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妮 王家壩鎮(zhèn)中心小學六年級
提起我的家鄉(xiāng)——王家壩,我的心中便充滿驕傲和自豪。黨的十八大以來,家鄉(xiāng)人民用聰明才智、勤勞的雙手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使王家壩煥發(fā)了青春,一個“拼搏、奉獻、無私、進取”的王家壩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以其獨具魅力的精神風貌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贊譽?!巴跫覊尉瘛卑殡S我成長,我時刻感受著家鄉(xiāng)的輝煌。
這里是王家壩精神的發(fā)源地,是紅色教育基地,是全國人民關注和學習的地方。這里風景宜人,土壤肥沃,民風淳厚,是賽江南的魚米之鄉(xiāng),盛產(chǎn)水稻、油菜、花生、毛豆、蔬菜等農(nóng)作物。王家壩淮山藥還曾被《本草綱目》收錄。這里有“千里淮河第一閘”的王家壩閘,更有國家級的美麗迷人的濕地公園,過去就流傳過“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之說。
“王家壩是我家,人人熱愛她”這句樸實的話語,是王家壩人民共同的心聲,更是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常聽到有人感嘆:“王家壩的發(fā)展變化可真快啊!”是的,近幾年來,我們可以看到王家壩城鎮(zhèn)及下面所轄村莊面貌都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王家壩抗洪精神紀念館、各類小廣場、小公園等的修建,給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好的鍛煉身體的場所,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一處處生活小區(qū)的開發(fā),解決了居民住房難的問題,同時也使很多鄉(xiāng)下居民實現(xiàn)了到縣城居住的夙愿,親身體驗到了城市的生活節(jié)奏,全民綜合素質(zhì)得到提高;被稱為“千里淮河第一閘”的王家壩閘、王家壩抗洪精神紀念館更是每天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來參觀學習;各村柏油路的修通,大大改善了王家壩出行難的問題。這兒也在和祖國一同成長,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土坯房、茅草房到花園洋房;從燒柴火到用上天然氣;從河水時代到自來水時代;從搓衣板時代到全自動洗衣機時代;柏油馬路縱橫交錯,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與之前那荒涼的窮村僻壤相比,這樣的變化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一點兒也不夸張。
如果說錦繡王家壩讓我們?yōu)橹湴?、為之自豪,那么自豪之余,我們更要加快腳步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奔去!不能辜負這片神奇的土地所賦予我們的一身靈氣。善于拼搏、樂于奉獻的王家壩人民,更要從小就學會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