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紅色文化資源應用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網絡教學的路徑探究
      ——以遼寧省為例

      2022-08-30 01:21:24管恩琦韓永升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7期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展館綱要

      管恩琦,韓永升

      (渤海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互聯(lián)網+”、深度學習、AI技術的廣泛應用,對“綱要”課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產生了重大沖擊和挑戰(zhàn)。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1]。因此,“綱要”課教師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2],積極開辟網絡教育新陣地,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拓展傳統(tǒng)教育載體,利用新媒體技術闡釋紅色文化資源的理論內涵與時代價值。

      一、開發(fā)“綱要”課網絡教學平臺

      當前,教育信息化和校園數字化快速發(fā)展,“綱要”課教師應“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3],重視互聯(lián)網技術手段,利用互聯(lián)網快捷便利、覆蓋面廣、資源共享等優(yōu)勢,積極建設網絡學習平臺,拓寬教學實踐空間。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第一,“綱要”課教師要創(chuàng)建并豐富網絡平臺。如:可以挖掘遼寧省紅色文化資源,將紅色人物、紅色文物、紅色經典故事、紅色基地等資源進行整理,形成教學講義、PPT課件、筆記、聲頻等學習資源,發(fā)布到對應的教學平臺,供學生學習使用;可以創(chuàng)建線上遼寧紅色知識學習題庫,便于學生自測學習成效;可以與紅色權威網站(如遼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網上展館、中國紅色紀念、紅色網等)建立鏈接,拓展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納入課程考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第二,“綱要”課教師要對教學平臺進行維護和管理。教師要時刻關注國內外的時事熱點問題和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及時更新教學平臺的相關內容;要學會運用學生熟悉的網絡語言和鮮活事例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以輕松活潑的表達方式為學生解疑釋惑,以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此外,“綱要”課教師要定期集體備課。一方面,要在深刻理解紅色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對教學資源進行二次篩選和再創(chuàng)造;另一方面,要加大尋訪紅色印記、找尋紅色資料的力度,確保“綱要”課網絡教學平臺教學內容和題庫的及時更新。

      以紅色資源為主體、紅色精神為主脈的“綱要”課網絡教學平臺,既符合大學生的認知特點,拓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又有效克服了單純網絡教學時空分離、師生分離的不足,增加了師生交流互動的方式。

      二、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綱要”課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公共必修課。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教學任務重、課時少的矛盾,加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因素的影響,課程目標和預期學習效果總是難以達成?!熬€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目標為導向,創(chuàng)新線上線下、課內課外師生互動機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具體而言,這種教學模式在“綱要”課教學中分為課前設計、課中設計、課后設計三個階段。

      第一,在課前設計階段,以學生課前線上學習和自主研討為主。在慕課等在線課程平臺和優(yōu)酷、騰訊等視頻網站的支持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提前發(fā)布線上預習任務和學習檢測,供學生課前自主線上學習。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結合當地紅色文化資源設計相關研討主題,如中共溝幫子鐵路黨支部作為遼寧省境內建立的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在領導遼寧人民進行革命斗爭中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形成對這一問題的完整研討報告。

      第二,在課中設計階段,以學生小組研討和教師反饋為主。一是組內研究。組內成員闡述自己的觀點,通過交流探討,形成較為一致的小組觀點。二是小組展示。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展示小組成果。在此過程中,教師應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組織學生展示、討論和研究。三是教師反饋總結。教師要分別對各小組予以點評,在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發(fā)散性思考、糾正學生的錯誤表述、提煉升華學習主題的同時,完成對重難點和共性問題的闡釋。

      第三,在課后設計階段,以鞏固提升和線下實踐活動拓展為主。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課堂教學學習情況,提供更為恰切的學習資源供學生繼續(xù)學習,提升學習效果。同時,要及時開展線下實踐活動,如開展“講革命故事·做紅色傳人”“追尋紅色足跡·感悟紅色精神”等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習得。

      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現教師教學主導和學生學習主體的有機統(tǒng)一,使“綱要”課教學“有情有義,有滋有味”。

      三、實現“綱要”課網絡專題微課教學

      大學生在初高中階段對于“綱要”課所涉及的重大事件、關鍵人物和主要進程已有基本了解。倘若“綱要”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通用案例教學,學生得不到新的認知感悟,其學習積極性和課堂獲得感勢必會大大降低。因此,“綱要”課教師要甄選遼寧紅色文化資源以豐富傳統(tǒng)教學案例,開展專題“微課”教學,實現教材、課堂、教學資源的有機融合,提高課程的“兩性一度”。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第一,收集整合信息,確立專題名稱。教師在深刻理解“綱要”課教材編寫思路及教材核心內容、主要觀點的基礎上,從某一具體問題入手,分類整合具有紅色特征的文化資源。遼寧省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在很多方面史料豐富、研究成果較多。教師可以收集某一歷史階段的研究成果和文化資源,將其與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形成邏輯連貫的完整專題,如“早期共產黨人的崢嶸歲月”“遼西抗日義勇軍”“遼沈戰(zhàn)役錦州會戰(zhàn)”等專題。

      第二,設計專題教學內容?!熬V要”課教師要結合遼寧紅色文化資源,堅持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原則,以“四個選擇”為中心,以問題導入的形式,設計“遼西地區(qū)抗日義勇軍斗爭”“共和國長子”“雷鋒精神代代傳”等專題,提出“國歌與遼寧抗日義勇軍有何關系”“為什么遼寧被稱為‘共和國長子’”等問題。通過單獨的模塊設計,講好遼寧的紅色故事,進而以小見大,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改變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之根本在于歷史和人民所作的“四個選擇”。

      第三,制作專題“微課”?!拔⒄n”時長設計為每個5—10分鐘,可分為三種形式。一是PPT式“微課”。教師將制成的篇幅短小的PPT轉換為視頻播放。這種形式可以有效拓展課內學習內容,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二是講述式“微課”?!熬V要”課教師既可以邀請老紅軍以親歷者或見證者的視角講述紅色故事,也可以邀請老革命家的后代,講述革命先輩的故事,還可以邀請專家學者,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講述給學生。三是情景劇式“微課”。融情于景,寓教于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讓革命歷史人物鮮活起來。學生在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過程中,會對紅色人物和紅色事跡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將愛國情懷厚植于心。

      專題“微課”教學,不僅可以豐富“綱要”課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歷史發(fā)展脈絡之“綱”,還可以大大提升大學生對地方紅色文化的認知,深化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性之“要”。

      四、利用“微平臺”開展“綱要”課教學

      隨著“第五媒體”(手機新媒體)的普及,“微平臺”成為思政課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新渠道?!拔⑵脚_”依托新媒體技術,具有更新時間短、覆蓋面積廣、信息內容豐富等優(yōu)點?!拔⑵脚_”的快速發(fā)展打破了傳統(tǒng)媒體的局限性,便利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為“綱要”課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方面,“綱要”課教師可以通過微博、微信、QQ和論壇等微互動平臺構建紅色文化資源傳播平臺。如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遼寧紅色文化資源專題化,制作“記憶·紅色遼寧”“革命先驅的故事——百年初心在遼寧”等系列專題。借助微信公眾號推送,分享至班級群聊;教師還可以利用校園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微博等大眾平臺發(fā)布關于遼寧紅色文化的經典文獻、優(yōu)秀視頻、學術文章等資源,并在“互動區(qū)”開展主題討論,在完成信息傳遞的同時,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心理變化和價值觀念情況。此外,精選遼寧近現代重要歷史人物、英雄模范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等內容,設置“歷史上的今天”“遼寧歷史人物事件我知道”等板塊,豐富教學素材。

      另一方面,“綱要”課教師可以借助抖音、快手等微視頻平臺實現紅色文化教育的無紙化。如把遼寧第一個黨支部成立、遼西抗日義勇軍事跡和遼沈戰(zhàn)役等紅色故事,通過創(chuàng)新的“微故事”傳播,再現遼寧的紅色革命歷史和崢嶸歲月,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采用“互聯(lián)網+教育”這一新思維,將微視頻平臺引入“綱要”課教學中,以紅色文化厚植“綱要”課教學,保證大學生理論知識不空洞,進而以理論的生動性和系統(tǒng)性保障“綱要”課教學的實效性。

      五、VR技術引入網上展館進課堂

      將VR(Virtual Reality)技術融入“綱要”課已成為時代趨勢。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盵4]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指出:“大力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課教師信息化能力素養(yǎng),推動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應用,建設一批國家級虛擬仿真思政課體驗教學中心。”[5]因此,將VR技術引入網上展館進入“綱要”課,既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要求,又符合新技術革命時代下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學的戰(zhàn)略部署。

      虛擬現實技術集合了仿真、人工智能、多媒體等多種技術,將現實展館以數字化的形式呈現于網絡,生成“虛擬世界”。這一技術可以模擬人的感覺器官功能,以圖、文、聲、像并茂的形式介紹相關知識,使人仿若身臨其境。網上展館的運用可以有效充實“綱要”課的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具體如圖3所示。

      圖3

      第一,“綱要”課教師要以貼近教材為原則,實現網上展館與“綱要”課的有機結合。教師對網上展館進行選擇,制定詳細的融入計劃。如:講第一章“外國侵略與反侵略斗爭”時,可以將旅順萬忠墓紀念館、旅順日俄監(jiān)獄舊址博物館、黑島甲午海戰(zhàn)遺址等網上展館引入課堂;講第六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時,可以將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東北抗聯(lián)史實陳列館、撫順平頂山慘案紀念館、趙尚志紀念館、關向應紀念館、阜新萬人坑遺址、百萬日僑大遣返歷史陳列館引入課堂。此外,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撫順雷鋒紀念館、撫順煤礦博物館、鳳城市大梨樹村史展覽館等網上展館都可融入相應的章節(jié)教學中。

      第二,“綱要”課教師要以貼近課堂為原則,選擇適合的網上展館充實教學。如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三大戰(zhàn)役為什么會取得勝利,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訪問黑山阻擊戰(zhàn)紀念館、葫蘆島塔山阻擊戰(zhàn)紀念館網上展館,相較于單純的文本預習,紅色歷史場景的再現無疑拉近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更容易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展示中受到啟示,形成準確的歷史情境感。教師可以在課上指導學生參觀遼沈戰(zhàn)役網上展館。VR技術構建的“虛擬世界”和實體場景呈現在同一個時空范圍內,可以引起學生的多種感知,形成“臨場感”和“沉浸感”,進而增強課堂的現場感與情境感,使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決策、戰(zhàn)士們的犧牲精神、廣大人民群眾的后勤支援和戰(zhàn)役的勝利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學生在課后訪問網上展館,能夠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對紅色文化的情感體驗、心理認同。在VR技術的支持下,網上展館不僅能豐富“綱要”課的課堂內容表達,還能滿足學生深層次的情感需求。

      六、重視實踐教學的成果驗收

      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統(tǒng)一是思政課教學和育人的基本原則,“綱要”課教師不僅要做好理論的傳授,還要卓有成效地開展實踐教學,重視實踐教學的成果驗收。

      “綱要”課實踐教學的設計應結合教學目標,融入互聯(lián)網元素。如安排學生考察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文化調研、紅色微電影拍攝等實踐活動,并合理安排實踐活動成果展示。以定期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為例,教師在講到第七章第四節(jié)“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這個知識點時,可以組織學生前往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配水池戰(zhàn)斗遺址、東北野戰(zhàn)軍錦州前線指揮所舊址等地參觀。讓學生親臨現場感受歷史的氣息,目睹滿載記憶的歷史實物和生動珍貴的歷史照片,親耳聆聽講解員的生動介紹,深刻理解遼沈戰(zhàn)役的過程及其在解放戰(zhàn)爭中的重大意義。學生在歷史與現實的對比、思考、感悟和抉擇中,對革命先烈肅然起敬,獲得精神和信仰的觸動與啟迪,進而表現出理論上的清醒和信仰上的堅定。在參觀考察結束后,教師要及時驗收實踐教學成果。通過PPT、小論文、觀后感、考察報告等形式的作業(yè),讓學生多途徑發(fā)表實踐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教師要及時對學生提交的調研報告或其他成果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從而強化參觀學習效果,使實踐教學的價值得以充分發(fā)揮,使每一處紅色教育基地都能成為“綱要”課教學的生動課堂。

      總之,“綱要”課教師要積極開展多樣化的網絡教學,利用好各種網絡資源,多途經闡釋紅色文化資源的理論內涵與時代價值,實現地方紅色文化與“綱要”課的有效融合。

      猜你喜歡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展館綱要
      國家標準化發(fā)展綱要
      創(chuàng)意展館
      幼兒園(2021年2期)2021-12-02 11:33:06
      創(chuàng)意展館
      幼兒園(2021年8期)2021-08-06 09:15:38
      創(chuàng)意展館
      幼兒園(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一圖讀懂這本《學習綱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基礎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三位一體式教學研究初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路徑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14期)2016-06-08 13:56:09
      創(chuàng)意展館
      幼兒園(2016年6期)2016-04-26 19:19:33
      新形勢下中國夢教育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融合
      科技視界(2016年1期)2016-03-30 13:58:53
      关岭| 镶黄旗| 临城县| 红安县| 祁连县| 剑川县| 崇义县| 平南县| 柳江县| 山西省| 靖宇县| 江阴市| 嘉峪关市| 彭阳县| 诏安县| 长垣县| 兰溪市| 藁城市| 东兰县| 洛浦县| 化州市| 巴青县| 夏河县| 海丰县| 绍兴县| 阿荣旗| 尤溪县| 崇仁县| 上虞市| 肇源县| 永泰县| 日土县| 普安县| 肥东县| 开江县| 石渠县| 壤塘县| 阳新县| 百色市| 鱼台县|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