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匯明 侯曉杰 梁魁景 于占晶 謝李晏 劉佳倍 劉宇沖
(衡水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蘭花作為“四君子”之一,自古便深受人們的喜愛與追捧,孔子稱譽它為“王者之香”,并言“芝蘭生于幽谷,不以無人而不香”[1];“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以蘭為友,以蘭為飾,以表達其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王羲之練字借鑒蘭花,將蘭葉的各種姿態(tài)運用到書法中,使他的書法結(jié)構(gòu)、筆法、章法的技巧達到精熟的高度[2]。
中國傳統(tǒng)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3]。建蘭葉片寬窄適合,蔥翠飄逸,在眾多蘭花中屬嬌媚型。建蘭品種較多,根據(jù)建蘭的花型和顏色來判斷其珍貴程度:蘭花的花型以荷瓣最為珍貴,其次是梅瓣或者水仙瓣等一些奇花;花色以純一色及淡綠者為好,深綠者次之,瓣、唇有紅絲紅點者更次,初開時為紅色而后轉(zhuǎn)為綠色者又次之;葉色以油潤光澤者為好。
建蘭紅草紅荷為被子植物門微子目蘭科蘭屬植物,是建蘭“金荷”與“紅草”的人工雜交品種[4],紅草紅荷是它的品種的一個總稱,因為它發(fā)出來的芽呈紅色,苗子在成苗前也會呈紅色,因此稱為紅草,瓣型為荷瓣且為粉紅色,即為紅荷,故稱紅草紅荷。紅草紅荷既是荷瓣且花色是難得的紅色,發(fā)紅芽,觀賞性極強,是集藝草、紅花以及荷瓣于一體的佳品,十分具有觀賞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市場前景廣闊。紅草紅荷是為人們所觀賞把玩的網(wǎng)紅產(chǎn)品,但在成株后紅色葉片變?yōu)榫G色,觀賞價值有所降低。為探索其變色原因,我們展開了系列試驗研究。
組織培養(yǎng)指用植物各部分組織進行培養(yǎng)從而獲得再生植株[5]。本試驗通過用建蘭紅草紅荷的葉片、根尖、假鱗莖等作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yǎng)[6],研究各個器官的組織培養(yǎng)效果,選擇效果好的進行大量繁殖并商業(yè)運作。
1.1 試劑與儀器設(shè)備
1.1.1 試劑。無菌水、MS 培養(yǎng)基、95%酒精、75%酒精、1%次氯酸鈉、30%過氧化氫等。
1.1.2 儀器設(shè)備。移液槍及槍頭、電子天平、容量瓶、超凈工作臺、光照培養(yǎng)箱、加熱套、pH 控制儀、高溫滅菌鍋、冰箱等。
1.2 試驗方法
1.2.1 母液的配制。①10 倍母液Ⅰ(大量元素):分別稱量硝酸16.5 g、硝酸鉀19 g、二水氯化鈣4.4 g、硫酸鎂3.7 g、磷酸二氫鉀1.7 g。②200 倍母液Ⅱ(微量元素):分別稱量碘化鉀0.166 g、硫酸錳4.46 g、硫酸鋅1.72 g、鉬酸鈉0.05 g、硫酸銅0.05 g、氯化鈷0.05 g、硼酸1.24 g。③200 倍母液Ⅲ(鐵鹽):分別稱量四乙酸二鈉7.46 g、5.56 g。④母液Ⅳ(有機):200 倍有機母液A 的配制,依次稱量煙酸0.1g、鹽酸硫胺素0.02g、鹽酸吡哆素0.1 g;200 倍有機母液B 的配制,稱量肌醇5 g;200 倍有機母液C 的配制,稱量甘氨酸0.4 g。以上母液稱量后均取少量蒸餾水進行溶解,將溶解完畢的液體依次注入1 L 的容量瓶中加蒸餾水定容,做好標記,于4 ℃冰箱冷藏儲存。
1.2.2 植物激素的配制。①0.1 mg/ml 6-BA 溶液:稱量25 mg 的6-芐氨基腺嘌呤,用少量1 mol/L 的鹽酸溶液溶解后,再加入蒸餾水倒入250 ml 的三角瓶中定容至250 ml 并做好標記。②0.1 mg/ml NAA 溶液:稱量25 mg 的萘乙酸,用熱水溶解后,再加入蒸餾水倒入250 ml 的三角瓶中定容至250 ml 并做好標記。③0.1mg/ml 2,4 -D溶液:稱量20 mg 的2,4-二氯苯氧乙酸,用少量95%酒精溶解后,加入蒸餾水倒入200 ml 的三角瓶中定容至200 ml 并做好標記[7]。
1.2.3 1/2MS 培養(yǎng)基的配制。分別量取母液Ⅰ50 ml、母液Ⅱ2.5 ml、母液Ⅲ2.5 ml、有機母液A 2.5 ml、有機母液B 2.5 ml、有機母液C 2.5 ml、0.1 mg/ml 6-BA溶液30 ml、0.1 mg/ml NAA 溶液20 ml、0.1 mg/ml 2,4-D 溶液10 ml,取大燒杯1 只,將所有的溶液依次加入其中備用。稱量瓊脂粉10 g、蔗糖30 g 備用。用搪瓷杯量取600 ml 蒸餾水在電磁爐上加熱,倒入瓊脂粉與蔗糖攪拌使其充分溶解[8]。將溶解好的瓊脂粉蔗糖溶液倒入裝有母液的大燒杯中充分混合,用蒸餾水定容至1 L 并調(diào)節(jié)pH 值至6.0。趁熱將培養(yǎng)基分裝至組培瓶中用封口膜封住,再放置在高溫滅菌鍋中121 ℃滅菌15 min,冷卻凝固后即得到所需的培養(yǎng)基。
1.2.4 外植體的獲取。選取紅草紅荷的紅色幼葉、綠色成熟葉、鱗莖芽、根尖分別裝入紗布中包好,置于流水下沖洗2 h,在已滅過菌的超凈工作臺中用濃度為75%的酒精浸泡2 min,后用無菌水沖洗3 次,再用1%的次氯酸鈉溶液浸泡10 min,最后用無菌水沖洗5 次,即可獲得所需的外植體[9]。
1.2.5 接種。組培室紫外燈滅菌2 h,超凈工作臺滅菌2 h,工作臺用酒精擦拭1 遍,用鑷子與手術(shù)剪剪取葉片1 cm2、鱗莖芽、根尖等插入培養(yǎng)基中,接種完畢后及時封口[10]。
1.2.6 光照培養(yǎng)箱中靜置觀察。設(shè)定光照培養(yǎng)箱為25℃±2 ℃全日光照模式,將接種好的組培苗放入觀察。
從表1 可以看出,以建蘭紅草紅荷組織培養(yǎng)的多組處理,以紅色葉片(幼葉)為外植體的12 組(每組中有3~5 小片)處理,分3 批經(jīng)過30 d 的連續(xù)觀察,30 d時成活率為75.00%;以綠色葉片(成熟葉)為外植體的12 組(每組中有3~5 小片)處理,分3 批經(jīng)過30 d 的連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30 d 時成活率為50.00%;以鱗莖芽為外植體的12 組處理,分3 批經(jīng)30 d 的連續(xù)觀察,30 d 時成活率達83.33%;以根尖(水晶根)為外植體的12 組處理,分3 批經(jīng)30 d 的連續(xù)觀察,30 d 時的成活率僅為16.67%。
表1 建蘭紅草紅荷外植體各部位各時間段組培成活率 (單位: %)
在以建蘭紅草紅荷葉片、根尖、鱗莖芽等作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yǎng)的各處理中,鱗莖芽處理優(yōu)于葉片,葉片處理優(yōu)于根尖處理,紅色幼葉誘導成功率高于綠色成熟葉。究其原因是因為過小的外植體不易存活,而且分裂增殖的部位少;而過大的外植體污染率高、容易褐化死亡[11]。
蘭科植物通過組織培養(yǎng)能夠在短期內(nèi)獲得大量幼小植株,是現(xiàn)階段最經(jīng)濟有效的快速繁殖方法,也是工廠化育苗的重要途徑之一[12]。但目前我國蘭花還尚未真正實現(xiàn)工廠化生產(chǎn)的地步,可能是因為組培技術(shù)快繁的試管苗在移栽后生長慢、試管苗易變異、根狀莖增殖速度慢、芽分化率低等主要問題尚未得到突破,尤其是用莖尖誘導形成的根狀莖初期的增殖速度更緩慢,嚴重阻礙了組培快繁技術(shù)在國蘭種苗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13]。建蘭紅草紅荷作為時代新品,相信在科學技術(shù)的不斷完善下,一定可以使其大量繁育,并進一步打開市場,將科技福利送入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