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亞麗,周文波
(1榆林市蔬菜產業(yè)發(fā)展中心 陜西榆林 719000; 2子長市果業(yè)開發(fā)中心 陜西子長 717300)
蘋果在我國栽培已有2200 多年歷史,常見栽培品種100 多個,多屬于紅富士、黃元帥、紅星、國光、嘎拉等。蘋果樹是適應低溫干燥環(huán)境的果樹,最適宜溫度9.0~14.0 ℃,冬季極端溫度不低于-12 ℃,夏季最高均溫不高于20 ℃。海拔要求1500 米以下,年降水量500 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維持在2600 小時左右能健壯生長。據(jù)統(tǒng)計我國蘋果年產量為4407 萬噸,陜西蘋果年產量1 185.21 萬噸,占我國總產量的26.89%。榆林市有著優(yōu)越的地理優(yōu)勢和良好的自然資源,南部丘壑山區(qū)交縱、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是發(fā)展山地蘋果的優(yōu)勢地區(qū),截止到2020 年,果園面積115.45 萬畝,年產量65 萬噸,年產值40 多億元,主要在清澗、米脂、靖邊、子州、佳縣、吳堡、橫山、綏德形成8 個優(yōu)質蘋果基地示范縣,同時為當?shù)剞r村經濟建設起到關鍵性作用。
蘋果是薔薇科蘋果屬植物,果實由子房和子房外圍的組織發(fā)育而成。蘋果樹多為異花授粉,有2%~4%的花坐果比較理想,且容易形成花芽,只要水肥管理合理,適時進行拉枝、環(huán)切、修剪等簡易措施,一般3 年即可掛果,7~8 年進入盛果期,此時畝產量可達2000~2500 千克,15 年之后進入衰老期。蘋果栽培可因地制宜、因樹修剪,操作簡單,易于掌握。
經多年進行實踐總結,富士系列、煙富、延長紅、瑞雪、維納斯黃金等,適宜當?shù)卦灾玻渲袩煾? 號為主栽品種,其果形呈圓形,色澤紅潤、表皮光滑、口感甜脆;南部山區(qū)主栽品種為長富2 號,果肉沙甜、呈黃白色。
根據(jù)品種制定適宜的栽植密度,長枝型株行距4 米×5 米、短枝型株行距3 米×5 米、矮化中間砧株行距2 米×4 米,如圖1 所示。
圖1 栽植密度株行距(3米×5米)
全市的果園大多建于山坡沙土段,土質疏松,定植穴盡量挖大,根據(jù)技術規(guī)程一般需挖1 米見方,便于人工操作定植,如圖2 所示。
圖2 挖穴定植
定植前3 天挖好定植穴,并在穴內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 千克,三元復合肥20千克左右,肥料與土混勻,先表土后底土進行回填。
無分枝苗在飽芽段上部定干(0.8~1 米),分枝大苗在中干延長頭飽滿芽處短截(1.0~1.2 米),截口處涂抹愈合劑,如圖3 所示。
圖3 大苗定干
為了使樹苗的成活率達90%以上,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定植前將樹苗根部在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 倍液、3%~5%的過磷酸鈣水溶液中浸泡1晝夜,以達到根部消毒、吸水的目的,如圖4 所示。(2)用膜條(寬3~6 厘米)將苗木包裹,切記不可有裸露的部分,若苗木是中間砧,應將砧木處2/3 進行嚴密包裹。如圖5 所示。(3)隨即將準備的苗木用混有生根劑的泥漿進行蘸根,根尖部可用剪刀輕剪,隨即進行定植,定植時扶正苗木,縱橫成行,一邊進行填土,一邊進行提苗,使其根部舒展,并踩實土壤。注意砧木苗以嫁接口露出地面5~8 厘米為宜,避免品種生根。
圖4 根部進行消毒、吸水
圖5 苗木纏干
部分縣區(qū)政府工作者認為:山地蘋果見效慢,不能快速拉動經濟增長,因此對于省市制定的落實方案,從思想上較為怠慢,推動力不夠;甚至一些縣區(qū)對果業(yè)??钭兿嗍褂?,嚴重損害果業(yè)發(fā)展。
現(xiàn)如今,各縣區(qū)蘋果種植管理經營者大多年齡在50 歲以上,勞動能力弱,種植技術停留于傳統(tǒng)模式,不能適應現(xiàn)代科學種植理念,使得果業(yè)生產不能更好地推進及創(chuàng)新。
榆林市園藝工作者230 余人,但果樹專業(yè)技術人員不足百人,能進行下鄉(xiāng)指導、對點幫扶的人員不足30 人,遠不能滿足當?shù)毓麡I(yè)快速發(fā)展的需求,政府應積極引進、培育果樹專技人員,以適應果業(yè)發(fā)展需求。
因果樹易受自然災害的侵害,如倒春寒、冰雹等,幾乎果業(yè)生產每年都遭受自然災害,一旦災害來臨,很難有有效措施進行及時應對,最終造成果園重大損失。
榆林市大多苗木從東北、山東、陜西楊凌和延安等地調入,品質混雜、苗木規(guī)格不一、攜帶病毒等,導致新建園苗木成活率低,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不順暢,不能嚴格按照榆林市制定的《山地蘋果技術規(guī)程》進行生產。
(1)建議建設由政府把控的苗木生產基地,專門進行苗木培育,嚴格執(zhí)行既定技術規(guī)程,推廣本地區(qū)無毒苗木,同時研發(fā)培育適宜當?shù)卦灾驳钠贩N。
(2)加強果園管理技術培訓工作,針對大中型種植戶進行定點幫扶培訓指導,切實從土肥水管理、樹體整形、病蟲害防控等方面進行全程跟蹤指導,力爭科學管理。
(3)針對大中型果園,依據(jù)當?shù)鼗蒉r政策進行配套資金的投入,以建立冰雹、倒春寒等大型自然災害防御設施,降低農戶、合作社損失,增強果農贏利信心。
(4)強化果農培訓工作,從思想上引導果農進行精細化管理,摒棄傳統(tǒng)粗放的管理模式,制定年計劃,針對重要農事時間,組織大型培訓工作,針對示范果園進行一對一全程指導。
(5)著重提升果實品質,當今社會優(yōu)質水果已然成為市場剛需。因此,果園大力提倡有機肥投入,盡量減少化肥投入,使用綠色農藥,以提升果實品質來適應市場需求。
(6)政府積極進行招商引資,創(chuàng)新銷售模式。針對外來企業(yè)、個體商戶給予最大優(yōu)惠政策,以此推動果品銷售。另外,利用線上銷售模式,引進網紅進行銷售,同時培養(yǎng)一批當?shù)鼐W紅,促進蘋果銷售徑多路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