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珮孜
春寒料峭,人們捂得嚴實,匆匆地趕路,誰又注意過低矮的野草?屋檐細雨后,百花爭艷,人們只顧欣賞這姹紫嫣紅,誰又能看到腳下的野草?自古說凌霜傲雪是梅花,優(yōu)雅空靈是蘭花,虛心直節(jié)就是竹,默默無聞是花生,可有幾個人在意過地里的野草?
倔強的野草,沒人夸贊,卻仍然頑強地生長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小時候我第一次認識野草,是在公園內地磚的縫隙里。嚴嚴整整的方磚鋪地,磚與磚之間有一痕空隙,那里是微微干燥的泥土,但就在那狹窄的空間,一棵棵野草長起來了,它們沿著地磚的形狀圍了一圈,仿佛開一個小型的會,沒有誰缺席。它們努力適應著環(huán)境,而不是永遠沉淪。
仔細看這些從磚縫里鉆出的野草,兩片薄薄的葉子用力挺在地面上,雖然精氣神十足,但依然弱小,看起來風一吹就會倒下。這時,前面突然走來了個人,我趕緊躲閃,可野草卻不幸被踩在了腳下,我趕緊過去看看它是不是折斷了,可短暫的倒伏后,它竟又緩緩直起腰,像什么也沒有發(fā)生一樣,默默地迎接下一次“巨人”的考驗。
那年初冬,我又見到了它們,在磚縫里,它們密密匝匝地生長著,手牽著手,肩并著肩。它們還是那樣,在風中站著,單薄的身上,仿佛透出了梅花的傲骨、竹子的直節(jié)、蘭花的高潔。時間走到深冬,它們黃了枯了,根也不像原來那么有力了,但仍然倔強地與烈日交鋒,與風雪搏斗,它們的倔強持續(xù)到被風拔起,吹到遠方。
春天,野草又回來了,它們還是那樣,在石縫中倔強地生長著。天地又是一片姹紫嫣紅,在那些嬌嫩的花朵間,野草像有鐵一般胳膊和腰腿的小伙子,散發(fā)著力量之美。
有些人認為美麗的有高尚節(jié)操的東西世上罕有,那是因為他們的眼睛太遠了,從來沒有凝視過腳下的大地,凝視過角落中最頑強堅韌的小草。
指導老師點評:文章布局安排得很有邏輯性,開頭引出野草,然后描繪野草,再寫它的旺盛生命力與倔強頑強,結尾緊扣主題。借物喻人,情緒流露地也非常自然,算是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