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倩云,徐文慧,奴爾蘭·阿克亞孜,甘 露,李 海,馬玉輝,巴音查汗,張 楊*
(1.新疆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2.昭蘇縣畜牧獸醫(yī)發(fā)展服務中心,新疆伊犁835600;3.昭蘇縣西域馬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伊犁 835600)
目前尚無防治馬泰勒蟲病的疫苗,臨床上針對馬泰勒蟲病治療主要包括3個要點:抗原生動物藥物治療、抗菌藥物治療以及針對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其他癥狀或者副作用進行治療。臨床一般選用三氮脒作為治療藥物[10]。在治療過程中,除對癥治療外,應更加重視臨床治愈后的輔助治療,同時增強馬匹自身的抵抗力。伊犁昭蘇地區(qū)是新疆馬匹飼養(yǎng)繁育及發(fā)展最迅速的地區(qū)之一。昭蘇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豐富的草場資源適合蜱類滋生,導致該地區(qū)馬泰勒蟲病流行頻繁[11],故對馬泰勒蟲病防治尤為重要。在調查昭蘇地區(qū)馬泰勒蟲病流行情況的采樣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例疑似馬泰勒蟲病急性病例。文章簡要介紹該病例的診斷及治療體會。
伊犁馬,兩歲,未做過體外驅蟲,出現(xiàn)體溫升高、精神沉郁等癥狀?;疾●R之前未出現(xiàn)過此類情況,注射安乃近后體溫下降至正常水平,但第2 d體溫又有回升。
體溫升高(41℃)、精神沉郁、呼吸急促、食欲減退、被毛雜亂無光,且在其鬃毛處發(fā)現(xiàn)有蜱蟲叮咬的痕跡。
參照核酸提取試劑盒說明提取馬血液DNA。擴增馬泰勒蟲18SrRNA基因目的片段的特異性引物參照Kumar等[12]提供的方法(上游引物Beq F:CGAAGACGATCAGA TACCGTCG;下游引物Beq R:TGCCTTAAACTTCCTTG CGAT),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合成。
PCR反應體系:2×Eco Taq PCR Super Mix 12.5μL、上游引物1μL、下游引物1μL、模板DNA 2μL,加入ddH2O補足至25μL。
PCR反應條件:96℃10 min;96℃1 min,60.5℃1 min,72℃1 min,36個循環(huán);72℃10 min,4℃保存。
經PCR擴增后,在瓊脂糖凝膠電泳上出現(xiàn)430 bp大小的目的片段。馬泰勒蟲18SrRNA基因序列PCR擴增結果見圖1。
圖1 馬泰勒蟲18S rRNA基因序列PCR擴增結果Fig.1 PCRamplification resultsof 18SrRNA genesequenceof Theileriaequi
結合臨床檢查與PCR檢查的結果,可診斷該馬患馬泰勒蟲病。
鹽酸吖啶黃30 mL溶于0.9%氯化鈉3 000 mL、5%葡萄糖2 000 mL、復方氯化鈉1 000 mL,靜脈注射,連用3 d。
漏電保護器的原理;漏電保護器按其反應動作的信號分為電壓動作型和電流動作型兩類.電壓動作型技術上存在一些問題,所以現(xiàn)在生產的漏電保護器差不多都是電流動作型.電流動作型漏電保護器利用零序電流互感器來反應接地故障電流,以動作于脫扣機構.按脫扣機構的結構分為電磁脫扣型和電子脫扣型兩類.
第4 d:氨芐青霉素鈉3 mg/kg溶于0.9%氯化鈉500 mL,靜脈注射,一日2次,連用3 d。
馬泰勒蟲病在昭蘇地區(qū)一直保持相對較高的流行率[13]。在調查昭蘇地區(qū)馬泰勒蟲病流行情況的采樣過程中,一匹2歲伊犁馬出現(xiàn)體溫升高、呼吸急促、精神沉郁的癥狀,經PCR檢測,確診為馬泰勒蟲感染。通過為期1 w的三氮脒和鹽酸吖啶黃的聯(lián)合用藥治療后,患病馬匹的體溫恢復正常,精神狀態(tài)好轉,食欲正常。由于目前尚無馬泰勒蟲病的疫苗,盡早并準確地診斷和用藥是治療馬泰勒蟲病的關鍵。
三氮脒(Diminazene aceturate)對血液中的原蟲具有很好的清除作用[14],可以清控制疾病發(fā)展進程,降低馬匹的病死率,是治療馬泰勒蟲病的首選藥物。但三氮脒在臨床上會引起動物的運動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15]。因此,在臨床應用中,可在給藥前注射一定劑量的阿托品(atropine),減緩因藥物引起的副作用[10],并密切觀察用藥后患病動物的反應,將副作用降到最低。
咪唑苯脲二丙酸鹽(imidocarb dipropionate)是目前國外治療馬泰勒蟲病常用的藥物,臨床試驗表明,肌肉注射該藥物2.2~4.4 mg/kg,并在24~72 h內重復給藥可有效清除紅細胞內的馬泰勒蟲[16]。咪唑苯脲二丙酸鹽具有膽堿酯酶活性[5],在用藥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與膽堿酯酶相關的副作用,通常表現(xiàn)為出汗、流涎、腹痛、腹瀉的癥狀以及肌肉震顫、煩躁不安等精神癥狀;用藥結束后,癥狀會自行消失,并不危及生命[17]。臨床用藥時,也可以采用內服東莨菪堿(n-butylscopolaminea)減輕副作用,或靜脈注射0.002 5 mg/kg格隆溴銨(glycopyrrolate)提前預防。除與膽堿酯酶相關的副作用之外,常見的副作用還包括注射部位的肌肉損傷。此外,過量用藥將導致腎臟功能嚴重受損,應嚴格控制用藥量。
抗生素雖不常作為治療馬泰勒蟲的首選藥物,但也有研究表明,靜脈注射土霉素5~6 mg/kg,每日1次,連續(xù)用藥7 d后,可減輕因馬泰勒蟲感染引起的嚴重的臨床癥狀[5]。此外,一些藥物(化合物)雖未投入臨床使用,但有試驗表明可抑制馬泰勒蟲的體外生長,如新生霉素[18]、喹諾酮類藥物(ELQ-300、ELQ-316)[19]、環(huán)丙沙星衍生物(阿托伐醌、氯法齊明)[20]、BKIs(bumped kinase inhibitors)[21]等。在治療過程中,為避免耐藥性的產生,應選用多種藥物交替使用,以減少耐藥蟲株的出現(xiàn)。
馬泰勒蟲是引起馬梨形蟲病的主要頂復門血液原蟲之一,馬梨形蟲病的發(fā)生嚴重危害馬屬動物的健康,阻礙馬產業(yè)經濟。目前,常用防治梨形蟲病的藥物主要是化學合成藥物,雖效果顯著,但易產生耐藥性,中藥以其安全環(huán)保、低耐藥性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梨形蟲病的防治中,臨床治療常用藥物有青蒿和百部。青蒿含黃酮類、香豆素類、萜類、苯丙酸類和揮發(fā)油,味苦、辛,性寒,對雞艾美爾球蟲、牛雙芽巴貝斯蟲病和牛環(huán)形泰勒蟲病均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同時有抑制瘧原蟲、清熱解毒的功效。百部又稱百部草,含有原百部堿、百部堿等多種堿類,味甘、苦,性微溫,具有殺蟲作用,以20%乙醇浸液或50%水浸液外搽具有防治體表寄生蟲的效果,對蛔蟲、蟯蟲也具有殺滅作用[22]。李友英等[23]研究了中藥青蒿、百部對牦牛梨形蟲的防治效果,發(fā)現(xiàn)百部與青蒿對牦牛梨形蟲病的防治效果較好,百部可作為高效防治牦牛梨形蟲病的藥物。鄭海等[24]在治療羊泰勒蟲的過程中觀察到百部對羊泰勒蟲病有治療作用,對體表蜱也具有殺滅作用。在使用中藥進行驅蟲時,應根據(jù)患病動物病情的緩急及體質的強弱,采取急攻或緩驅,驅蟲后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使蟲去而不傷正[22]。
新疆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使得本地區(qū)傳播馬泰勒蟲病的媒介硬蜱種類豐富,導致當?shù)伛R泰勒蟲的感染率高居不下[25]。綜合之前對新疆馬泰勒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馬泰勒蟲在新疆的感染率一直很高。2016年,薛艷等[26]對昭蘇縣41份伊犁馬血樣進行了PCR檢測,結果表明,當?shù)伛R泰勒蟲的感染率高達73.81%。2017年3月—5月,劉世芳等[27]對采集自新疆南疆部分地區(qū)(和靜、托克遜)和北疆部分地區(qū)(阿勒泰、昭蘇)的共計478份馬血樣品進行了馬泰勒蟲感染情況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馬泰勒蟲總感染率為22.38%,北疆地區(qū)感染率為13.96%,南疆地區(qū)感染率為27.09%。樊新麗等[11]在2018年5月—6月通過對昭蘇地區(qū)馬泰勒蟲感染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地區(qū)馬泰勒蟲的陽性率高達41.38%。
通過上述數(shù)據(jù)分析,馬泰勒蟲病在新疆地區(qū)流行情況比較嚴重,是影響新疆馬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馬泰勒蟲病在新疆地區(qū)流行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3點:(1)新疆部分地區(qū)草場豐富,降水量充足,適宜的氣候和濕度為媒介蜱的生存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條件,且當?shù)氐鸟R匹主要采取全年放牧或春秋兩季放牧的方式,利于媒介蜱的侵襲及原蟲感染。(2)體外驅蟲工作不到位,防治馬泰勒蟲病,消滅媒介蜱是關鍵,若未制定體外驅蟲計劃,馬匹在草原上放牧的過程中,極易被攜帶病原的媒介蜱叮咬從而感染馬泰勒蟲病。(3)有時感染馬泰勒蟲后馬匹的臨床表現(xiàn)不特異,與馬傳貧的癥狀極為相似[28],當依靠臨床癥狀無法區(qū)分又沒有適當?shù)脑O備可作準確診斷時,往往造成藥物的不恰當使用,進而加重馬匹的患病情況,使該病得不到有效控制。
感染馬泰勒蟲的馬匹往往呈隱形感染,并不表現(xiàn)明顯臨床癥狀,當馬匹免疫力下降或劇烈運動后可能會轉為急性感染狀態(tài),從而威脅馬匹健康[13]。因此,需要對陽性馬匹進行進一步監(jiān)測,必要時給予藥物治療。馬泰勒蟲病作為一種蜱傳疾病,防治本病的關鍵在于消滅馬體表和周圍環(huán)境中的硬蜱,切斷傳播途徑[29],同時應對馬匹進行定期檢疫和驅蟲工作,加強馬匹的飼養(yǎng)管理[30]。
經1 w的藥物治療,患馬體溫正常,食欲良好,毛色恢復光澤,預后良好。診治馬泰勒蟲病時,要做到準確診斷進而對癥治療,以降低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