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為常用中藥材,以根莖入藥,其產(chǎn)品可加工成生地和熟地。生地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熟地有滋陰補血的功效。隨著地黃系列藥品及其保健品的開發(fā)利用,其商品需求量逐年增加,近年由于制藥廠原料的增大及出口量的增多,商品出現(xiàn)供不應(yīng)求,目前市價上升至47 ~50 元/千克,與上年同比漲幅達300%以上,成為近年藥市價格漲幅最大的熱點品種,且后市看好。因此,發(fā)展種植有市場潛力?,F(xiàn)將其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1.選地整地。地黃喜溫和氣候及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忌積水。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種植。將選好的地深翻土壤20 厘米以上,每畝施入農(nóng)家肥2000 千克、過磷酸鈣25 千克,翻入土中作底肥,然后整平耙細,作成寬1.3 米左右的高畦,畦溝寬約30 厘米,四周開好排水溝。
2.栽種。一般在春季栽種,栽種期因地域而定,早地黃在3-4 月栽種,晚地黃可在5 月至6 月中旬栽種。栽時將種栽用瓦片或竹片(忌用生銹的刀)截成3 ~6 厘米長的小段,每段要有2 ~3 個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干后下種。按行距35 厘米左右、株距30 厘米左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4 厘米左右的淺穴,每穴橫放種栽1 ~2 段,然后覆蓋細土,與畦面齊平即可。
3.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當(dāng)苗高10 厘米左右時,應(yīng)進行間苗,每穴留壯苗1 株;如有缺苗,應(yīng)在陰天帶土起苗及時補栽。
(2)中耕除草。地黃根莖入土較淺,中耕宜淺不宜深,否則容易傷根,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3)追肥。地黃喜肥,除施足基肥外,每年還應(yīng)及時追肥,第一次追肥在齊苗后,每畝施入人畜糞水2500 千克、腐熟餅肥50 千克,以促苗壯。第二次當(dāng)苗高10 厘米左右時,結(jié)合間苗,每畝施入人畜糞水2500 ~3000 千克、過磷酸鈣100 千克、腐熟餅肥30 千克,促使根莖發(fā)育膨大。第三次在將封行時,于行間撒施一次草木灰,促進植株生長健壯。
(4)排灌水。地黃在生長期要保持土壤濕潤,遇干旱要及時澆水;生長后期為地下根莖膨大期,應(yīng)節(jié)制用水,尤其是多雨季節(jié),田間不能積水,應(yīng)及時疏溝排水,減少病害發(fā)生。
(5)摘蕾和去分蘗。植株抽薹時,要及時剪除花葶;對根際周圍抽生的分蘗,應(yīng)及時用小刀將基部切除,使養(yǎng)分集中于地下根莖生長,有利增產(chǎn)。
4.病蟲害防治。
(1)斑枯?。褐饕獮楹θ~片,病葉出現(xiàn)黃綠色病斑。防治方法:①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②加強田間管理,降低田間濕度;③發(fā)病時噴灑1 ∶1 ∶150 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 倍液,每7 ~10 天一次,連噴2 ~3 次。
(2)枯萎?。褐饕獮楹Φ叵赂o,使植株枯死。防治方法:①栽種前,種栽用50%退菌特1000 倍液浸種3 ~5 分鐘;②雨后或灌水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③發(fā)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 倍液澆注植株,每7 ~10 天一次,連續(xù)2 ~3 次。
5.采收加工。
(1)采收。春地黃栽后于當(dāng)年11 月前后,當(dāng)?shù)厣锨o葉枯黃且?guī)О唿c時及時采挖。先割去莖葉,然后在畦的一端開深35 厘米的深溝,順次小心挖起根莖。
(2)加工。將鮮地黃除去泥土和須根,按大中小分級攤曬于太陽下,白天曬晚上收回,直至?xí)窀蔀橹?。也可烘干,方法是將地黃置于火炕上,開始用武火,使溫度升至80 ~90℃,炕8 小時后,當(dāng)?shù)攸S體柔軟無硬心時,取出堆悶,覆蓋麻袋或稻草,使其“發(fā)汗”;5 ~7 天后再進行回炕,溫度在50 ~60℃,炕8 ~12 小時,至顏色逐漸變黑、干而柔軟時,即成生地黃。將生地黃浸入黃酒中,用火燉干黃酒,再將地黃曬干,即成熟地黃。一般畝產(chǎn)干品在300 ~400 千克。