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婉晴
(山東藝術學院 山東 濟南 250300)
《云翠仙》是《聊齋志異》中蒲松齡描寫婚姻的作品之一,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反抗封建禮教、追求人性自由解放的人文主義精神。在短篇小說的基礎上,淄博市五音戲劇院編排了戲曲《云翠仙》,表達了婚姻自由、愛情至上的家庭觀念,弘揚了“真、善、美”的現(xiàn)代價值觀。五音戲是獨具特色的山東地方戲曲劇種,它發(fā)源于民間,帶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戲曲《云翠仙》與小說《云翠仙》具有共同的地域文化元素,但在人物設置、主題思想、敘述方式等方面,二者各具特色。
戲曲與小說相比,在人物設置方面有出入,小說中主要人物有梁有才、云翠仙、云翠仙母親、賭博友人等,而戲曲《云翠仙》中有云翠仙、梁有才、趙世虎、宋彩云、孫銘、小霞、眾狐仙等。主要增加的是宋彩云、趙世虎這兩個反派人物,二人的出現(xiàn)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為戲曲增添了關目,使整個故事更具趣味性。
宋彩云即好友孫銘的妻子,她心術不正,嫉羨梁的才情,生怕他一朝登榜凌駕于丈夫之上,于是對梁有才進行一系列的打壓。演員通過“唱、念、做、打”生動呈現(xiàn)出宋彩云這一冷漠、勢利的婦人形象。她一出場便對梁有才譏笑怒罵:“瞧俺這個窩囊廢,干啥啥不行,吃糧食倒是一個頂倆,念書都念到狗肚子里咧”,表面上是在指責自己的丈夫?qū)O銘,其實是指桑罵槐,借機羞辱科舉落榜的梁有才向?qū)O銘乞食之事。在丈夫友人落難時,她不僅不施以援手還冷嘲熱諷,正因為她對梁有才用盡言語折辱,才導致梁有才絕望自盡,推動了后續(xù)狐女報恩情節(jié)的發(fā)展。當宋彩云發(fā)現(xiàn)梁有才陋室翻新,住進了一位貌若仙子的美人時,她又驚訝又妒忌,強烈的嫉妒心和不甘促使她對梁有才設計陰謀,引發(fā)后續(xù)醉酒典妻事件。編劇為了使人物角色立得住,從嫉妒心理方面打造人物核心性格,符合宋彩云這一市井小人物妒能害賢的心理狀態(tài)。
趙世虎是貪財好色的富家公子,京都大人的外甥,是戲曲中新增的另一人物。對于趙世虎的生平,戲曲介紹并不多,他的出現(xiàn)使故事情節(jié)突轉,再起波瀾。如第一折,趙世虎帶領手下上山打獵,精準地擊傷白狐云翠仙,幸得梁有才庇護,云翠仙才得以死里逃生。在第二折,宋彩云設計趙世虎與云翠仙相見,趙世虎對云翠仙一見傾心,夜不能寐,心生歹念,欲占人妻,導致主人公的境遇進一步惡化。再如第三折,趙世虎與宋彩云誆騙梁有才醉酒簽下典妻契約,將故事發(fā)展推向高潮??梢?,趙世虎既沒有同情心,也沒有智慧。他見色起意,圖謀不軌,對妒婦宋彩云從未提防,任由宋彩云擺布,最終害人害己。編劇設置趙世虎這一人物,使整個故事情節(jié)更加有戲劇張力,特別是趙世虎與宋彩云的悲慘結局,使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此外,趙世虎的登場也沿襲了觀眾固有的傳統(tǒng)思維模式,即如果劇中有個落魄書生,必定出現(xiàn)一個與之形成對比的紈绔子弟,這樣才符合人們一貫的思維定式并激起觀眾的好奇心,而這恰是整個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要,使得故事貼近現(xiàn)實,使人有種“人生如戲,觀演相宜”之感。
小說《云翠仙》以簡潔的筆法敘述了悲劇婚姻的開端、發(fā)展、結局的全部過程,沒有涉及更多的背景資料及人物,也沒有涉及更多的社會內(nèi)容。小說寫梁有才在泰山“跪香”時“視眾中有女郎,年十八而美,悅之”。于是便費盡心思追求云翠仙,先是跪香時捏她的腳,后又在返程中攔路搭訕,最后由糊涂的云母做主,云翠仙迫不得已下嫁梁有才??闪河胁呕楹蟆拔┤找餆o賴,朋飲競賭,漸盜女郎簪珥佐博”,導致家財散盡,他便采納賭友的建議典賣妻子。只是云翠仙早已察覺到了梁有才的陰謀詭計,在被賣之前先告知母親,避免被典賣的悲劇發(fā)生。梁有才“見樓設華好,婢仆輩往來憧憧”,追悔莫及,后來持刀殺死了勸他典妻的損友,最后病死獄中,結局凄涼。小說中的云翠仙和梁有才毫無愛情可言,他們的結合完全是云母之命。由此看出,作者對待婚姻持有守舊型的態(tài)度,但是,后來云翠仙果敢機智地巧用計謀擺脫了自己的悲慘婚姻,重新獲得自由,體現(xiàn)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在當時的社會中也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戲曲中,云翠仙的婚姻權利由自己掌控,為報梁的救命之恩,她決定自媒自嫁。她想方設法接近梁有才,先是“設計巧遇——假尋寶物——贈梁玉佩——被梁婉拒”,后又“身著嫁衣——自媒自嫁——剖丹救梁——自斷仙路”,幾經(jīng)周折,才成功嫁給梁有才。在梁有才第二次氣絕身亡之時,云翠仙仍不計前嫌,跪地懇求眾狐仙姐妹施法復活梁有才。在這段婚姻中,顯然云翠仙犧牲更多,她對梁有才不計回報的愛,體現(xiàn)了她無私奉獻的精神。作品反映的不僅僅是女子對美好愛情的大膽追求,對自由婚戀的充分自主,而且表達了夫妻之間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情感理念,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開明型婚戀觀。
小說與戲曲都屬敘事文學,注重細針密線,起伏照應。小說《云翠仙》與戲曲《云翠仙》在故事題材方面有密切聯(lián)系。小說是用文字講故事,戲曲是以歌舞演故事。它們之間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小說是敘述體,由第三人稱的形式進行敘述;而戲曲是代言體,不是由一個人來進行完整敘述,而是將各個場景、各種道具、各個人物表演、唱腔、念白、音樂、舞蹈動作配合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小說《云翠仙》采用正敘的敘事方式,按照時間發(fā)展先后依次敘述情節(jié),整篇故事可概括為“跪香—求娶—婚嫁—競賭—盜財—典妻—受罰—殺友—服刑”。作者蒲松齡用限知視角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輕佻無賴的悲慘人生,并通過異史氏對本故事的解讀得出“故以善規(guī)人,如贈橄欖;以惡誘人,如饋漏腹也”這一深刻的道理。戲曲往往以第三者的全知視角進行敘述、描寫和抒情,形成剖析式的敘述模式。戲曲《云翠仙》的第三場,宋彩云向書生梁有才介紹了趙世虎的家世背景,特別強調(diào)了他的二舅主管科舉選拔,暗示梁有才“詩外功夫在靠山”,戲曲通過最直接的方式讓觀眾了解人物的身份,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伏筆。在第四折中,采用云翠仙主唱,眾姐妹附和的形式,“轎內(nèi)樂壞了小狐仙”“姐妹愛管不平事,惡氣不出怎甘心”等唱詞展現(xiàn)出眾姐妹聯(lián)手懲罰趙世虎的迫切、愉快的心情,大致交代了故事前情,起到為觀眾銜接劇情的作用。
語言的精煉、流暢、通俗是古代小說、戲曲語言的共同特征,最大限度地適應了廣大讀者的審美需求?!读凝S志異》是用文言文寫作的,發(fā)揮了文言文凝練簡潔的長處,充分利用疊詞渲染氣氛,刻畫人物,描繪意境,使得小說語言意味悠長,深覆典雅。例如“母如此蹜蹜,妹如此纖纖”中的“蹜蹜”體現(xiàn)云母身體孱弱但不得不小步快走趕路的動作;“纖纖”則描繪出云翠仙窈窕婀娜的體態(tài)。再如“熏熏作汗腥”中的“熏熏”體現(xiàn)出梁有才邋遢的外表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版酒洼呁鶃磴裤俊薄凹一幕娜鐢∷隆敝械摹般裤俊焙汀盎幕摹狈謩e描繪云氏家族與梁有才的家境。云氏家族繁華富饒、仆人無數(shù)的景象反襯出梁有才家道中落的凄慘下場。戲曲是以文學、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有機結合而成的綜合藝術,這使得戲曲和小說在語言表現(xiàn)方面有很大不同。戲曲受眾群體廣泛,老少皆宜,戲曲語言與音樂相配合,使得戲曲語言通俗易懂。“朝為花,夕為塵,豆蔻年華幾多春。莫負上天賜美意,此生難得遇知音?!北姾蛇@段詩化的唱詞配合歡快喜悅的音樂,瞬間為觀眾呈現(xiàn)一個明艷開朗、情竇初開的少女形象。在戲曲中添加插科打諢藝術和各類戲謔滑稽角色則是表現(xiàn)語言趣味性的一個重要途徑。如第四場趙世虎管家的唱詞:“大病初愈,炕頭滾;眼珠子溜圓,怪嚇人;茶飯不思,犯魔怔;迷迷瞪瞪,丟了魂?!眲≈性鎏砉芗疫@一喜劇形象,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滑稽有趣的動作諷刺趙世虎貪財好色的惡行,為戲曲增加趣味性。
作傳達情感,演繹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对娊?jīng)》中《國風·衛(wèi)風·有狐》載:“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贝嗽妼⒆约簩λ鶒勰侥凶拥膼垡庖院鞅憩F(xiàn),將狐人性化。戲曲將云翠仙塑造為一個由狐化身而成的美艷女子,通過佩戴似狐貍臉部形狀的頭飾、模仿狐貍擺頭的嫵媚動作生動再現(xiàn)了狐仙的外形特點,演員利用小嗓優(yōu)勢,將女狐清脆婉轉、嫵媚動人的聲音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除了演員的服化道外,戲曲還借用了玩偶白狐道具,展現(xiàn)狐仙從本體到幻化成人的兩種形態(tài),體現(xiàn)了戲曲的虛實相生之美。劇中的云翠仙非凡人,似仙女,不懂人世間的名來利往,面對愛情,她不似古代凡間女子那般遮遮掩掩,而是將“小女子心如飛絮漫天舞”“莫如當面相身許,翠仙我自媒自嫁意中人”的心思大膽表露出來,勇敢追求婚姻幸福。
小說和戲曲都以塑造豐滿的人物形象為使命,小說以文字為描寫手段,通過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勾勒出多面性的立體人物。小說中的云翠仙對梁有才并無好感,“女回首似嗔,膝行而遠之”等動作描寫體現(xiàn)出她對梁有才的嫌惡。文中未對云翠仙進行直接的外貌描寫,而是通過梁有才“視眾中有女郎,年十八而美,悅之”及賭博友人“曩見夫人,真仙人也”等側面描寫烘托云翠仙的美貌。蒲松齡筆下的云翠仙是個如芙蓉般的美人,蒲松齡沒有明確指出她是神仙或是妖精,也不似戲曲中將她設定為狐仙。但從她母親變戲法似的讓梁有才滿屋神器,又無翼而飛,到后來的屋宇瞬間消失等情節(jié)來看,云翠仙是具有神力的。面對梁有才的無情背叛,她沒有用神力來懲罰他的肉體,而是設計將之帶回娘家,在眾人面前揭露他的丑惡面孔,側面烘托云翠仙品格善良,顧念夫妻恩義的人物性格。面對悲慘的婚姻果斷采取行動,毅然離開丈夫,也體現(xiàn)了她追求自由,嫉惡如仇的精神。
戲曲表演最初在露天戲臺之上進行,演員通過敷演故事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與個性特點,并與觀眾進行互動。戲曲主要通過化妝和顏色搭配等人物外貌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特點,通過演唱和獨白表達人物心理活動。戲曲用獨特唯美的唱腔、程式化的動
小說《云翠仙》作為蒲松齡的文學作品,其受眾群體是文人階層,對于大團圓結局并不執(zhí)著,他們更愿意從文中感受對人性的審視和批判,這就注定了小說《云翠仙》以悲劇收場。作為戲曲,其受眾群體是普通老百姓,他們喜歡看亦悲亦喜、情節(jié)曲折的故事,但故事的結局要滿足懲惡揚善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其實這與下層群眾的心理狀態(tài)有關系,他們有“天道輪回、付出等同于回報”的信念。“文藝作品對讀者和觀眾的作用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使人愉悅、喜歡、快樂,這就是常說的娛樂性和觀賞性?!睉蚯对拼湎伞窡o論是生旦傳奇的浪漫題材、唯美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還是人美心善的人物設置,都體現(xiàn)出文藝作品的娛樂性和觀賞性,符合現(xiàn)代社會提倡的忠于愛情、追求真善美的核心價值觀念,達到了雅俗共賞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