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潮
外婆住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村里很多人都養(yǎng)著牛、羊、馬等牲畜。暑假期間,媽媽帶我在外婆家住了一段時間,我這才有機會第一次近距離與馬接觸。
此處應(yīng)具體描寫棗紅馬的外形,將“我”對它的喜愛之情包含在其中。
外婆家養(yǎng)了一匹可愛的棗紅馬。它性情溫順,可有點膽小。我剛到外婆家時,不敢靠近它。有一次,出于好奇,我悄悄來到馬廄前。我發(fā)現(xiàn)它面對我時很膽怯,就每天跟著外公為它喂草、送水。過了不久,我和它漸漸地熟悉了。當我再次接近它時,它不再打響鼻、怪叫,也不再甩尾巴。
棗紅馬膽小的一面和對“我”的排斥表現(xiàn)在哪?它又是怎么打響鼻、怪叫和甩尾巴的?以上均缺乏具體的描寫。
漸漸地,我和棗紅馬越來越熟,時常來到馬廄前看它,每次都會喂它一些鮮嫩的青草??粗蓯鄣臉幼樱也挥勺灾鞯負崦成嫌凸饪设b的皮毛。每每此時,它都會靜靜地站在那兒,似乎特別喜歡我為它按摩。有時,外公有事外出,顧不上喂它,我便自告奮勇地喂它。漸漸地,我和棗紅馬成了一對好朋友。
棗紅馬是外公干農(nóng)活時的好幫手。它不僅能拉車,還能拉犁、耕地。只要是能干的活,它都會賣力地干,而且,它特別聽外公的話,從來不偷懶,也不搗亂。
“我”與棗紅馬熟悉之后,它有何變化?“我”來到馬廄前看它時,它有什么反應(yīng)?“我”喂它青草時,它又有什么表現(xiàn)?以上均缺乏具體的描寫。
時間過得真快,暑假生活很快就結(jié)束了。準備回家時,我特意來到馬廄前,依依不舍地向棗紅馬告別。之后,我擦掉眼淚,急忙轉(zhuǎn)身,快步離開了馬廄。再見了,棗紅馬!明年暑假我再來看你!
此處應(yīng)詳寫“我”與棗紅馬分別時的情景。
該習作向讀者介紹了外婆家養(yǎng)的棗紅馬。小作者不僅介紹了棗紅馬的生活習性,還講述了“我”與棗紅馬成為好朋友的過程。
美中不足的是,小作者沒有交代棗紅馬的外形,也沒有寫出棗紅馬與“我”熟悉前后所產(chǎn)生的變化。這樣不僅使習作內(nèi)容不夠具體,也無法充分地表現(xiàn)“我”對棗紅馬的喜愛之情。
建議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修改:
1.交代棗紅馬的外形,將“我”對它的喜愛之情包含在其中。
2.具體地寫出棗紅馬與“我”還不熟時,那副膽小的樣子。
3.詳細描寫“我”與棗紅馬熟悉之后的情形。
外婆住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村里很多人都養(yǎng)著牛、羊、馬等牲畜。暑假期間,媽媽帶我在外婆家住了一段時間,我有機會第一次近距離與馬接觸。
外婆家養(yǎng)了一匹可愛的棗紅馬。它身材高大,全身皮毛油光發(fā)亮,四肢頎長健壯。它長著一雙明亮的眼睛,以及一張大大的嘴巴和兩只又長又尖的耳朵。
本段抓住棗紅馬的特征,將“我”對它的喜愛之情包含在其中。
棗紅馬性情溫順,可有點膽小。我剛到外婆家時,不敢靠近它。有一次,出于好奇,我悄悄來到馬廄前。沒料到,它一見我就停止吃草,打著響鼻,嘴里怪叫著,還不停地甩尾巴,好像很生氣。外公對我說:“它和你不熟,害怕陌生人。過幾天,它和你熟悉之后,就不會這樣了。”此后,我每天跟著外公為它喂草、送水。過了不久,我和它漸漸地熟悉了。當我再次接近它時,它不再打響鼻、怪叫,也不再甩尾巴。
本段具體描寫了棗紅馬和“我”不熟時那膽小、害怕的樣子。
漸漸地,我和棗紅馬越來越熟。每次我來到馬廄前看它,它總是抬起腦袋、歪著脖子注視著我,好像在說:“多謝你來看我!”我每次都喂它一些鮮嫩的青草,一見到青草,它便快活地甩著尾巴,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完后,它用明亮的眼睛盯著我,好像在說:“真好吃!謝謝你!”看著它可愛的樣子,我不由自主地撫摸著它背上油光可鑒的皮毛。每每此時,它都會靜靜地站在那兒,似乎特別喜歡我為它按摩。有時,外公有事外出,顧不上喂它,我便自告奮勇地喂它。漸漸地,我和棗紅馬成了一對好朋友。
這部分具體交代了“我”和棗紅馬熟悉之后,“我”去看它時它的反應(yīng)。
棗紅馬是外公干農(nóng)活時的好幫手。它不僅能拉車,還能拉犁、耕地。只要是能干的活,它都會賣力地干,而且,它特別聽外公的話,從來不偷懶,也不搗亂。
時間過得真快,暑假生活很快就結(jié)束了。準備回家時,我特意來到馬廄前,與棗紅馬告別。它好像知道我要走了,也不吃草,眼睛直愣愣地瞅著我,仿佛在說:“我不想讓你走!”我心里頓時不是滋味。接著,我擦掉眼淚,急忙轉(zhuǎn)身,快步離開了馬廄。再見了,棗紅馬!明年暑假我再來看你!
本段講述了“我”離開時和棗紅馬難分難舍的情景,使“我”對棗紅馬的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本文觀察細致,感情真摯。作者描寫了棗紅馬的外形,具體地講述了棗紅馬和“我”熟悉前后所產(chǎn)生的變化,內(nèi)容豐富、充實,表達了“我”對棗紅馬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