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宇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qū)第一幼兒園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自主游戲是由幼兒自主發(fā)起,并且滿足幼兒自身需要的一種游戲。作為幼兒園老師,能夠主動地發(fā)現(xiàn)幼兒的自發(fā)性游戲行為,并且在孩子游戲的過程中做到不過度干預,在合適的時機給予幼兒幫助和鼓勵,支持幼兒的自發(fā)性游戲行為,才能真正地幫助幼兒釋放天性,從而促進幼兒自主能力的發(fā)展。本文以自主游戲“玩平衡步道”為例,進一步探討自主游戲對于幼兒發(fā)展的重要性。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幼兒園會根據(jù)五大領域的要求,合理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如健康領域,教師要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其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自主游戲的開展讓幼兒的動作發(fā)展不再是單一的、某一方面的訓練,它不僅能發(fā)展走、跑、跳、攀爬等大肌肉群動作,同時還能發(fā)展手部等小肌肉群的精細動作。
3~6歲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眾所周知,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和適宜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自主游戲的環(huán)境氛圍必須是輕松的、愉快的、充滿挑戰(zhàn)的。當幼兒遇到問題時,沒有老師的干預,幼兒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自發(fā)地進行溝通交流,他們在完整表述自己想法的同時,學會去傾聽和理解同伴的話。學會溝通、相互協(xié)作,幼兒的語言能力才能得到快速的發(fā)展。
自主游戲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學會人際交往、語言表達,同時還能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因此,每一位參與游戲的幼兒都必須遵守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自主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地選擇游戲材料,同時可以互相組隊,自發(fā)、自主地選擇游戲同伴,在與同伴進行語言互動的同時,幼兒學會了如何交往、如何協(xié)作、如何解決問題,這也為幼兒日后的社會性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教師如何實施自主游戲?筆者以大班幼兒自主游戲“玩平衡步道”的教學實踐為例,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
游戲材料是幼兒開展自主游戲的前提和基礎,多樣化的、適宜的游戲材料能夠激發(fā)幼兒自主游戲的興趣。幼兒在選擇相應的游戲材料后,必然會發(fā)現(xiàn)游戲材料玩法的多樣性,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物多玩”,在孩子們思考的過程中,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逐步得到提升。
在游戲開始前,我讓孩子們自主選擇游戲主題來進行“平衡步道”的玩法探索。游戲開始后,我向孩子們介紹了今天的游戲道具——“平衡步道”??吹贸龊⒆觽儗@個游戲道具很感興趣,于是我適時地布置了一個任務: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玩法。孩子們都很興奮地拿著各自的“步道”開始了游戲,有的在步道上走,有的在步道上跳,有的在步道上爬;還有的把步道卷起來當作枕頭。俊哲把“步道”立起來圍成一個圈,然后跳進去蹲在里面。譽爾和幾個小朋友開始了角色游戲……
在歡快的氛圍中,幼兒盡情地發(fā)揮想象,同伴之間互相交流,孩子們想出了許多我意想不到的玩法。
游戲中,教師作為觀察者要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對于多樣化的游戲材料,教師要引導幼兒充分發(fā)掘材料的多種玩法,給予幼兒一些全新的挑戰(zhàn),讓幼兒興高采烈地投入到游戲中。
在孩子們探索游戲的過程中,許多幼兒都表現(xiàn)出對“步道”的興趣,于是我鼓勵孩子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并說:“上次我們對步道的玩法進行了自主探索,今天我們接著玩步道,你們有什么好的玩法嗎?”譽爾說:“我們可以把步道放在一起,圍成一個大圓圈做成游泳池?!蔽曳磫柕溃骸澳銈冇X得這種玩法好嗎?一起來試試吧,看看怎樣才可以把步道變成游泳池?”
譽爾在孩子們之間有一定的威信,像是一位指揮官。很快所有的孩子紛紛跑過來配合譽爾,把“步道”圍成一個大大的圈當作“游泳池”。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跳進“大游泳池”的動作很輕松。于是,我說:“這個游泳池很大,跳進去對你們來說太簡單了,我們怎樣來增加一些難度呢?”智博說:“把紅色的步道去掉,游泳池就變小了?!?/p>
縮小的步道游泳池對孩子們來說玩起來還是很輕松,于是我繼續(xù)發(fā)問:“我覺得這個對你們來說還是太簡單了,再難一點就好了?!边@次許多孩子說:“把黃色的步道也去掉,游泳池就會再變小一點。”這一次,孩子們依然可以全部跳進去。孩子們根據(jù)我對游戲難度的要求,逐漸把圓圈縮小至只剩下一種顏色的步道,這時我繼續(xù)發(fā)問:“我覺得這個還可以更小一點?!弊u爾說:“那就變成一個一個的圓圈排在一起跳。”還沒等譽爾說完,孩子們就開始行動起來了。
孩子們很快把自己的步道變成了一條小路,我也被邀請參與到其中,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跳步道”的嘗試。在最初的嘗試中,因為圓圈是緊挨著的,個別膽小的幼兒不敢進行連續(xù)的立定跳,而是轉換成了跨跳,我鼓勵他們:“我們可以慢一點,不用太快,相信你們都能做到,加油哦!”在之后的嘗試中,孩子們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跨跳動作了。
在選擇游戲材料和開始游戲時,教師可以作為沉默的觀察者。這期間,教師主要觀察幼兒游戲的方向,及時地為幼兒的游戲提供幫助。隨著自主游戲的進行,孩子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此時教師的角色應該是智慧的引導者,但這并不等同于直接告訴幼兒應該怎樣做,而是要合理地用語言鼓勵、行為引導。當個別幼兒出現(xiàn)一些危險的行為時,教師可用手勢等一些肢體動作引起幼兒注意并提示幼兒。
孩子們的天性在游戲中得到釋放,善于交往的幼兒又十分迫切地想要邀請老師參與到自己的游戲世界中,此時教師的角色應該轉變?yōu)橛螒蚍e極的參與者。在與幼兒進行互動中,進一步增進師幼間的感情,在歡快和諧的游戲氛圍中,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活動結束后,我和孩子們一起總結游戲:自己做了些什么,和同伴一起做了什么。孩子們在表述的過程中對游戲進行了回顧與總結。對孩子們的進步我會進行表揚和肯定,對于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足,我們共同商量,并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方法,希望下次可以玩得更開心,更有意義。
游戲的講評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對本次游戲活動的總結,也是下一次游戲活動的延伸。在游戲結束時,教師及時地給予客觀的評價小結,讓孩子們積極主動地進行交流,并鼓勵有想法的幼兒大膽地去講述,讓幼兒共同討論、交流,感受與同伴在一起的快樂。
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同時學會換位思考:孩子是怎樣想的?孩子會怎樣做呢?時常站在孩子的視角去想問題、看問題、解決問題,把主動權還給孩子,讓孩子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給予他們信心和鼓勵,滿足孩子們的需要,從而促進孩子自主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