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銘
作為現(xiàn)階段高層建筑主要防水手段,屋面防水工程的實施品質將直接決定著高層居住人員的舒適程度和安居狀態(tài),從以往高層建筑的后期防水修補統(tǒng)計來看,因實施不當存在滲漏隱患所占的比重已近1/2,可以得出,在不斷強化現(xiàn)有防水施工技術的同時,還需要努力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考能夠從根本上降低滲漏隱患的技術,避免二次返修造成的不必要耗損,讓高層屋面防水實施技術向超高層的標準需求延伸。
邵武市城南新區(qū)新天地廣場2#樓層數(shù)為31 層,屋面防水等級為Ⅰ級,頂層屋面及3 層裙帶層屋面為可上人型屋面,需先行對鋼筋混凝土屋面板實施保溫層,然后用LC5.0 輕集料混凝土,按2%坡率找平,最薄區(qū)域應滿足3cm 的要求,接著用1∶3的水泥砂漿施作2cm 的找平層,在防水施工完畢后加鋪1cm 低強度等級砂漿進行隔離,起到保護防水夾層的效果,最后是在實施保護層時,除了選用C20 細石混凝土鋪設4cm 外,在分格縫區(qū)域還加設6 號焊接與4 號冷拔光圓鋼筋,要求鋼筋雙向外伸入混凝土達到15cm 以上,以求更好地起到綜合保護作用;對于不可上人的屋面,主要是針對電梯間區(qū)域的實用性設計,應當先找坡,然后設置保溫層,再施作防水隔層,做完隔離層上2cm 厚的聚合物砂漿,起到瀝水除塵作用,最后在該層上加鋪標準混凝土預制塊。
隨著高層建筑的返工及新建日益遞減,在防水準備工作上,尤其是針對其屋面的實施準備已經(jīng)相對精細化,主要體現(xiàn)在穿插實施階段、具體實施階段及材料周轉階段三個主要施工流程銜接范圍內。
2.1.1 人力儲備
做好各道流程工序人員的部署,要求各技術人員及操作人員均能深度理解各道工序的重要性,認真做好各項流程節(jié)點工序的實施,避免出現(xiàn)人為質量缺陷導致返工作業(yè);在各下道流程工序施工前,需由技術人員帶領上道工序操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中存在的問題,應反饋給技術人員,及時整改,由技術人員告知下道工序操作人員進場施工,現(xiàn)有很多項目因為工期緊張,人員儲備相對薄弱,混合工種作業(yè)情況較為頻繁,故在連續(xù)作業(yè)時,應加強技術人員的部署,特別是針對臨時介入的雜工。
2.1.2 技術儲備
因操作人員處于穿插作業(yè)的狀態(tài),故在各流程工序開展前,應做好必要的技術交底,例:試驗段鋪筑前,劃分施工屋面節(jié)點,避開需要增強的區(qū)域,以取得標準段落的第一手技術支撐數(shù)據(jù),后就劃分完畢的屋面節(jié)點,進行增強段落的試驗性鋪筑,以標準段落結合增強工序的有效實施,實現(xiàn)重點區(qū)域的試驗性鋪筑,施工現(xiàn)場技術人員應當現(xiàn)場實時記錄保存相關施工技術運用參數(shù),從而更好地指導后續(xù)屋面節(jié)點工作的具體技術實施。
基于上述人員技術方面考慮,該項目選擇具備相應實施資質的單位,就上人及不上人屋面的實施工藝進行設計并予以實施,避免技術操作不當、人員配比不足問題,另在階段性驗收時,消除部分屋面防水隱患,共同強調及管理屋面防水實施品質。
除了必要的抽檢證明材料外,三證一書必須手續(xù)齊全:即生產(chǎn)單位的經(jīng)營許可證、產(chǎn)品出廠檢驗的合格證、相關具備檢測資質的證明書以及具有相應標識說明的說明書;對于一次性材料所產(chǎn)生的附屬品應統(tǒng)一進行清理,避免對施工環(huán)境造成污染,而對周轉性材料應做好相應的回收和清理,對于施工期間可能造成的損耗進行預留。
基于不同材料的施工環(huán)境限制,應參考實際施工環(huán)境,對各類材料進行調整;如:普通材料應在5℃~35℃氣溫下進行施工,實際施工氣溫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到其實際的使用壽命,而在零下溫度施工時,應嚴禁使用高聚物改性瀝青及高分子類的防水材料,雖然熱熔法施工能在低溫環(huán)境下施工,但是需要考慮到周轉期間的人為損壞,故在風雪、潮濕的環(huán)境下,不建議進行材料的采購及運輸,最大限度地保障實施質量。
在完成各道流程準備工作之后,應當及時進入具體施工環(huán)節(jié),避免由于材料搬運、人工分散以及外界原因造成窩工或者返工,下面就各流程的具體操作進行探討。
現(xiàn)階段的基層通常為鋼筋混凝土結構,31 層頂面及電梯間屋面因位置較突出,故在面板之間會留存一定的縫隙,若寬度<20mm,建議采用細粒式(粒徑<10mm)的混凝土進行逐段灌縫處理,為了保障細粒式混凝土灌注粘合及色差,建議采用同標號的混凝土進行制拌;因熱脹冷縮原理造成縫寬>40mm,需要進行適當?shù)难a筋加強處理,如:該三層處裙帶涉及外挑部分荷載;在基層縫隙處理完畢之后,需對施工過程中遺留的砂漿坑槽及鼓包進行標記,并對部分過大坑槽及鼓包予以鑿毛或鑿除。例:因澆筑遇水離析形成板表面裂縫的,鑿毛寬度應以將坑槽內離析部分清除干凈為宜,若深度較深可分層澆筑,當使用填縫材料替代水泥砂漿時,應注意填縫材料的密實性及粘結性。而對外露的部分砂漿塊,可在錘擊之后,用手工磨將孤石打磨至平。
找平工作應在基層修補強度滿足要求之后,要求人員進場操作。找平人員應對已完成的基層進行驗收,通常會選用水泥砂漿比例為1∶2.5~1∶3(體積比)的水泥砂漿,進行找平時,按由遠到近,由高到低的程序進行,每分格內一次連續(xù)鋪成,按設計控制好坡度,用2m 以上長度刮桿刮平,待砂漿稍收水后,用抹子壓實抹平,12h 后用草袋覆蓋,澆水養(yǎng)護。對于類似電梯間屋面和管道根部等細部節(jié)點應做圓弧、圓錐臺或方錐臺,并且用細石砼制成,以避免節(jié)點部位卷材鋪貼折裂,利于粘實粘牢。因找平調節(jié)厚度控制在20mm,故需對找平之后的屋面采用2m 直尺進行閉合,其厚度差應在5mm 以內。
找平層還需設置好分格縫,并且嵌填密封材料,避免或減少找平層開裂,規(guī)避后期人為荷載的作用,特別適用于可上人屋面的使用。
該項目分倉縱橫縫均<6m,并在基層寬縫隙區(qū)域適當縮減,利于整體防水效果的發(fā)揮;分格縫位置設在屋面板支端、屋面轉角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構件交接處、防水層與女兒墻交接處等主要構造銜接區(qū)域內,且與板端縫對齊,均勻順直,保障對分格效果的最優(yōu)化。
對于落水口、女兒墻、出屋面煙道口、樓梯進出位置以及管道伸出屋面區(qū)域都應配套完善的找平處理方案,保證后續(xù)流程工序的有利操作。例:該項目選擇將各基層轉角處、與屋面突出結構交接處均做成半徑5cm 的圓弧。除了對已經(jīng)存在的構造物進行特殊處理,還需根據(jù)整體屋面劃分出大致的坡度調節(jié)側重項:如:平屋面的排水坡度通??刂圃?%~3%區(qū)間,當坡度<2%時,宜選用材料進行找坡;而當坡度>3%時,宜選用結構找坡。該項目基于雨季影響,將天溝、檐溝縱向坡度均控制在>1%,且各溝底落差控制在200mm 以內,避免落差過高持續(xù)性降水,破壞天溝或檐溝構件。
由于屋面涉及的構件較多,在對全屋面完成找平處理之后,應全面進行檢查,避免后續(xù)噴涂處理劑時,存在死角或者漏抹等情況;噴、涂處理劑人員應當根據(jù)上道工序交接人員的施工記錄進行施工。
選用與防水材料匹配的處理劑,可加強防水材料的粘結效果,保護下設找平層同時,提升防水效果,提升整體的防水使用壽命;該項目選用冷底子油作為附加劑,在建筑凸起、遮陽、溝渠、落水、變形位置進行增強。
具體施工時,要注意找平層在施工前是否存在破壞或者積水,尤其是普通高層建筑,鳥類或飛蟲可能會對已經(jīng)形成的找平層形成表面破壞,而積水的存在同樣反映整個排水系統(tǒng)的找平不順,應當對不順區(qū)域先行擦拭,并予以適當?shù)奶幚?,清理干凈表面積水的同時,應用毛刷疏通積水,避免回流,修補完善鳥蟲留存腳印或破壞。在進行大面積施工作業(yè)時,還要注意增強區(qū)域的厚度以及粘附效果,待干燥之后才能運用防水材料。
作為高層建筑防水工作實施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除了通過試鋪確定鋪設方向、先后順序以及通過定位、彈墨斗等方式確定搭接外,還需要在具體實施階段予以更為深入的思考。
3.4.1 鋪貼方向
粘貼方向的確定,影響著整體粘貼效果,具體鋪設方向應根據(jù)屋面坡度和屋面是否有振動來確定。當屋面坡度<3%時,卷材宜平行于屋脊鋪貼,防止雨水下滑階段通過上下搭接口堆積,進入內部夾層;屋面坡度在3%~15%時,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鋪貼,隨著坡度的增加,坡度越大采用垂直部分屋面的比重越大,因雨水下滑過快,更易造成平行區(qū)域的沖擊破壞;對于僅做景觀裝飾用的屋面(屋面坡度>15%),考慮日常振動影響,材料應垂直于屋脊鋪貼,其他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考慮采用平行或垂直屋脊鋪貼。由檐口向屋脊一層層鋪設,各類卷材上下應搭接,多層卷材的搭接位置應錯開,上下層卷材不得垂直鋪貼,若因施工人員操作不當,導致最后上下閉口位置沖突,可順延交叉口區(qū)域進行粘貼,但該法并不適用于閉口沖突過多區(qū)域,人員仍需返工。
3.4.2 鋪設順序
防水層施工時,應先做好節(jié)點、附加層和屋面排水比較集中部位(如屋面與水落口連接處,檐口、天溝、檐溝、屋面轉角處、板端縫等)的處理,由于這些位置存在外延部分,花費的工時較多,對整體鋪設影響較大,可由屋面最低標高處向上大面積進行施工。這里特別強調:在鋪貼天溝、檐溝卷材時,宜順天溝、檐口方向,減少搭接;而鋪貼多跨和有高低跨的屋面時,應按先高后低、先遠后近的順序進行,從而減少施工期間的人為影響。
3.4.3 卷材搭接方法及寬度
鋪貼卷材采用搭接法,上下層及相鄰兩幅卷材的搭接接縫應錯開。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縫應順水流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梁的搭接縫應與日常迎風屋面的風向形成順接。疊層鋪設的各層卷材,在天溝與屋面的連接處應采用交叉接法搭接,搭接縫應錯開;接縫宜留在屋面或天溝側面,不宜留在溝底。
坡度超過25%的拱型屋面和天窗下的坡面上,應盡量避免短邊搭接,必須短邊搭接時,在搭接處應防止卷材出現(xiàn)下滑。具體要求如表1 所示。
表1 不同材料搭接標準一覽表
從上表對比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采用單一瀝青防水卷材進行鋪貼,在對短邊進行搭接時,因施工強度需求,材料耗損相對較大,而在對長邊進行搭接時,若采用滿貼法,可相對應的節(jié)約部分材料耗損;由于該項目已經(jīng)確定使用兩道高聚物改性瀝青作為防水層,故可參考上述相關工法進行具體實施指導。
除了上述要求外,泛水在與屋面相交處的基層,應當做鈍角(>135°)或者圓?。≧=50~100mm),確保出現(xiàn)泛水時,整個基層能提供較好的處理平臺,而防水層向垂直面的上卷高度應>250mm,通??扇≈?00mm,加強整體泛水的處理效果;另外在材料的處理方面,要求卷材的收口嚴密結實,以防收口處滲水。
在施工保護層前,應及時對施工區(qū)域所產(chǎn)生的垃圾進行清理,由于屬于高處作業(yè),嚴禁將多余以及附屬的垃圾,通過高空拋物的形式丟棄,若因大風引起,可采用收集之后,用重物進行打包碾壓。對檢查過程中的翹曲以及破損,根據(jù)實際面積進行替換,當涉及搭接區(qū)域,應檢查搭接部分的兩側,避免出現(xiàn)滲透性隱蔽式隱患。
防水卷材鋪貼完成之后,必須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以免影響到實際的防水效果。因該項目涉及上人及不上人(排水)兩種工藝,故實際實施的保護方案也有所不同,在對防水進行必要的低等級強度砂漿隔離之后,考慮上人區(qū)域荷載問題,選擇強度較高的鋼筋混凝土進行強化保護,可詳見工程概況;而對主控排水的不上人屋面,則以小預制塊配合聚合物砂漿進行排泄。
另外為了阻斷由室內水蒸氣影響引起的屋面防水層起鼓現(xiàn)象,該項目運用了綜合評價較高的酚醛板作為保溫層,利用產(chǎn)品的自身優(yōu)勢,確保水蒸氣的順利排出。
隨著高層建筑的不斷新建,超高層建筑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需要對傳統(tǒng)的屋面防水實施技術予以創(chuàng)新性思考。首先,應充分借鑒現(xiàn)階段的成功案例,進行利弊分析,特別是采用新型高科技的防水體系項目,如:太陽能集成腹板實施,該太陽能腹板不僅能防止雨水堆積、滲透,還能自主收集太陽光能,而腹板周邊坑槽,能將雨水匯總至樓體下設的公用水箱內,用于建筑內外的綠植補水,解決公攤水電費用的耗損。其次,基于對屋面的新穎設計以及綠色環(huán)保理念的豐富,在防水實施階段也融合了光合作用的概念,通過太陽能腹板的坑槽,種植無土栽培植株,打造屋面空中樓閣的同時,減少其太陽能腹板的外部傷害。第三,經(jīng)以往多組實施數(shù)據(jù)對比試驗,可知屋面主體存在漏水隱患的較直接影響為該屋面常年雨擊日裂的綜合影響,這是大多數(shù)頂層住戶選擇采用黑色瀝水布進行懸掛遮蓋的原因。最后,從美觀及耐久效果而言,太陽能腹板的實施能夠達到遠超傳統(tǒng)防水材料的實施效果。
隨著在超高層寫字樓試驗型種植屋面的成功案例逐漸增加,對相應施工技術的控制也將更加趨于合理化,而通過對種植屋面實施管理發(fā)現(xiàn),對于原有傳統(tǒng)屋面防水實施有著同樣或者更高的要求,主要考慮到植株的根系向下穿透力,對于整個防水系統(tǒng)都有著要求,從而避免種植技術產(chǎn)生負面影響。而太陽腹板配套坑槽,利于種植的進行,同時能為植株儲備相應的供水,但需要注意的是種植植株的品種選擇以及太陽能腹板的適用性。具體的創(chuàng)新及運用還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積累寶貴的施工經(jīng)驗,并循序漸進開啟技術人員的思路,考量整個市場運用的前景。
高層建筑屋面防水工程實施需要作業(yè)人員的認真負責,而超高層建筑的防水思考應在保證防水目的得以實現(xiàn)的同時,減少后期運營維護的耗損,需采用更為科學有效的手段去實現(xiàn),望各位同仁以此為契機做好屋面防水工作的技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