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燕
(中國石化華東油氣分公司泰州采油廠,江蘇 泰州 225300)
中國頁巖油資源非常豐富,頁巖油預測儲量320 億桶[1]。近年來長慶油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華東油氣田均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可觀的頁巖油儲量,并相繼投入試開采階段。與常規(guī)油井開采明顯不同的是,頁巖油采用水平井開采,分段大液量、大排量多級水力加砂壓裂,套管自噴生產;在油井生產過程中,油井結蠟會使油流通道變小,流動阻力增加,導致油井減產,嚴重時會將油流通道全部堵死而停產。當油井內形成的蠟較多時,需要進行清蠟作業(yè),以保證油井正常生產。
頁巖油常溫下為褐色膏狀物,帶有刺激性氣味。頁巖油中的輕餾分較少,汽油餾分一般僅為2.5%~2.7%;360℃以下餾分約占40%~50%;含蠟重油餾分約占25%~30%;渣油約占20%~30%;頁巖油中含有大量石蠟,凝固點較高,含瀝青質較低,含氮量高,屬于含氮較高石蠟基油。各地所產的頁巖油由于組成和性質不同,在密度、含蠟量、凝固點、瀝青質、元素組成方面有很大差別,但碳氫質量比均在7~8左右。
開采初期:壓裂投產,壓力高,產量高,在井筒流速快,熱交換充分,井口溫度高,如SD1 井井口溫度達到64℃,高于頁巖油析蠟溫度,井筒暢通無結蠟現(xiàn)象,生產正常。
開采中期:隨著井口壓力下降,產液量逐漸下降,井筒流速下降,井筒溫度降低,低于頁巖油析蠟溫度,蠟在套管內表面析出結晶變大,油流通道變小,流動阻力增加,日產量下降,結蠟點在井深600~1 000 m之間。
目前自噴井清蠟作業(yè)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常規(guī)的鋼絲刮刀方式進行機械清蠟,另一種是通過連續(xù)油管作業(yè)清蠟解堵。
通過試井車鋼絲把清蠟刮刀帶入井內,在井內進行多次提放作業(yè),用刮刀將井內黏附在管壁的死油和蠟刮開、分解,然后通過鉛錘疏通,打開生產通道,從而恢復井的正常生產。由于頁巖油作業(yè)區(qū)自噴井都是套管生產的,井內無油管,套管內徑為115 mm。采油樹通常為KYS105/78 型,最小內通徑為78 mm,樹頂部測試防噴管內通徑為62 mm,受此所限,只能選擇小于62 mm 的刮刀進行機械清蠟,通常選擇58 mm 的刮刀,2.8 mm 的高強度鋼絲。由于所用的刮刀較小,作業(yè)中刮開的生產通道較小,套管內壁的結蠟清不干凈,后期很快就會再次堵塞,影響生產。
向井內下入連續(xù)油管,通過泵車向井內打入熱油、熱水,或進行高壓射流鉆磨作業(yè)等方式使蠟融化,打通被堵塞的生產通道,恢復井的正常生產[2]。這種方式清蠟效果較好,但是作業(yè)時動用設備較多,投入大、成本高、施工工藝復雜。
隨著頁巖油的規(guī)?;_采,上述兩種方式已不能滿足套管自噴井采油日常清蠟要求。
頁巖油?139.7 mm 套管自噴生產,蠟結晶體附著在套管內壁上,與?73 mm 油管生產相比,油流通道相對較大,因此擴大油流通道,清除套管內壁上的蠟,就能暢通油流通道,確保正常生產。井口采油樹總生產閥門內通徑較大(113 mm),大直徑清蠟工具通過采油樹下入井內清蠟可行[3];其次,化學清蠟也是成熟的方法,定期向井筒內注入清蠟劑清蠟也是非常簡單有效的手段[4]。
3.2.1 清蠟劑優(yōu)選
從頁巖油特性看,頁巖油更接近天然石油,目前基本選用油基型清蠟劑[5]。選擇YQLJ-23 型、YQLJ-18 型兩種油基清蠟劑,在30 ℃溫下,針對頁巖油井SD1井、常規(guī)油井S1-8井、S2-10井進行適應性評價。
在溶蠟效果方面,YQLJ-23 的平均溶蠟速率為0.055 g/min,YQLJ-18 的平均溶蠟速率為0.026 g/min。(見表1)。
表1 兩種清蠟劑溶蠟效果評價
對兩種清蠟劑80℃水浴保溫24 h 后進行耐溫性評價,可以看出兩種清蠟劑耐溫性較好,水浴后溶蠟速率變化不大,但微低于水浴保溫前,可能是由于室內實驗裝置密封不嚴,使易揮發(fā)的有機溶劑(如二甲苯)揮發(fā)所致,具體實驗數(shù)據見表2。
表2 兩種清蠟劑耐溫性評價 g·min-1
通過室內實驗,YQLJ-23型、YQLJ-18型兩種油基清蠟劑都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現(xiàn)場應用優(yōu)選YQLJ-23型清蠟劑,會有好的清蠟效果。
3.2.2 化學清蠟工藝
油基清蠟劑以5%體積分數(shù)配比分散到水中,加溫至75℃,泵注擠入深度1 000 m 以上井段,關井浸泡2 h,通過高溫、清蠟劑雙重作用溶化套管內壁表面的結蠟,后開井油嘴控制自噴生產。
通常采油樹總閥門內通徑130 mm,因此在原先油管鋼絲刮刀機械清蠟工藝的基礎上進行改進,采用大內徑防噴管、大外徑刮刀,完全可以滿足大通徑套管(內徑115 mm)清蠟要求,大內徑防噴管直接安裝在采油樹總閥門上部。
(1)防噴管內徑:內徑與總閥門內徑相同,選用130 mm,承壓35 MPa;
(2)刮刀外徑:頁巖油自噴井生產初期壓力高,結蠟不嚴重,大外徑刮刀井筒清蠟阻力大,生產中后期壓力低,套管壁結蠟嚴重,井筒刮蠟需徹底,因此壓力高于7 MPa 時,刮刀外徑選用80 mm,壓力低于7 MPa時,刮刀外徑選用100 mm;
(3)清蠟纜索直徑:100 mm 外徑刮刀選用測井車上較為常見的5.6 mm 電纜;80 mm 外徑刮刀選用2.8 mm清蠟鋼絲。
(4)加重桿:根據實際需要,刮刀下部應配置加重桿,確保井筒清蠟作業(yè)順暢,加重桿直徑盡可能小,以減小入井阻力,其長度與防噴管長度匹配;其重量根據礦場經驗公式G=(6~8)Pc確定(式中G為加重桿重量,kg;Pc為套管壓力,MPa。),因此80 mm外徑刮刀選用40 kg 加重桿,100 mm 外徑刮刀選用80 kg加重桿。
化學清蠟優(yōu)選溶蠟速度快的油基清蠟劑,對于套管內壁結蠟體松軟、附著量少的初期結蠟,清蠟效果顯著,清蠟方式簡單,但井筒浸泡需要關井,影響采油時效。
對于套管內壁結蠟體有一定厚度,附著結實的中期生產結蠟,化學清蠟難以徹底清干凈,采用大通徑刮刀機械清蠟,效果更徹底,但清蠟過程中存在操作不當、下井工具串連接不牢的風險,須防范工具落井。
SD1 井是2020 年11 月自噴生產的一口頁巖油井,初期含水26%,井口溫度64℃,井口壓力26 MPa,至2021 年6 月,含水49%,井口溫度下降至39℃,井口壓力11 MPa,產液量不斷下降。綜合分析存在結蠟可能,采用前述熱化學清蠟后開井自噴生產至2021 年11 月3 日,含水60%,井口溫度下降至31℃,井口壓力7.9 MPa,11 月4 日,井口壓力7 MPa,產液量降幅大,井筒結蠟較多且硬,定期采用大通徑(80 mm)刮刀機械清蠟,維持自噴生產至今。
(1)頁巖油套管自噴生產,生產中期隨著壓力溫度下降,存在結蠟現(xiàn)象,結蠟點深度在600~1 000 m;
(2)通常的機械清蠟、連續(xù)油管作業(yè)清蠟不能滿足頁巖油套管自噴生產清蠟要求;
(3)通過室內實驗優(yōu)選出化學清蠟劑及工藝方案,優(yōu)化了大通徑刮刀機械清蠟工具的參數(shù);并對兩種工藝的適應性進行了分析評價,滿足套管自噴井不同生產階段清蠟要求;
(4)SD1井現(xiàn)場應用表明,該清蠟技術滿足了頁巖油套管自噴井日常生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