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劉希本
拳頭村北面山坡上,有一片茅草地,大約六十畝,是村上吳家兄弟五個的荒邊地。這幾年,他們兄弟五個去城里開飯店,做生意,個個腰包鼓鼓的,肥得流油。荒邊地自然荒蕪著,春暖花開,綠草茵茵,成了牧羊放牛的好去處。
小年剛過,吳縣長退休,回到拳頭村。
老村長吳用聽說吳縣長這回常駐“沙家浜”不走了,他喜出望外,心想這回拳頭村有希望了,那坑凹不平的山路、搖搖欲墜的小學(xué)宿舍,肯定都能夠得到解決。心動不如行動,吳用一大早就拎著兩瓶杜康酒來到縣長家里。吳縣長滴酒未沾,而是叫他帶著繞村北山坡空地轉(zhuǎn)了一圈,吳村長正蒙著,縣長問他:“這片空地是誰家的?”
“是村東吳家兄弟五個的,他們都在城里打工,地沒人種,便荒了。我三番五次叫村里人包下來種,沒人理,這年頭,都一個心眼向錢看,荒山薄地沒人稀罕?!?/p>
吳縣長皺了下眉,俯身抓起一把松軟的土,捧在手里放在鼻尖上聞了聞:“他們家有人在家嗎?”
“有,上天老大兒子結(jié)婚,人還沒走?!?/p>
“吳村長,你去跟他們說,我來承包他們家的荒地?!?/p>
“什么?”吳村長大吃一驚,他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吳縣長一笑:“怎么,不可以嗎?你別忘了我家?guī)状际堑氐氐赖赖霓r(nóng)民。”
吳村長硬著頭皮對吳老大一說,吳老大連忙擺手:“糊弄人吧,人家一個大領(lǐng)導(dǎo),來種這荒山薄地,遭這份罪,扯淡?!?/p>
吳村長正顏厲色起來:“這不是開玩笑,說正事,你看一畝荒地一年多少錢?”
吳老大頭搖得像撥浪鼓:“吳縣長真要種,白給他種,只要地里不長草就中?!?/p>
吳縣長聞言:“不要錢不中。這樣,頭三年每年600元一畝,三年后每年每畝1000元,你看行不?”
吳老大笑瞇瞇地捋著花白的胡須:“白給人家種都沒人樂意,我咋能要您錢!”
吳縣長手一揮:“老大哥,你沒別的意見那就這么定了?!?/p>
話說到這份上,吳老大還有啥可說的,當(dāng)即由村長作證明人,草擬一紙合同,立字為據(jù)。
“你聽說沒,吳縣長官給擼了,貶到這山旮旯耕田種地當(dāng)農(nóng)民?!?/p>
“可不是,每月工資好幾千,有福不會享,瞎折騰啥。”
風(fēng)言風(fēng)語灌到吳縣長耳朵里,他搖頭笑笑,仍按部就班種他的地。
他雇來挖掘機,將土地深翻整平。他請來專家?guī)退鲋\劃策。兩個月后,創(chuàng)意采摘園初具規(guī)模,園里葡萄、櫻桃、蘋果、甜梨、紅杏、山楂……品種齊全,應(yīng)有盡有。
哪知好事多磨,有人一紙訴狀把吳縣長給告了,說他借建創(chuàng)意園之名洗錢。調(diào)查組進駐拳頭村,通過走訪摸排調(diào)查,證明了吳縣長的清白。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老天爺又和他杠上了,連著幾個月沒下一滴雨,連飲用水都成了困難,吳縣長眼睜睜地看著滿園的果樹漸漸干枯。
吳縣長病倒了,老村長坐在他病床前唉聲嘆氣:“吳縣長,見好就收,要不就算了吧。吳老大把包地的錢退了回來,打工的村民也都把工資送到了村委會。大家都說你是個好官,你生病了,村民著急,怕你有個三長兩短?!?/p>
吳縣長流著淚拉過吳村長的手:“老吳,多好的鄉(xiāng)親們啊,我們更不能半途而廢。拳頭村目前急需闖出一條適合拳頭村發(fā)展的新路,這里山多石頭多,我們要想方設(shè)法種些經(jīng)濟林品種,千方百計解決水源問題,趁著我們還能做點事,再為家鄉(xiāng)振興出把力。”
“可是……”吳村長欲言又止。
“老吳,你幫我個忙,我想以這個項目申請貸款,請你替我擔(dān)保。若輸了,我把城里那套房子賠上,你看行嗎?”
看著吳縣長那不服輸?shù)膭蓬^,吳村長點頭道:“好,我們會全力支持你!”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又是一年深秋,拳頭村熱鬧起來,一撥又一撥人絡(luò)繹不絕前來采摘園觀賞品嘗,甘甜爽口的綠色果品,令客人們慕名而來,滿載而歸。
這天吳縣長從外邊帶來兩個戴眼鏡的中年人,吳村長對村民們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這兩位是有名的企業(yè)老總,吳縣長請他們來這里,是來幫助我們振興鄉(xiāng)村的。吳縣長說了,咱們?nèi)^村山美水甜,要建一個集旅游、觀光、娛樂、采摘于一體的山莊,想投資的可以入股,想打工的可以來山莊上班?!?/p>
吳村長頓了頓,興奮地看著大家說:“吳縣長退休了,可他退休不退色,他以一個老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帶領(lǐng)我們大家共同致富,大家愿意嗎?”
村民沸騰了,他們歡呼雀躍,異口同聲地說:“愿意!我們一百個愿意。”
嘹亮的聲音響徹天空,群山呼應(yīng):“我們都愿意……”
小說非常突出的主題,是文中百姓對縣長的贊語“退休不退色”,這幾個字,鏗鏘有力,擲地作金石聲。這既是對退休的縣長不畏艱難、斗志彌堅的真實寫照,也是對在職干部的鼓勵。小說的特點是把人物放在挫折中歷練,在曲折中展現(xiàn)人物的個性,從而給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