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曉莉
聽說我們想捉一只大頭老怪,我大直接笑出了聲。
連個“恰恰”都抓不住,還想抓個大頭老怪?你們還是抓上個螞蟻耍去吧。
螞蟻有啥耍頭,走著走著就栽一個大跟頭,翻起來,捋一陣胡子,再走,又會栽跟頭。
大頭老怪確實不好捉。
要是有人夸自己能,另有人就會問他,你有多能?能把大頭老怪從樹上哄下來?
大頭老怪有兩種,黃大頭老怪和黑大頭老怪。
它們一來就十好幾只,多數(shù)是黑老怪。
老怪和鴿子差不多大,但頭格外大,和自己的名字十分般配。
麻雀看見我媽撒給雞的秕糧食,就會從天而降,把自己當成我家的重要成員,和雞一起吃。但老怪不,它們只會在樹上黑墩墩地站半天,一聲不吭,像個啞巴。
為了捉一只老怪,我常常在樹底下蹲半天,一動不動,假裝我不在那兒。為了不讓我捉,老怪在樹上悶悶站著,假裝它不在樹上。我只要稍微一動,它就生氣地飛走。
據(jù)說老怪家鋪著靈芝。
要是找著老怪家,就能偷些靈芝。就是不知道老怪住哪里。
老怪不輕易出聲,偶爾送出短短一嗓子“嘰啾”,就趕緊收口。好像它多叫一聲就會不小心把家的地址漏掉。
我大說,這個鳥的家可不好找。有個人為了找到老怪的家,跟著一個老怪不停地跑,一直跑。從村里跑到河邊,從河邊跑到林子,又從淺林子跑到深林子。最后,老怪把他扔在一棵大松樹下,飛了。他累成一堆泥,汗水淌了一大灘,差點一口氣沒接上,死在那棵松樹下。
虧得那個老怪心眼好,把他扔在了半路上,要是遇上個心眼不好的,偏不扔下他,故意引著他不停地跑,那他早就跑死了。我大又說。
那人是誰?我大想了一下說,看林子的喬爸爸。
那以后,我見了喬爸爸就遞上同情的目光。這個可憐的人,追了半天老怪,沒追上不說,還白白淌掉了一兩斤汗水,還差點死掉。
我一直盼老天爺幫個忙。這個鳥,頭重腳輕,要是老天爺送來一陣大風,它就會站不穩(wěn),一個跟頭從樹上栽下來。但老天爺一次忙也沒有幫過我,老怪從來沒有掉下來過一只。
還是桑杰去山里趕牛的時候捉來了一只剛會飛的小黃老怪。黃衣裳,黃臉,眼圈也是黃的。
桑杰說,捉這個小老怪的時候,充滿了危險。小老怪飛到樹下學走路,他給碰上了。他在樹下捉,一群大老怪在頭頂大罵不止。他捂著裝了小老怪的口袋往家跑,大老怪在頭頂追著他繼續(xù)罵。
啊呀,差點把我罵死,那些老怪!桑杰說。
桑杰阿媽過來看了一眼,驚訝地說,嗨呦,老怪一個,這是!怎么把老怪捉上了?
老怪捉不得嗎?我們還要養(yǎng)起來。
我們把一個破柳筐倒扣下,上面蓋上破衣裳,把小老怪放進去,邊沿用破布頭塞住。
我們捉來蟲子,找一個破碗底子,倒上清水。但小老怪不聽話,鬧脾氣,不吃不喝。
桑杰的打算是把它養(yǎng)熟,讓它抬著大腦袋,站在他的肩上,跟著他進進出出。
唉,這么好看的鳥,就是沒有辦法吃給些,喝給些。
放了吧,捉個小老怪算啥能事,還白白惹大老怪生氣,不是啥光彩事情。桑杰阿爸說。
只好放了。
桑杰的打算落空了。
那就捉個“恰恰”吧。
“恰恰”是一種大個頭的蟲子,麻翅膀,麻臉,大長腿,能飛能跳,光一個立定跳遠,就能讓我跑半截。
它飛起來時,疲憊地叫著“恰—恰—恰”,像快沒油的手扶拖拉機,我覺得它馬上就會叫不出聲,轉(zhuǎn)眼就會從我的頭頂“啪”一聲摔下來。
但它堅持在我的頭頂頑強地“恰恰恰”著。它飛得不快,高度正好在我們的頭頂上,讓我們覺得跳一個大蹦子就能把它捉住。
于是,它在頭頂“恰恰恰”,我們在下面“嗵嗵嗵”,仰著頭攆。
由于看不見腳底下的情況,我們摔大跟頭、跌大馬趴都是常有的事。它不想飛了,就落到地上跳,幾個蹦子就把我們甩在半道上。
不管是在頭頂飛,還是在地上跳,看起來,“恰恰”都近在眼前,我們只要稍微加點油就能把它抓住。但氣人的是,我們吭哧吭哧追半天,還是只能爬在半坡里,眼睜睜地看著它在不遠處擺姿勢,耍手段。我們除了大呼小叫,再沒有一點辦法。甚至有時候,我們累得都叫不出聲,只能默默地淌汗。
為了捉“恰恰”,我白白浪費了好多力氣,淌了好多汗,吃了好多虧。
一次我被腳底下的一塊石頭磕破了膝蓋。膝蓋流血,我坐在地上哭了半天。但伙伴們早就跟著“恰恰”跑遠了,誰也不知道我的膝蓋破了我哭了這件事。
“恰恰”一定是故意的,這是個壞心眼的蟲子。
不要說“恰恰”,有時候,捉只螞蚱也充滿了驚險。
我有一次給我媽說,由于我追得緊,一個螞蚱從我家的屋頂上一個蹦子直接跳到屋后坡上了,但我媽不信。
一個螞蚱,有多能,那么遠的路,一個蹦子就跳上去了?
我媽不信是有道理的,因為從我家屋頂?shù)缴狡拢€隔著一個豬圈,一大墩刺梅花,一條土路。
我非常無奈,但這是真的。幸虧我大見過得多,知道得也多。
那怎么不能?夏天晌午的螞蚱,能跳十幾米遠,要是從坡上往下跳,一個蹦子就跳到半坡里了。他說。
我大說捉螞蚱要早上捉。早上,螞蚱身體叫露水打濕了,跳不遠。到中午,螞蚱曬干手腳,身體變輕巧,一個蹦子就把人撂遠了,不好捉。
表姐在山上唱:“毛毛的個雨兒里抓螞蚱,我看你飛哩嘛跳哩?抓住你的尕手手問實話,我看你哭哩嘛笑哩?”
我在吃飯的時候把這首歌學出來,全家人驚呆了,都停下嘴巴和筷子看我。父親立刻瞪我一眼,說,好的不學,一天盡學這些個五五六六的東西。然后,又瞪一眼我媽。
我知道,他后面和飯一塊兒咽到肚子里的話說是說給我媽的:當媽媽的不管教丫頭,還要等著我這個當大的管教嗎?也可能是一句老話:兒子不教父之過,丫頭不教母之過。
父親就會這一句古話,每到我犯一些“五五六六”的錯誤時,父親就會把這句話拿出來交給我媽。
“五五六六的東西”具體是啥不清楚,反正都不是啥好的。
再沒敢唱過。
我媽說聽都不要聽那些需要在山里唱的歌。但不聽可不行,因為整個夏天,山里隨時會鉆出這樣的歌,更不要說我?guī)缀跆焯煸谏缴?。因為一到夏天,吃的,看的,玩的,都在山上?/p>
不管在哪座山,我只害怕兩種蟲子:一種是沒有腳的,像蛇和軟蟲;一種是腳太多的,比如“蛇阿舅”和蚰蜒、蝎子等。
軟蟲都胖,紅的、綠的、花的都有。
變成蝴蝶前的所有蟲子都是軟蟲。
這種長不過一寸的胖蟲子會以它的形狀一瞬間把我嚇住,我的心和舌頭會在一瞬間打結(jié),一股麻愣愣的感覺從腳后跟一下子竄到頭頂頂。
我比它大出了不知道多少倍,應該一千倍都不止,按理說,我應該把它嚇壞甚至嚇死才對。但事實是,它不用一招一式,只是趴著不動就能把我嚇壞,讓我落荒而逃。
這些身材細長的家伙肯定和蛇有著某種關(guān)系,它們多長幾天就都會變成蛇。
還是捉蜜蜂容易些。
我們只要在有花的地方多花些時間,就能捉上幾只蜜蜂。
紅屁股黑頭的蜜蜂是“壞人”。
我們捉來“壞人”,在他腿上系一根線,拽住線,叫它飛。力氣大氣性也大的“壞人”,一使勁,把那條腿齊刷刷地從身上揪下來,扔給我們,然后帶著只剩下五條腿的殘疾身體遠走高飛。
一條“壞人”腿能干什么?又不能煮上吃!只好解下來扔掉。
偶爾有“壞人”到我們跟前,腿上已經(jīng)拴好了線,我們便高興地捉上,接著玩。撿了這么大的便宜,我們得高興好半天。
力氣小的“壞人”,“忽——”一下飛出去,然后“啪”一聲掉下來。我們就拉著它到處走,就像拉著一頭?;蛘叽篑R。
師奶奶一見就替“壞人”求情,求我們放了“壞人”。我們當然不放。
宋奶奶一見就會開口罵我們,你們這些尕籽籽,才多大,就干壞事。放掉。她最后會狠狠地說出這兩個字。
我們當然也不放掉,而是把“壞人”提起來趕緊跑掉。
尕籽籽中,女孩就我和仁增。
宋奶奶斷定,我和仁增成天蟲蟲鳥鳥地捉,手上的靈氣兒早就跑完了,長大后做的飯不香,花也繡不上一朵,肯定找不上個好婆家。
我和仁增有過短暫的著急。
找不上好婆家,這可怎么辦?我倆相互看了半天,一點辦法都沒有想出來。
好在我倆很快就忘了這件事。
責任編輯:丁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