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諸葛保滿
鎮(zhèn)上的“豆腐犟”是個犟人。他有一招絕活,能把地方風味小吃仙人豆腐做得異常招人喜愛。大家送他外號“豆腐犟”。
仙人豆腐的制作工藝并不是很復雜,原料是天然生長的仙人草、米漿、草木灰等。把采摘好的仙人草洗凈揉碎擠出綠色的汁,再用紗布將摻入了米漿的汁過濾,拌入適量草木灰靜置待到凝固即可。
“豆腐犟”的仙人豆腐做得絕,絕就絕在犟脾氣上。他的仙人草汁、米漿、草木灰嚴格按照配方來,多一兩不行,少一兩也不行,靜置的時間多一秒不行,少一秒也不行。有年漲大水,眼看洪水就要進家門,眾人紛紛把物件抬往高處,恰巧一鍋仙人豆腐在靜置中,其他的物件怎么搬,“豆腐犟”都沒意見,唯獨仙人豆腐不能動,愣是夠了時間才搬走。
“豆腐犟”制作的仙人豆腐綠若翡翠,香甜嫩滑,冰冰涼涼,特別消暑。在炎熱的夏天,盛一碗“豆腐犟”的仙人豆腐,加入適量的紅糖水和醋,吃了全身燥熱頓消,清清爽爽,睡眠都安穩(wěn)許多。
吃了“豆腐犟”的仙人豆腐賽過活神仙。小鎮(zhèn)的居民對此物青睞有加,把“豆腐犟”的仙人豆腐當作鄉(xiāng)愁符號之一,特別是游子,離別小鎮(zhèn)前或者回到小鎮(zhèn)后,第一選擇就是來一碗仙人豆腐。
“豆腐犟”用祖屋開了一爿小店,前屋是店面,擺放桌椅,里屋是作坊,加工豆腐。“豆腐犟”脾氣犟,依仗小鎮(zhèn)居民對仙人豆腐的青睞,搞饑餓營銷:每天雷打不動只做兩鍋豆腐,賣完就打烊,無論顧客如何央求,丟下一句“做多了味不正,想吃明天再來”就不再搭理。
食客犟不過“豆腐犟”,只好遵守他的“游戲規(guī)則”,有時小店門口會排起長隊,若是來晚了吃了閉門羹,只好乖乖打道回府。日久天長,“豆腐犟”與食客之間形成一種默契,并延續(xù)了十多年。
這樣的默契在一個夏天被打破。那年,十來個日本鬼子駐扎到小鎮(zhèn),鬼子的頭頭聽聞仙人豆腐是小鎮(zhèn)一絕,就讓翻譯帶路來到小店要嘗仙人豆腐。
鬼子和翻譯到店的時候,“豆腐犟”已打烊了。翻譯在門前大喝:“開門,太君要吃豆腐。”正在午休的“豆腐犟”慵懶地回一聲:“今天的豆腐賣完了,明天再來吧?!?/p>
話音未落,“咣當”一聲響,門就被翻譯用腳踹開了。
“豆腐犟”懶洋洋地走出來,懶洋洋地說:“明天再……”
暴怒的鬼子用槍頂著“豆腐犟”的額頭“咿哩哇啦”地朝翻譯吼著。翻譯轉(zhuǎn)述說:“太君今天一定要吃到仙人豆腐,否則有你好看!”接著又勸“豆腐犟”,“好漢不吃眼前虧,對付著做一碗吧?!?/p>
“豆腐犟”犟不過鬼子,破例做了第三鍋豆腐。做第三鍋豆腐的時候,“豆腐犟”依然對仙人草汁、米漿、草木灰嚴格按照配方來,多一兩不行,少一兩也不行,靜置的時間多一秒不行,少一秒也不行。鬼子頭頭吃了這碗綠若翡翠、香甜嫩滑、冰冰涼涼的仙人豆腐,暴躁脾氣頓時全消,神情愜意,翹起大拇指連連夸獎。
再后來,“豆腐犟”常常剛迎進候在門外的食客,就被霸道的鬼子把食客趕得干干凈凈?!岸垢瘛眳s不惱不怒,笑臉相迎,好生伺候,讓鬼子吃得滿意,吃得舒心。
這樣的事情多了,大家對“豆腐犟”有了怨氣,說他窩里橫的有,叫他“漢奸犟”的也有,“豆腐犟”聽了不惱也不怒。
大家覺得“豆腐犟”不地道,卻又離不開他的仙人豆腐,日子就這樣不咸不淡地過著。一個月后的一天中午,鬼子們吃過“豆腐犟”的仙人豆腐睡得死沉死沉,不知不覺中被天降神兵一般的游擊隊一槍一個殲滅了。
此后,“豆腐犟”也在小鎮(zhèn)上消失了。有人說他被鬼子打死了,有人說他跟游擊隊走了……
聽了大家的議論,隔壁藥材鋪的老板才恍然大悟,原來從不抓藥的“豆腐犟”,為何要三番五次地拿安神催眠藥了。
寫抗日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非常多,也有“撞車”的情況。這篇小說獨辟蹊徑,從一個做豆腐的人的角度來寫,避開了正面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小說給我們的啟示是,如何使我們的創(chuàng)作走新路,有個性化,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