村人民質(zhì)樸豪爽的性格和博大坦蕩的胸懷。
清晨,柔柔的陽光在恬靜的土地上自由放牧,抽穗的小麥和菜花的味道從田間慢慢漾開。那些放下農(nóng)具點燃劣質(zhì)卷煙的男人們,瞇著眼,內(nèi)心一片沉醉。敦厚,烙在黝黑的臉上,憨憨的笑里一片純潔。在他們的骨子里,只有“一分耕耘,一份收獲”的樸素哲學(xué)。
從遠古走來,在祖先開墾的土地上,秉承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操守樸素的美德。物質(zhì)生活的并不富裕和精神世界的色彩單調(diào),無法改變祖祖輩輩堅守、耕耘、眷戀土地的信條。
祖先的恩賜,充滿了神圣。穩(wěn)穩(wěn)地站在土地上,親切、溫暖在體內(nèi)涌動。緊緊地握住泥土,也就握住了一生的辛勞與幸福。土地是鄉(xiāng)村人的魂與命。
那明晃晃的犁鏵在寬廣的土地上創(chuàng)作詩篇,揮舞鞭子的老漢,音色絕不亞于某些頂尖歌王。深情的土地,包括它上面飄香的五谷、生機勃勃的花草樹木和悠然徜徉的牛羊,都鮮活在那純樸、渾厚、響亮的歌聲里。
只是脈絡(luò)如此豐富的大地,只是如此秀美的自然景觀,只是一代代繁衍遺傳的夢,正飛速地被鋼筋混凝土路面擠瘦、覆蓋,被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掩埋。某些景觀、某些物種,正在被人類滅絕;某些記憶,已被塵封,再也無法還原。
炊 煙
炊煙,從荒蠻原始中飄來。關(guān)于火的發(fā)明與使用,有過殘酷與野蠻的經(jīng)歷,也有過喜悅與驕傲的歷史。文明與進步離不開殘酷、實踐和智慧。
村莊的上空,一縷縷炊煙不約而同地升起,裊裊、纏綿。晨光中、夕陽下,飄動的是繁榮、是興旺;在低空盤旋的是留戀,是五彩的心愿。
遠離故土的游子,漂泊在陌生的土地上。獨自坐在黃昏下,異鄉(xiāng)的炊煙讓他心酸,讓他流淚,昏鴉凄寒,孤獨彷徨,他的心早回歸?;蛟S母親正在廚房里,等待著讓人驚喜的推門聲,而美味正從鍋蓋的縫隙滋滋地冒出來;也許父親正立于村口的薄煙中,望眼欲穿。
有鳥唱著歌從炊煙叢中一穿而過,炫耀著金色的羽毛和靈動的翅膀。也許,它們是關(guān)于炊煙的畫面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美而動人的襯景,但絕不可能成為主題。這美妙的一刻或者被深深地鑲?cè)胗洃?,或者留在牽引人的文學(xué)作品里。對于飛速發(fā)展的人類社會,這肯定是關(guān)于炊煙的絕版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