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擴展的平行過程模型的微信網絡隱私安全行為影響因素探析

      2022-10-03 05:55:31詹思微苑明睿陳愷婧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15期
      關鍵詞:微信平臺影響因素大學生

      詹思微 苑明睿 陳愷婧

      摘要:網絡的開放性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隱私泄露的問題。本研究以廣州地區(qū)的微信大學生用戶為研究對象,通過提出假設、運用理論模型分析實際數(shù)據(jù)來研究微信大學生用戶隱私保護行為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基于擴展的平行過程模型,通過問卷調查得到330份有效樣本數(shù)據(jù),構建網絡隱私安全保護行為影響因素模型,運用多重線性回歸方法進行驗證和分析,從不同方面探討網絡隱私保護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感知嚴重性、反應效能、自我效能對微信大學生用戶網絡隱私保護行為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感知易感性影響不顯著。由于研究對象相對單一、未考慮研究模型內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機制、研究方法不足等問題,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

      關鍵詞:網絡隱私保護行為;擴展的平行過程模型;影響因素;微信平臺;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C912.1;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15-0076-04

      一、引言

      移動終端的高速發(fā)展為社交平臺賦能,社交網絡使人們得以形成跨地域的交際鏈條。數(shù)據(jù)顯示,社交媒體用戶數(shù)量占全球互聯(lián)網用戶數(shù)量的90%。然而,人們面臨著在社交媒體上不經意間披露個人信息帶來的隱私風險。微信偷看用戶聊天記錄、國內運營商超2億條用戶信息被賣等情況讓網絡隱私保護成為熱點話題。

      根據(jù)騰訊2020年財報,截至2020年底,微信月活用戶達到12.25億。微信作為一個活躍度極高的社交平臺,其合作的運營商擁有大量的用戶數(shù)據(jù)。然而,近期的微信閱讀未經告知使用用戶通訊錄、偷讀用戶聊天記錄等新聞讓微信用戶擔憂自身隱私泄露。

      社交網絡用戶由于缺乏信息安全和網絡隱私保護的相關知識,容易產生隱私泄露,因此,對用戶個人信息安全隱私保護行為進行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為了評估網絡用戶的隱私保護意識和行為,多數(shù)研究使用了保護動機理論、計劃行為理論、一般威懾理論和理性行為理論等模型進行深入的驗證和分析。國內現(xiàn)主要以隱私關注水平、隱私保護的自我效能為主要的研究角度,而使用擴展的平行過程模型研究網絡隱私模型的情況較少。微信用戶當中,大學生群體使用頻率最高。作為一線城市,廣州具有較好的教育基礎,在校大學生數(shù)量為130.71萬,排名全國第一。

      因此,基于擴展的平行過程模型對廣州市微信大學生用戶進行網絡隱私保護行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創(chuàng)新性。

      二、理論基礎和研究模型

      (一)網絡隱私保護已有研究

      網絡隱私保護行為,是指人們面對在線隱私安全風險時采取的行動和處理辦法[1]。申琦(2015)研究分析了手機微信移動應用中大學生隱私關注、自我表露與隱私保護行為三者之間的關系[2]。高錫榮、楊康(2012)的研究認為,互聯(lián)網用戶的網絡隱私保護行為受其隱私關注程度、感知公平程度、感知投訴效益等因素的直接影響[3]。針對社交網絡方面的用戶個人信息安全隱私保護行為,譚芳等人的研究表明社交網絡的安全和隱私設計是薄弱的[4]。

      (二)隱私保護研究的主要理論

      保護動機理論由羅杰斯提出,通過合并威脅評估和應對評估來解釋行為改變的過程[5]。隨著社交媒體的發(fā)展,保護動機理論將動機因素納入用戶隱私保護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中[6]。

      霍夫蘭提出了恐懼訴求效果機制,認為目標受到威脅會產生恐懼,刺激或提高個體的內在驅動力,進而自發(fā)產生一種積極規(guī)避風險、解決危機的行為。

      1970年,萊文塔爾提出了平行過程模型,其是對恐懼訴求理論的延伸。在面對恐懼訴求時個體會有兩種反應,分別是恐懼控制和危險控制,二者相互獨立。

      擴展的平行模型是維特在1992提出的,該模型結合了恐懼訴求和保護動機理論,解釋了個體如何通過情緒和認知兩個過程來接收信息,并回應威脅性的說服性信息。同時,維特提出,嚴重性、易感性、自我效能和反應效能都決定風險信息的有效性。該理論近年來逐漸從醫(yī)療健康領域運用到健康傳播領域。

      (三)研究假設

      在擴展的平行過程模型中,人們處理風險信息總會進行感知威脅和感知效能的評估,其中感知威脅分為感知嚴重性與感知易感性兩個維度;感知效能分為自我效能和反應效能兩個維度。在感知嚴重性維度,信息安全方面[7]的感知威脅對采取保護行為的意愿起到積極作用;在感知易感性維度,用戶感覺自己越容易被感染,也就越有可能進行積極的保護行為[8];在自我效能維度,當人們充滿信心時,會產生應對風險的積極態(tài)度,從而做出積極應對行為,提高對風險的控制[9];在反應效能維度,隨著感知到的威脅和效能的增加,個體會被激勵通過行為來減少威脅[10]。

      因此,基于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文章以擴展平行過程模型為理論框架,基于微信社交平臺研究感知威脅與感知效能對網絡隱私保護行為的影響,提出如下假設。

      H1:感知嚴重性會正向影響網絡隱私保護行為。

      H2:感知易感性會正向影響網絡隱私保護行為。

      H3:自我效能會正向影響網絡隱私保護行為。

      H4:反應效能會正向影響網絡隱私保護行為。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方面,結合隱私安全保護行為的量表和隱私關注量表,在問卷最后加入了對行為的測量。采取非概率抽樣法,以方便抽樣和滾雪球抽樣的方式發(fā)放問卷,共收到有效問卷330份。

      (二)樣本信息

      問卷樣本中,男性占比37.64%,女性占比62.36%。在年級分布上,大三本科生所占比例最大,為50.27%,其次是大二本科生,為18.68%,博士研究生占比最小。在每月生活費上,1500~1999元維度所占比例最大,為38.19%;其次是2000~2999元維度,為25.27%,3000元及以上維度所占比例最小,為12.09%。

      (三)問卷構成

      1.問卷設計

      文章以擴展平行過程模型為理論框架,研究威脅與效能對微信網絡隱私保護行為的影響。對于大學生群體而言,性別、年級和經濟水平是其社會生活的主要差異因素,因此將其作為本研究的人口統(tǒng)計學控制變量。問卷采用李克特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變量程度越高。

      2.描述統(tǒng)計信息

      (1)自變量—感知威脅。樣本群體的感知嚴重性較低,總體得分平均值為3.82,對于隱私信息被未知公司和企業(yè)獲取和利用的認知程度最高,得分平均值為3.85。感知易感性較高,總體得分平均值為4.06,對于私密信息泄露的認知程度最高,得分平均值為4.32。

      整體來看,樣本群體對于微信平臺隱私保護的感知威脅的兩個維度呈現(xiàn)出一致性,感知嚴重性和感知易感性都較高,整體感知威脅認知程度較高。

      (2)自變量—感知效能。樣本群體的自我效能較高,總體得分平均值為2.93,對于可以在微信平臺上保護私密信息的認知程度最高,得分平均值為3.02。反應效能較低,總體得分平均值為2.87,對于主動采取措施保護隱私的認知程度最高,得分平均值為3.08。

      整體來看,樣本群體對于微信平臺隱私保護的感知效能的兩個維度呈現(xiàn)出一致性,自我效能和反應效能都較低,整體感知效能認知程度較低。

      (3)因變量—行為測量。結果顯示,行為情況的總體得分平均值為3.07,對于主動采取措施保護隱私的反應程度最高,得分平均值為3.44。根據(jù)描述統(tǒng)計得出,因變量的整體偏度小于1,峰度小于2,滿足正態(tài)分布。

      四、研究發(fā)現(xiàn)

      (一)研究前提測定

      1.因變量情況:行為測量

      選擇微信大學生用戶隱私保護的行為反應程度作為因變量,采用李克特五度量表對其進行程度測量,形成“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的程度測量,是一個連續(xù)變量。這一因變量正態(tài)分布。

      2.自變量和控制變量情況

      因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值都小于2.5,各個自變量應該是相互獨立的,相關性小,不存在共線性問題。

      (二)多重線性回歸結果情況及研究模型

      通過SPSS的運算,得出研究模型如上圖,控制變量和自變量解釋了因變量約44.6%的變化,調整后的R2=0.446,F(xiàn)(7,322)=38.863,p<0.001。

      對感知嚴重性(β=0.172,p<0.001)、感知易感性(β=0.049,p=0.278)、反應效能(β=0.373,p<0.001)和自我效能(β=0.344,p<0.001)均呈正向影響。其中,感知嚴重性、反應效能和自我效能對行為測量有顯著的影響,而感知易感性對因變量無顯著影響,H1、H3、H4成立。

      在控制變量中,女性比男性的網絡隱私保護意識更強(β=0.050,p=0.233);年級越高,網絡隱私保護意識越強(β=0.036,p=0.395);生活費越多,網絡隱私保護意識越弱(β=-0.017,p=0.692)。

      五、研究討論

      (一)研究結果

      本研究以擴展平行過程模型為基礎,探討感知威脅和感知效能如何影響微信大學生用戶的網絡隱私保護行為。其中,感知嚴重性、反應效能和自我效能對行為測量有顯著的影響,而感知易感性對因變量無顯著影響。在控制變量中,女性比男性的網絡隱私保護意識更強;年級越高,網絡隱私保護意識越強;生活費越多,網絡隱私保護意識越弱。

      1.感知嚴重性

      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β=0.172,p<0.001)發(fā)現(xiàn)感知嚴重性對微信大學生用戶的網絡隱私保護行為有正向影響,這一結論與伊菲內多P(2012)[7]在網絡社交、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微信大學生用戶采取行動的可能性和其對網絡隱私的威脅感知嚴重性以及個人信息安全隱私威脅的感知程度成正比。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因為其廣泛性、匿名性而具有隱私風險有時甚至會危及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政府以及相關行業(yè)應該加強宣傳和培訓,讓用戶認識到自己面臨的信息隱私安全,養(yǎng)成主動參與、學習知識的習慣,形成自我保護機制和防范意識。

      2.自我效能

      研究數(shù)據(jù)結果(β=0.373,p<0.001)說明自我效能會正向影響網絡隱私保護行為,如果社交媒體用戶認為他們的行為有利于保護個人隱私,他們更可能采取積極的安全行為,這與尹美玉、焦洋等(2019)[9]的研究結果一致。技術服務的提供商應該充分考慮技術和平臺的實用性和易用性,通過充分的引導、介紹,增強用戶通過自身手段、第三方技術保護自身隱私的自信心。

      3.反應效能

      數(shù)據(jù)結果(β=0.344,p<0.001)說明反應效能會正向影響網絡隱私保護行為,這與杰西卡等(2013)[10]的研究結論一致。社交網絡用戶的自我效能越高,產生信息安全隱私保護意向的動機越強。政府和企業(yè)應該積極向大眾普及隱私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對各方面防護的自信心。網絡服務供應商應該努力研發(fā)信息安全技術,承擔社會責任,為用戶創(chuàng)建良好的使用環(huán)境,減少信息泄露的可能。同時,個人應該積極了解能夠保護個人隱私安全的軟件,關注隱私保護政策,擴展知識面。

      4.感知易感性

      數(shù)據(jù)顯示,感知易感性與網絡隱私保護行為間并無明顯關系(β=0.049,p=0.278),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樣本量過少;二是樣本選擇群體單一。大學生群體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特殊,很可能造成其對網絡隱私保護的輕視與低敏性,導致感知易感性較低。

      (二)局限與展望

      1.研究樣本的選擇

      研究對象過于單一,僅為廣州市內使用微信的大學生群體;在年級分布上,大三及大二本科生占比過高;未考慮將“媒介接觸”或“媒介素養(yǎng)”作為控制變量,探究其對于隱私保護行為的影響。在之后的研究中可進一步優(yōu)化研究樣本、擴展覆蓋面,并考慮將“媒介接觸”或“媒介素養(yǎng)”作為控制變量或中介變量納入研究。

      2.研究方法

      擴展的平行過程模型是一個基于心理學研究而產生的模型,而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其局限性在于無法深入研究個體內在的心理處理過程,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考慮結合深度訪談法,使研究更深入和全面。

      3.研究模型

      本研究僅考慮擴展的平行過程模型對微信平臺隱私保護行為反應的影響,未考慮其內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機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針對擴展的平行過程模型內部維度作用機制及其相關性做更深一步研究。

      六、結語

      移動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不僅提升了社交媒介使用度,也帶來了隱私泄露的風險。

      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網絡隱私保護方面仍存在問題。維護網絡隱私安全不僅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宣傳和引導,平臺充分考慮技術的實用性和安全性,更需要用戶加強自我防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方可邁出網絡隱私保護的一大步。

      參考文獻:

      [1] 布坎南·T,潘恩·C,喬伊森·A.N,等.制定在互聯(lián)網上使用的網絡隱私關注和保護措施[J].美國信息科學與技術學會,2007(58):157-165.

      [2] 申琦.自我表露與社交網絡隱私保護行為研究:以上海市大學生的微信移動社交應用(APP)為例[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22(4):5-17,126.

      [3] 高錫榮,楊康.網絡隱私保護行為:概念、分類及其影響因素[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4(4):18-24.

      [4] 譚芳,楊陽,卓伊玲,等.網絡隱私爭議事件中用戶隱私關注及情感對比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21,65(2):87-97.

      [5] 羅杰斯·R.W .恐懼訴求與態(tài)度改變的保護動機理論[J].心理學雜志,1975,91(1):93-114.

      [6] 維什瓦納斯·A,徐偉皚,恩戈·Z .人們如何在臉書上保護自己的隱私:成本效益觀[J].信息科學技術協(xié)會學報,2018,69(5):700-709.

      [7] 伊菲內多·P .了解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策略合規(guī)性:計劃行為理論與保護動機理論的整合[J].計算機與技術安全,2012,31(1):83-95.

      [8] 梁海,薛昱.信息技術威脅的規(guī)避:一個理論視角[J]. MIS季刊,2009,33(1):71-90.

      [9] 尹美玉,焦洋,胡歡歡,等.缺血性腦卒中病人自我效能、疾病感知及行為改變的相關性[J].護理研究,2019,33(12):2178-2181.

      [10] 杰西卡·C.羅素,史密斯·S,諾瓦萊斯·V,等.使用擴展并行處理模型評估與文化相關的核黃疸消息[J].兒科保健雜志,2013,27(1):33-40.

      作者簡介 詹思微,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 苑明睿,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 陳愷婧,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

      猜你喜歡
      微信平臺影響因素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媒體時代微信輿情的監(jiān)控策略研究
      環(huán)衛(wèi)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農業(yè)生產性服務業(yè)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級發(fā)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基于微信平臺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初探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1:15
      基于系統(tǒng)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
      科技期刊全媒體出版實施方案探析
      出版廣角(2016年4期)2016-04-20 00:53:45
      微信平臺在稅務專業(yè)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盖州市| 简阳市| 睢宁县| 高安市| 华宁县| 沁源县| 黄骅市| 黄浦区| 金坛市| 清河县| 二连浩特市| 吉水县| 修武县| 怀宁县| 宝丰县| 建宁县| 稷山县| 巴马| 徐闻县| 东源县| 临沧市| 绥德县| 纳雍县| 桂东县| 贵溪市| 康平县| 龙胜| 霍邱县| 同德县| 舞钢市| 萝北县| 武定县| 清流县| 五华县| 阳泉市| 鹿邑县| 长治县| 乐安县| 翁源县| 吴堡县|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